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千古留名
“我也要去!这种场面怎么能少了我,等会儿看看明皇的表情,那可是难得一见的!”
曹操心中暗自得意地笑着。
说完,他开启了系统中的【超时空传送门】,准备前往大秦!
此时此刻。
在大秦的秦川殿内。
【提示:您的朋友即将到达!】
【提示:您的朋友(曹操)即将到达!】
“唐皇和武帝要来吗?”
嬴政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玩味的神色。
这俩人如果来到大秦,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明皇可真是“千古留名”了啊!
不只是未来的千古,
这一刻,就连过去的千年都补上了,能追溯到大秦时期!
就在这时,
朱元璋终于回过神来,皱紧眉头,眼神变得不太友善。
他不是傻子,
心里也有一些猜测。
但始终,他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测是真的,朱棣竟然敢造反?沉默了一会儿,
直到朱瞻基冷汗直流,朱元璋终于沉声说道:
“说!”
“如果你不说个明白,我就立刻打断你的腿!”
嗯,非常霸道!
朱家的传承就是这样不讲道理!
沉思一会儿后,
朱瞻基叹了口气:
“太祖。”
“其实,爷爷起兵奉天靖难也是被迫的,您不知道,在您离世后”
突然,他停顿了一下。
转头看向侧边的大殿。
而嬴政和朱元璋也在同一时刻,不自觉地朝那边望去。
只见大殿之中,
又有两个黑色的深邃漩涡出现,从中浮现出两个不同的人影。
看到这一幕,
朱瞻基微微有些惊讶。
怎么回事?
这漩涡和他的,和太祖朱元璋的一模一样,难道又有两位皇帝要来吗?
他之前也听始皇帝说过。
对方的朋友,除了他自己,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和三国时期的魏武帝曹操!
所以
这两个人是一起来的吗?
那他岂不是要在两位皇帝面前揭露大明的黑历史?
顿时,
朱瞻基的眼角抽动了一下。
如果只是单纯的太祖朱元璋和始皇帝还好,现在又来了两位皇帝,他有些难以启齿啊
和他一样,
旁边的朱元璋也是如此!
一看到那两个漩涡,他就知道是李世民和曹操来了,当然也知道这两人来干什么。
肯定是来看热闹,嘲笑的!
想到这里,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
该死的,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听他大明的黑历史吗?
真可恶!
对面,漩涡慢慢消失。
里面传来两道浑厚的笑声。
“哈哈哈!明皇,你自己偷偷跑到大秦来,这可不厚道啊,朕特意来陪你了!”
“孤也来了!”
朱元璋:“”
谁要你陪!
紧接着,
李世民大步走来。
他的脸上满是狡黠和戏谑,然后假装“意外”地看着朱瞻基,大笑道:
“哦?”
“又来了一位皇帝?不知你来自哪个朝代?”
曹操也走了过来。
闻言,朱瞻基起身行礼道:
“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参见唐太宗、魏武帝。”
“好了好了。”
李世民制止了他的行礼,随意地摆摆手:
“都是皇帝,不必如此。”
两人坐下后,
原本的三人变成了五人,五位皇帝聚在一起!
“是朕打扰你们了。”
“你们继续。”
李世民静静地坐着,嘴角微翘,一副“我来看戏,你们继续表演”的表情。
朱瞻基:“”
朱元璋:“!!!”
这个可恶的唐皇!
故意来看他的笑话!
不过他也没所谓了,即使这两人不来,以后迟早也会知道的。
于是,
在嬴政、李世民、曹操的注视下,朱元璋和朱瞻基再次开始对话。
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只听朱瞻基犹豫了一下,低声说:
“太祖,您去世后。”
“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开始削藩政策!他那不是一般的削藩,简直是往死里削啊!”
???
朱元璋皱着眉说:
“削藩没错。”
“历代皇帝登基后,都会削藩,只不过往死里削是什么意思?”
在他看来,
削藩有什么不对吗?
皇帝不都要削藩吗?而且就算削得再狠,又能狠到哪里去?
总不至于造反吧?
其他人也点点头,
在朱元璋之前的解释中,他们了解了明朝的体制架构,甚至连政哥都在考虑是否要改为“三省六部制”?
这样各部门的分工更加明确。
至于藩王,他们也是知道的!
作为皇帝,
他们都知道藩王的危害性。
如果不削藩,
会影响到皇权的!
在几人询问的目光中,以朱元璋为首,朱瞻基缓缓回答:
“太祖,您不知道。”
“建文皇帝削藩,我没有夸张,他真的是往死里削啊!”
