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140
还没踏进菜市场,就能嗅到五味陈杂的芬芳,听到斤斤计较的拉扯。
当过几年体制内老光棍的好处之一是,江瑜对菜市场并不陌生,周末不去食堂的日子,会主动采购一些食材,改善生活。
有时候逛菜市场会上瘾,好玩的地方在于,可以通过价格的波动印证政策执行效果,预判大事件的发生
“大娘,蒜多少钱一斤?”
“五毛~”
“大娘,大蒜多少钱一斤?”
大娘想,要不是看你长得好看,我早就骂你了。
“大蒜五毛钱一斤。”
一道白光自江瑜脑海里闪过,大蒜怎么这么便宜,这东西怎么也得2-3块钱一斤吧。
就在快要抓住灵感的时候,大娘有些不耐烦。
“小伙子,你到底买不买?”
江瑜拎着大蒜跑进网吧,印象中有个网络词语叫“蒜你狠”,某流行病毒肆虐后,大蒜价格涨了快30倍。
江瑜搜索了半天,也没找到“蒜你狠”的蛛丝马迹,倒是发现大蒜在有些地方卖到了一毛钱一斤。
进一步搜索找到很多可供大蒜交易的电子盘,选定了一家有zf背书,交易金额大的合约品种,准备开户,发现周末不受理任何事务。
电子盘上大蒜价格折算下来,一斤也差不多是四毛钱。
江瑜按在鼠标上的手有些抖,按照复利计算,投入1w可以赚到140w的机会,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了,股票在期货面前就是弟中弟,万物皆周期,而我江公子正站在周期起点。
江瑜恨不得时光的指针快速转到礼拜一,穷了一辈子,终于看到致富的曙光了。
查询完信息,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苏暖从兴高采烈到郁郁寡欢,情绪都写在脸上,委屈脸挂在阳台上,像气压不足的气球。
“妈,江瑜会不会遇到什么事了?”
“能出什么事,你爸也没回来,怎么没见你担心?”
苏暖撇撇嘴:
“人家媳妇儿的都不担心,我这个别人的媳妇儿担心什么!”
赵雅琴绕了半天,才明白苏暖说话的意思,真是女大不中留。
苏暖给江瑜打电话。
“江老师,就等你手里的大蒜了。”
走回苏暖家里的路上,江瑜感觉像踩在云彩上一样,穷人乍富还未富,但是虚荣感已经有些上头了。
一边思考一个大一新生开大g高不高调,一边想买两个限量版的爱马仕,苏暖和夏雪喜不喜欢。
又琢磨明天科目四考试一过,得抓紧研究车了
到苏暖家楼下时,江瑜已经收敛好嘴脸,毕竟钱还没赚到,自己重生后有些事和前一世并不完全一样,还是要猥琐发育。
“江老师,快上来,就等你了。”
苏暖扎着丸子头,挥舞着瓷白的胳膊,呼喊江瑜。
“来啦!”
这次来苏暖家,和第一次心情截然不同,上次坦坦荡荡,这次做贼心虚。
苏暖站在门框里,一如晨间那样唯美。
“叔叔阿姨不在家就好了。”
江瑜同苏暖说悄悄情话。
苏暖鼻子轻轻“嗯~”出声,微微害羞后表示认同。
进屋后,看到赵阿姨在包饺子,江瑜自觉剥蒜、捣蒜。
苏暖托腮,看江瑜拨开蒜皮,一颗一颗地放进蒜缸,蒜锤深一下浅一下地挤压蒜粒,脸越来越红。
“怎么了?”江瑜抬头问苏暖。
“没没什么,江老师干活好专注,好认真,好可爱!”
苏暖也做贼心虚,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变的这么污,可江瑜是我男朋友,我想怎么想就怎么想,哼~
江瑜自顾自调制蒜酱,说是蒜酱其实是黄豆酱油和蒜泥混合物,颇有些白山黑水的韵味,不仅可以蘸饺子,酸菜汆白肉,猪头肉,皮冻都可以沾着吃。
江瑜喜欢再滴几滴辣椒油,此蘸料的好吃程度一直稳坐东北大地第一把交椅。
苏建平回来后,一家人加一个外人一起吃饭。
江瑜碗里有俩个饺子,一个猪肉酸菜,另一个也是猪肉酸菜,第一口饺子是不能沾蒜酱的,要先吃个原味,让醇厚的酸味先在嘴里过上一圈。
第二个饺子开始,半个饺子原味,半个饺子蒜酱;吃到后半程,需将整个饺子在蒜酱里轱辘一圈,然后一口吞下,如此才能吃的有乐趣、有风味。
衡量饺子好吃与否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是有无“盖帘儿印”,这个印是北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这个“印”,饺子一定不好吃。
江瑜专心致志吃饺子的样子,让赵雅琴很开心。
“小江,别只吃饺子,吃两口凉菜。”
“好吃,皮薄大馅,鲜嫩多汁,酸爽不油腻,农垦系统您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江瑜一个人吃了两盘子,近40个饺子,要不是实在吃不下,还想再吃几个。
喝了一碗饺子汤后,江瑜感慨人生不过如此,老婆饺子热炕头。
“江老师,不要勉强自己,我也没觉得多好吃啊。”
“我吃了40个,是真的好吃,苏暖你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十几年后,就这个卖相的饺子,是必须拍照发朋友圈的,江瑜鄙视苏暖不识货。
苏建平这才有机会插上话。
“是真的好吃,我当年就是被你妈一手厨艺拿下的。”
“老苏,孩子还在呢,什么拿下不拿下的,老不正经。”
嘴上这么说,可赵雅琴嘴角上扬,十分开心地去厨房切西瓜。
苏建平话锋一转。
“小江,家庭要想和谐,一定要学会妥协,优先保证媳妇儿心情好,不然谁都别想好过。”
江瑜上辈子老光棍一个,遇到知识盲区,虚心听教,点头如捣蒜,正在想他和自己说这话的意图,苏建平接着说。
“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有些事情明知道不对,但是为了大局,不得不妥协,你明白吗?”
江瑜明白苏建平的意思,一般领导给你这种暗示的时候,应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试探出他的倾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保守的做法是顺着领导说,三两句你就明白他的意图。
二是说出领导难言之隐。如果能100判断出预判领导的真实目的,又和领导关系比较近,遮遮掩掩反而会适得其反。
江瑜选择第二种方法。
“叔,我这您不用担心,一域和全局,个人和集体,孰重孰轻我还分得清。”
苏暖听得云里雾里,这俩人打什么哑谜?
苏建平满意地点点头,对江瑜更是欣赏有加。
“爸,你俩说啥呢?”
苏建平正在想怎么同女儿解释的时候,江瑜抢先回答。
“没什么,叔教我怎么当一个好丈夫。”
苏暖“哦”了一声,然后贴近江瑜耳朵说:
“我叫爸爸,你别答应,感觉怪怪的。”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