第 五十章 旅行的艺术
如果要说哪本旅行书写得最为出色,那么我一定会推荐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这本书最为出彩的地方在于,作者的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所游历之地的美好景色或者个人经历本身,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们为何要踏上旅途这个问题。
例如,他从自身前往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的缘由写起,进而引出旅行中的预期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对比,并以此为契机,自然而然地展开对于旅行动机的研究。他广泛引用各种例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阐述那些深刻的道理,但却不失幽默诙谐,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灵鸡汤式的人生格言,更不会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的说教感或是傲慢无礼之态。特别是当他谈到“福楼拜的埃及”时,我深感共鸣。
对于法国作家福楼拜来说,埃及那充满异域特色的风土人情与其内心深处对法国的诸多不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楼拜对于亚历山大港繁忙混乱的景象所表现出的赞赏之情,乃至对骆驼的尊崇态度,无一不是源于他对 19 世纪中叶法国社会那种故作姿态、刻板守旧风气的极度厌恶。深入探究旅行的动机,不仅仅局限于将其简单地归因于对异地风情的向往,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通过了解自身,我们才能够明白选择离开的缘由;而正是这些离开的理由,又能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自己。
《旅行的艺术》共分为五个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和回归。每个部分都包含了一两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通过讲述名人事迹或者历史文化故事等方式,深度挖掘与旅行相关的各种话题。在这本书中,令我最为关注的当属关于旅行意义的深入思考。
讲到某件事情的意义,自然离不开预先的期待。对旅行而言,人们之所以甘愿忍受舟车劳顿之苦踏上旅途无外乎为了获得以下几点:逃离生活的繁琐与一成不变,亲历美好的事物或人物,获取新视角新观感,获取美,留下纪念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对于旅行的期待和向往,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德波顿在《对旅行的期待》一章中讲到了法国作家于斯曼的小说《流逝》中的一个人物:德埃桑迪斯公爵。这位公爵着迷于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对那个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城市心生向往。于是,心血来潮的他决定乘火车从巴黎外郊去伦敦旅游,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然而,当他到达巴黎火车站后,并没有直接登上前往伦敦的列车。相反,他在书店买了一本《伦敦旅行指南》,逛了一家英国酒吧,在英国小餐馆里吃了个便饭。就在这个过程中,公爵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对未知旅程的恐惧,亦或是对现实世界的留恋,他突然决定放弃这次旅行,毅然带着他的大包小裹返回了自己的巴黎外郊别墅,从此再没离开过。
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思考,我们对旅行的期待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有时候,我们对某个地方抱有过高的期望,幻想着那里会有怎样的美景、美食和奇遇。但实际上,当我们真正到达目的地时,可能会发现现实与想象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落差感,往往会让我们感到失望甚至沮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旅行就失去了意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期待,旅行才变得更加有趣和值得回味。在旅途中,我们可以尽情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那些新鲜的事物,无论是美丽的风景还是独特的文化,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感动。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如预期,我们也能从中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成长。
因此,每当我们开始筹备一次旅行的时候,最好能够持有一种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切勿过分拘泥于事先设定好的目标以及种种期望。就让这次旅行变成一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冒险之旅吧!勇敢地去拥抱那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美妙瞬间,坚信如此这般的经历必定会成为我们生命之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懂得在遭遇挫折及困境之际,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的心境,尽情地享受旅程里的每一个精彩时刻。归根结底,旅行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最终的目的地,而是一路上的美丽风景以及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这位法国公爵之所以会改变主意,原因就在于他觉得自己已然通过阅读书籍、在酒吧里细心观察还有在餐馆里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得了他心目当中理想的伦敦形象。倘若真的登上列车出发前往,那么等待着他的恐怕就只有无尽的失望罢了。公爵先生当然是个夸张的例子,但艺术作品中的远方与真正远方存在差别则是千真万确。我们当然不能为了担心失望就抛弃旅行,但如何在旅行中收获更多,这的确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需学习、需实践,需要“旅行的艺术”。