“最惨的就是十二叔朱柏了!”
说到这里,
朱瞻基痛心疾首地说:
“您去世后,十二叔悲痛万分,然而这时,他又被人诬陷谋反,府邸被朝廷军队~包围,无法进出!”
“身为太祖的儿子,既无法参加葬礼,现在又要受制于那些奴仆,因此,在悲愤之中……”
“他亲自放火烧毁宫殿和妃嫔,穿戴起亲王的服饰,手持弓箭,骑上白马跳入火海自尽,整个王府的人都跟随朱柏一同死去。”
“更凄惨的是,他死后,连谥号都被剥夺,建文帝给他赐了个恶谥:戾!”
听到这些话,众人愣住了。
卧槽?
宣宗没有说错,这……真的是把藩王往死里打压啊!
别人都是削减势力和羽翼。
这建文皇帝倒好,不想解决问题,直接解决了引起问题的人,是从源头上根除!
“……”
朱元璋胸腔轻轻起伏,眼神冷峻,咬着牙沉声问道:
“真是这样?”
湘王朱柏,是他的第十二个儿子。
从小聪明,爱好学习,常常读书到半夜,也喜欢谈论军事,有豪侠之气,文武双全,曾多次率军出征,受到朱元璋多次表彰。
他对这个儿子还挺喜欢的!
然而,
现在对方告诉他,
朱允炆削藩,
竟直接逼死了朱柏?
但这还没完!
只听朱瞻基接着说道:
“除了十二叔,周王朱橚,岷王朱楩,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这四位藩王都被贬为庶人,流放到千里之外!”
“爷爷朱棣,为了躲避灾祸……”
“在猪圈里躲了两年,就是想消除建文皇帝的疑心,可还是没逃过这一劫,被人告发谋反!”
“无可奈何之下,才发起靖难之役!”
说完,他还讲述了一些后来发生的事,包括朱棣统治时期万国来朝、封狼居胥、编纂永乐大典等等……
这些都是功绩!
而且是在历代皇帝中都很少有人能企及的功绩!
众人听后陷入沉思。
最后,李世民先叹了口气:
“这朱棣……”
“朕觉得,他跟朕还真有点像,同样做了……这样的事,但同样也是悲惨啊……而且他的能力也不弱。”
话音刚落,
秦始皇也看着朱元璋,沉吟片刻,语气严肃地说:
“明皇。”
“恕朕直言,不论如何,朱棣都是你朱家的子孙,而且他的能力明显比建文更强!大明在他的治理下才能达到辉煌顶点!”
“你当初立那个皇孙为储君,根本就是错误!他撑不起大明的江山!”
“身为藩王,应当以王朝为重!”
朱元璋闻言沉默不语。
道理他都懂,
但这事儿实在太……
这时,曹操嘴角一挑,枭雄本色尽显,笑道:
“明皇!”
“孤也认为朱棣造反是对的!以建文皇帝的心性和手段,如果让他统治大明,根本达不到这种地步!”
“可能还会逐渐衰败!”
这意思是,
你立储君太儿戏了,朱允炆能力不足,德不配位,应当让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继承帝位!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曹操,
他们对建文皇帝没有丝毫同情,这就是世界法则,弱肉强食!
况且,
如果大明在朱棣手中衰落还好,现在却比朱元璋时期更加繁荣,竟然和大唐一样,实现了万国来朝!
还能说什么呢?
你朱允炆能做到吗?
即使是李世民,也被自家儿子造过反,但他真正失望的、不是李承乾造反本身!
而是对方连造反都没隐瞒住!
能力和手段都失败了!
如果大唐能在李承乾的治理下空前繁荣,比他的贞观之治更加强盛,那李世民愿意让位!
良久后,
朱元璋默默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无奈地说:
“咱也明白了。”
“就像唐皇一样,虽然行事叛逆,但最终安邦治国,文治武功都流传千古,咱也不好多说……”
“……”
李世民脸色铁青。
妈的,
你说就说了,能不能别拿朕举例?这事儿很光彩吗?
他怀疑对方是故意的!
为了让大明不失颜面,不让自己丢脸,明皇这家伙干脆拉上他一起被嘲笑?
此时,
秦始皇的目光也转向了李世民。
“嗯?”
“唐皇行事叛逆?为什么会这么说?”第七十三章 李世民恼羞成怒!玄武门之变!
朱元璋突然笑了,说:
“唐皇。”
“怎么了,你之前不是说朱棣做得对吗?你现在要走,不就是心虚了吗,承认你自己做错了?”
