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以工代赈
忽尔图跑了之后,北漠二十五万大军仅仅走掉了十八万人,其中两名骑主和一万五千精锐骑兵被斩杀当场。
白起甩了甩长剑之上的血迹,面无表情的仿佛道:“收兵,让镇国公来收拾一下战场!”
等候在一旁的传令兵领命而去。
而白起则是直接返回北辽腹地城市整修大军。
白起是个极度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负的人,但他也有足够的才能,战功赫赫,几乎从无败绩,在他眼中做正确的事情胜过一切。
所以,对于镇国公退守三山府一事极为不满,更是瞧不上这位镇国公。
北境两府之地上万万百姓就为了镇国公口中的大局而被北漠人无情屠杀,十城九空。
那些北境的百姓那么信任边军,换来的只有镇国公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退守命令。
在白起眼中这种命令简直是对军人最大的侮辱!
白起不会和这种人共事。
他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处飘散的黄色尘土,北境辽阔的平原在眼前尽显无疑。
一旁,副将立于其身后问道:“镇国公萧北川求见,将军要见他吗?”
”不见,让他回去吧!“
白起的声音中没有夹杂一丝感情。
城下,等候在侧的镇国公手中提着黑色刻有龙纹的华贵木盒,看到副将下来后,赶忙上前一步语气谦和的问道:“白将军呢?”
副将脸上露出无奈又迟疑的神色道:“将军他不愿见您!您还是走吧!”
萧北川愣在原地,眼皮极快的无规律眨动,随即深深的叹了口气,拿出黑色木盒递给副将道:“这是北军的虎符,请你把此物交于将军!”
随后,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衰败,英雄垂暮,缓缓离去。
城墙上,白起看着消失在黄色尘土中的镇国公一行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或许,镇国公萧北川并不像他所想的那般,他也是想和五皇子一样战死沙场的,只不过建武帝的命令在前。
身后的副将说道:“镇国公留下了虎符,说北军从此之后便交给将军您了。”
白起打开黑色木盒,里面放置的是完整的虎符,看的出来建武帝是有多么信任镇国公。
“去,让一千前锋军接手北军。两个月,我不想再看到北军还是那种废物模样!”
副将领命而去。
二十万边军守不住北境两府,但白起根本没有想过要征收北境两府之地。
他跟姜黎的想法一样,他看向黄沙翻涌的北方,眼中尽是汹涌的杀机。
要不是现今的大周局势不稳,他甚至会直接率领大军潜入北漠收个利息。
三日后,常遇春和许褚率领的三万骁勇营和一万虎豹骑和火灵骑赶到北境。
与白起一东一西镇守北境两府,而二十多万的北境大军全部被撤销旗帜,连同城防军在内进行一次新的选拔。
资质优者留下,进行下一轮选拔,再通过选拔者可加入骁勇营,其余的充当城防军,最差的全部拉去种地。
姜黎看着萎靡的大周国情,连河宁府这个大周最南端的府都收取了十万流民,可想而知其余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法正和狄仁杰已经进入京师,联合严嵩开始赈灾。
粮食姜黎不缺,他可以从南离运来足够的粮食,但这么多流民的生活、生产怎么处理?
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成为不稳定因素,比如山匪流寇。
现在三山府都快成山匪府了,只要是个山头就有山匪作乱。
诸葛正我到处镇压山匪,但是效果平平。
狄仁杰一脸疲惫的看着手中情报,将其丢在桌案上问道:“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吗?”
严嵩摇了摇头:“我们安置流民的速度太慢,而且朝廷的救济粮都快把这群人养成老爷了!”
姜黎坐于上手,抬眸看了一眼情报道:“我要挖一条贯穿东部四府的运河,只要是单身壮年全部拉去挖河,工钱和粮食都按市井中的小工算。”
思索片刻语气变得生冷道:“他们之中可能有人不听从调令,敢违背者就给我饿他几天,如果有闹事的就拉去军营改造!”
这些流民是苦命人没错,但这不能成为他们闹事的借口,姜黎不可能养着这群只吃饭不干活的老爷!
“另外,那些拖家带口的不会像那些流氓一样,这些愿意返回北境的就送回北境修建城池或者帮我们运粮食,反正总有事情能做,不愿意回北境的,安置到南部州府,帮我们做事即可。”
不管是金钱商会还是各地的官服,都需要伙计和小工,这些拖家带口的很适合做这种事情。
狄仁杰等人点头,姜黎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以工代赈,靠着雄厚的财力处理这些流民的同时还能大搞基建。
姜黎计划在新朝成立之前,先处理好流民,另外就是将眼线全部铺设出去,十万大山的一举一动他必须掌控在手中。
三山府中,临泉县。
这里本是上官家主控制的县衙之一,但自从上官鸿被建武帝杀尽九族后,临泉县从知县到典吏,上上下下全部被江绞杀一空。
而原本的武道世家吴家便占据了临泉县,成为当之无愧的土皇帝,比起上官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毛镶脸色阴郁看着鼻青脸肿的锦衣卫小旗,带着低沉的语气质问道:“你说你被打出来了?”
小旗也觉得有些丢脸:“我带着人刚刚进入临泉县没多久就被人盯上了,我说了我是江南来的商人,他们二话不说就动手了!”
毛镶眼神中杀意一闪:“接着说!”
小旗摸了摸脸,点头道:“先前的动荡,城中的城防军全部被调走,上官家被杀后,临泉县便是吴家一家独大,而且有一位一阶宗师的老祖坐镇几乎没人敢反抗吴家,只要是县外来的,要么交钱,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城税,要么就和我一样被打出来。
不仅如此,吴家还不允许县内百姓离开,所有的商队都掌控在吴家手里!”
毛镶眉头一皱:“这群人当真不怕死,还是觉得殿下上位要比建武帝好说话?”
其实这也不怪吴家敢如此张狂,封建社会的消息传播本就没那么快,更何况这里以前是上官家的大本营,上官家又是太子党,一些流言蜚语都是有利于太子的。
吴家又是个武道世家,得到消息的途径本就有限,再被人掌控一下,真的认为姜黎只不过是个运气不错的藩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