起点当然是设立实际的期望。简单点的,不要被种种美丽风景照欺骗,成为旅行社浮夸广告的牺牲品。更深入的,也许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是猎奇,还是散心?是否该指望一场旅行来彻底改变人的心境,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设立了预先期望之后还得注重旅行的技巧。德波顿强调的技巧不是“路线攻略”,也不是“出行指南”,他指的是怎么去真正观察。在书的“艺术”部分,德波顿试图理解梵高为什么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摹绘法国普罗旺斯省的丝柏树。他观察丝柏树在风中的摆动方式,比较它们与松树和橡树的不同。他赞美英国作家、艺术家约翰·拉斯金,真正按照拉斯金所著《绘画要素》中所教授的那样去临摹自己旅行中所见的景物,态度可谓一丝不苟。在这些亲身的体验与思考中,他总是能找出新鲜的视角,奇妙的解说,就好像他自己总结的,“艺术——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而变得麻木”。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致体验,德波顿才是一个了不起的观察者与思考者。在“风景”部分他写了两章:《乡村与城市》和《壮阔》。前者借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来讨论大自然对人情绪甚至灵魂的净化;后者则从他的埃及西奈之旅谈起,思考为什么大自然中“壮阔”这一品质会具有非凡魅力。德波顿的“游记”总是将自己的经历细节与艺术史及哲学思想相结合,书写所谓“日常生活的哲学”。他常让我觉得自己看世界的速度太快了,让我想像他一样慢下来,慢下来,仔细观察,踏实描写。那么我也将不仅仅在旅途中找到景致,还有可能通过景致找到我自己。
对我而言,《旅行的艺术》中最关键的一章是《对美的拥有》。德波顿并没有从道德层面去谴责随意的行为,而是话锋一转,介绍起拉斯金的生平来。拉斯金相信学习绘画的终极目的并非成为艺术家,而是观察,养成对生活细致、准确的观察习惯,因观察而发现围绕我们的丰富细节,发现美。“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拉斯金认为,“那就是通过理解美,通过意识到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的和视觉上的)而拥有美。最后,追求这种有意识的理解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艺术、通过描写或摹绘去尝试描述美丽之处,不管他是否具有任何的艺术才华”。
《旅行的艺术》最后一章献给“室内旅行家”法国人塞维尔·德·梅伊斯特,他写了《我的卧室之旅》和《卧室夜游》两本书,意在“将我们从被动状态中唤醒”,将“旅行心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旅行的意义。
我想德波顿唯一没有提到的一项旅行的艺术是“意外”。人在旅途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总是一次次的意外、偶然、惊讶,甚至挫败、错误、失去。旅行的意义从不在旅途本身。千山万水,都只为了转身回程的那一个背影,只为了让我们从他乡终于奔赴故乡。
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与神秘。我们行走在这片浩渺的天地间,就像探索未知的冒险家,每一次的意外,都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奇迹的大门,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
想象一下,你正漫步在一条平凡的小路上,周围是熟悉的风景,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然而,就在你转过一个弯道,前方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巍峨耸立,气势磅礴。那份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你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这意料之外的美丽。
再往前走,你进入了一个幽深的山谷。原本以为这里只是一片寂静的丛林,但当你深入其中,却发现了一大片五彩斑斓的花海。那些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你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被这份美丽所包围,心中充满了欣喜和感动。
这些意外带来的惊喜,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无限可能,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美丽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这些经历时,那份美丽仍然会存在于你的心底。你会感叹于那些意外带来的惊喜,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了无尽的喜悦和感动。你会感激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你有机会去探索和发现那些意料之外的美丽。
因为那是你永远无法忘怀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它们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亮了你的人生之路,让你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所以,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每一个意外的惊喜,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旅行的艺术在于我们的心境与灵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沉淀,并非取决于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执念或算计。我们只需顺着内心的想法和行为,去做那些让我们心生欢喜之事,成为真正的自我!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放下繁琐的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环境和体验之中。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和追求。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它让我们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让我们学会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旅行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当我们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旅行中的一切时,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暖。无论是壮丽的山川河流,还是古老的建筑遗迹;无论是陌生人的微笑,还是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感动和启发。这些美好的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放下执着和计较,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感受旅行的意义!让旅行成为我们寻找自我、实现梦想的途径,让每一次的旅程都充满着惊喜和收获。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与活力,书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我在异乡也好,他乡也好,人间也好,天堂也好,那灵魂总是不羁绊不随意的自由行走,随心所欲去任何一个地方,成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