李世民的身体一僵,脸色渐渐变红,咬着牙,冷冷地低声说:
“朕当然没错!”
“朕的贞观之治流传千古!在朕的治理下,大唐空前繁荣,万国来朝!朕怎么可能错!”
说完,他就重新坐了下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他说的都没问题。
看到这一幕,秦始皇和曹操更加困惑了。唐皇到底做了什么呢?
“嗯……”
“能否给朕解释一下?”
秦始皇沉思片刻,问道。他现在越来越好奇了,看这情形,唐皇李世民做的事情肯定不小啊!难道和朱棣一样?
朱元璋听了,轻笑道:
“始皇,我告诉你吧。”
“唐皇当初夺得皇位,可没老四那么容易。他的太子当时想造反,杀弟逼宫,你猜他是跟谁学的?”
秦始皇一愣,然后惊讶地看着李世民。
“难道说……唐皇也是这样?”
这点他真没想到!天哪!唐皇是杀了弟弟,逼宫上位的?
这时,李世民叹了口气,主动说:
“罢了。”
“朕自己来说吧。”
“刚才听到大明朱棣的事情,朕就说,他和朕有些相似之处,不反抗就得死。当初……”
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他主动讲述了当时的情况,脸上既有无奈,又有不甘。
无奈是因为被迫兄弟相残,不甘心是因为他明明打下了大半个天下,为什么大唐皇位却是李建成的?
李建成也很惧怕他,想要尽快除掉他!所以他也顺势而为!
李世民讲完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曹操虽然惊讶,但作为那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他无所谓。什么大逆不道?开玩笑,他还挟持过天子呢!
秦始皇看着李世民,又看了看朱瞻基,心中感到很奇怪。唐皇这么一说……
他觉得这两人更像了!同样是发动兵变!同样拥有非凡的能力,大唐和大明在他们手中达到了鼎盛!
最后,都是太宗!嗯,太像了!
大殿里陷入了寂静。
过了一会儿,秦始皇开口说:
“其实,朕认为,无论经历了什么,只要这个王朝在他手中繁荣昌盛……”
“朕就会认可他!”
听了这话,李世民和朱瞻基都深受感动,露出感激的神色。这是来自秦始皇的认可!
这位建立了千古第一帝朝,开创万古帝业,被誉为最伟大皇帝的认可!如果真论身份地位,在场的四位皇帝,没有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在后世中,每位皇帝都自称为“秦皇汉武”,但他们都没有资格成为真正的“秦皇汉武”!
这两个人,一个真正统一了天下,开创帝业,让后世免于分裂之苦;另一个赋予了一个民族灵魂和信仰!
对于千百年后的世人来说,这两位皇帝都有着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秦始皇发言后,曹操也点头表示赞同。看到这一幕,朱瞻基心中的纠结终于消散,不禁感慨地说:
“爷爷……”
“你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心了。太祖、始皇他们都认可了你的功绩!你没有做错!”
听到朱瞻基的话,众人都感慨万分。只有朱元璋微微眯眼,咬牙切齿地挤出一句话:
“嗯。”
“老四确实可以安心了。”
听了这话,秦始皇三人一愣。他们以为明皇已经表明态度,但反应过来后,都摇头苦笑。明皇……还没释怀啊!
不,与其说没释怀,不如说他原谅了朱瞻基那个世界的朱棣,但他没原谅自己那个世界的朱棣!
在两个世界里,朱瞻基的世界里,朱棣已经不在了,但朱元璋的世界里……朱棣还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如果明皇回去……
朱棣的腿就危险了!
“老四确实可以安心了。”这句话,简直就是一语双关!
只见下一刻,朱元璋黑着脸站起来,沉声道:
“各位。”
“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下次再来道歉。”
说完,超时空传送门出现了!
秦始皇:“……”
曹操:“……”
李世民:“……”
朱瞻基:“……”
明皇朱元璋这么急着回去,还能做什么?肯定是去找朱棣算账!
接着,李世民也起身,向秦始皇三人行礼,笑道:
“朕也要回去了。”
“时间不多了,哈哈,留一些下次再来!”
朱元璋走了,这场好戏也结束了。同时,曹操和朱瞻基也告别了。
“各位慢走。”
秦始皇嘴角微扬,挥手道。帝王的气场尽显!
没过多久,大家都离开了……
嬴政坐在书桌前,心里还在琢磨,到底是三省六部制好,还是他的三公九卿制更有优势?
思考了一会儿后,
他朝殿外低吼道:
“传公子辰、李斯、蒙毅、冯去疾进宫!”
“遵命!”
外面,白司沉声回应。
每次李世民等人前来,大殿都会封闭,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即使是李斯等人也不例外。
负责守卫的,
正是禁军大统领白司!
咸阳城外,一座庄子里。
河边。
“完了,大哥一定是疯了。”
李陵捧着小脸,自言自语道。
在他前面,
嬴辰手里握着钓竿钓鱼,却眼神恍惚,口中念叨着:
“不对,不对……”
“这里面肯定有我没考虑到的地方,不可能这么简单……”
“让我想想,好好想想……”
李峙站在一旁,眼皮狂跳。
完了,
公子不会是精神失常了吧?
要不要去宫里……请太卜看看?都快一天了,真是吓人……
就这样,
李峙和李陵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忧虑。
过了许久,
李峙试探性地提议:
“我听说人若精神失常,只要用力扇他几巴掌,就能恢复正常。小少爷和公子关系不错,不如试试看?”
“……”
李陵小脸抽动了一下,呲着牙,不满地看着李峙。
他年纪虽小,但不傻啊!
扇大哥耳光?
别说他不敢,就算敢,估计以后会被大哥教训一顿!
除了被大哥打,
回家还得被爷爷和父亲联手揍一顿!
李陵身体猛然一颤。
想想就可怕!
李峙这家伙心肠真坏啊!
于是,他看向李峙的眼神越发不善,还带着一丝戒备。
以后得小心点!
突然,这时。
不远处,一个禁军跑来,严肃地说:
“公子!”
“外面有人前来,说是陛下召公子进宫!”
嗯?
政哥找他?
嬴辰的目光渐渐聚焦,但神情依然恍惚,自言自语:
“好,走吧。”
“……”
看着离去的大哥,
李陵想了想,也跑出去,朝左相府去了。
这件事得告诉祖父!
大哥有问题了!
咸阳宫。
此时,李斯、蒙毅和冯去疾三人,都在秦川殿门前等待。
不久,嬴辰也来了。
“公子请。”
三人纷纷谦让。
现在嬴辰的地位虽然还未正式宣布,但在满朝文武乃至天下人看来,他已经算是太子了!
“各位请。”
嬴辰同样回以微笑。
接着,
四人一起进了殿。
刚进去,就看见嬴政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两张宣纸,皱着眉头反复查看。
见几人进来,
嬴政招了招手,沉声道:
“来。”
“你们帮我看看,是三省六部制好,还是三公九卿制好!”
闻言,李斯三人一脸困惑。
什么三省六部制?
难道陛下又有新政策了?
然而,嬴辰浑身一震,大脑仿佛被重击,慢慢张大了嘴,满脸惊讶!
天哪!
政哥在说什么?!
什么玩意儿!
三省六部制……那可是隋朝才形成的,在唐朝才最终完善的!
大秦可没有这东西!
但现在……
政哥居然提到了这个名字,这个只有后世才有的制度!
嬴辰惊呆了!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之前政哥那莫名其妙的话,再加上现在提起这个隋唐的制度,不会是……
他有个大胆的猜测!
天哪?!
政哥……难道也有系统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离谱了啊!
“不可能吧……”
“难道是我穿越过来的同时,也带了个系统?还是说政哥原本就有?或者……这只是我的猜测。”
嬴辰心中思绪万千。
虽然不太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这一切都太异常了!
就在他陷入沉思时。
李斯、蒙毅、冯去疾三人已经开始拿起宣纸,查看上面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明。
三人来回观看,
边看边变换脸色,时而迟疑,时而皱眉,最后还一一比较起来。
“嗯……”
“老臣觉得,这个所谓的三省六部制,比我们大秦的三公九卿制更为完善,职权划分也更明确。”
蒙毅首先开口说道。
说完后,他脸上又浮现犹豫之色,向上方拜道:
“陛下。”
“微臣认为,此制度相比三公九卿制,确实更适合大秦,其中有些官职是大秦所没有的。”
“但是……一旦采用此制。”
“那朝廷将进行大清洗,百官们必然人心惶惶,到时候……可能会引发朝堂动荡啊!”
听到这话,
一旁的冯去疾摸着白须,点头附和道:
“老臣也是这么认为。”
“现在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无论是六国余孽、诸子百家,还是世家大族,都被朝廷解决了或收服了。”
“这时候……”
“如果引发朝堂动荡,老臣担心天下又要乱了,陛下三思,还是以稳定为主。”
帝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