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民国有女,名曰微因 > 第21章把酒来欢饮,分去一日光

第21章把酒来欢饮,分去一日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心情不好的时候,徽因会喊上她的好友陆小曼,她们边喝酒边畅聊心事,酒过三巡,徽因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她轻轻放下酒杯,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惆怅。

    “小曼,你说人生为何如此复杂?”徽因轻声问道。

    陆小曼抿了口酒,微笑着说:“人生本就如此,充满了变数和无奈。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消沉,要学会坚强面对。”

    徽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找,却往往迷失了自己。”

    陆小曼握住徽因的手,安慰道:“别想太多了,今夜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吧。”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品味着杯中之酒,仿佛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这时,一阵悠扬的钢琴声传来,吸引了徽因的注意。她寻声望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正在弹奏着一首动听的曲子。

    徽因静静地听着,被男子的音乐才华所打动。曲终,男子站起身来,朝着徽因和陆小曼走来。

    “两位美丽的女士,我能否有幸与你们共饮一杯?”男子微笑着说道,眼中闪烁着光芒。

    徽因和陆小曼对视一眼,随后笑了起来,“当然可以。”

    男子坐了下来,自我介绍道:“我叫徐志摩,是一名诗人。”

    “徐先生,你的琴声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徽因赞赏地说道。

    徐志摩微微一笑,“过奖了,其实我刚刚创作了一首新诗,正想找人分享。”

    “真的吗?那快念给我们听听。”陆小曼迫不及待地说道。

    徐志摩清了清嗓子,朗诵起了他的新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诗句优美动人,让徽因和陆小曼沉浸其中。

    在这个夜晚,徽因和陆小曼结识了徐志摩,他们三人相谈甚欢,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而这个意外的相遇,也将改变他们三人的命运。徽因和陆小曼被徐志摩的才情深深吸引,他们约定以后经常相聚,一起探讨文学和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发现彼此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然而,此时的徽因已经有了一段婚约,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她不想违背家族的意愿,另一方面,她又无法割舍与徐志摩的感情。陆小曼看出了徽因的心思,她鼓励徽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陆小曼的支持下,徽因决定与未婚夫坦诚相待,解除婚约。经过一番努力,徽因终于获得了自由,她和徐志摩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一段浪漫而曲折的爱情故事。不久后,徐志摩与徽因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尽管他们的结合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但他们坚信真爱能够战胜一切。婚后,徽因与徐志摩相互扶持,共同追求着艺术的梦想。他们游历各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徐志摩在一次飞行中遭遇空难,不幸离世。徽因悲痛欲绝,但她并没有被打倒。在陆小曼的陪伴下,她渐渐走出了阴霾,重新振作起来。她将对徐志摩的思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用文字诉说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终,徽因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而她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多年后,徽因在整理徐志摩遗物时,发现了一封他未曾寄出的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徽因无尽的爱意和对未来的憧憬。徽因读着信,泪如雨下。她决定将这份深情珍藏在心底,继续勇敢地面对生活。

    在往后的日子里,徽因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与温暖。而陆小曼也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力量和支持。

    某天,徽因收到一份神秘的邀请。她来到一座古老的庭院,看到一架钢琴摆在花园中。走近一看,发现琴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为我弹一首吧。”徽因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坐下来,轻轻弹奏起那首徐志摩最爱的曲子。

    风吹动着花瓣,如梦如幻。徽因仿佛看到徐志摩出现在眼前,对她微笑着。曲终,她抬起头,泪水模糊了双眼。在那一刻,她明白,虽然爱人已离去,但他们的爱情将永远存在。在徽因弹琴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画家悄悄地走进了庭院。他被徽因的琴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拿出画笔,将这美丽的一幕画了下来。

    徽因弹完琴后,注意到了这位画家。画家向徽因展示了他的画作,并告诉徽因,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美,而今天他终于找到了。

    徽因被画家的话所打动,她发现画家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对艺术的执着。两人开始交流起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发现彼此的理念竟如此契合。

    从此以后,徽因和画家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畅谈艺术,一起探索美的真谛。在彼此的陪伴下,徽因渐渐走出了失去徐志摩的阴影,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

    而那位画家,也因为徽因的启发,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他的画风独特,充满了情感和灵魂,很快便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后来,徽因和画家一同举办了一场画展。展会上展出了他们各自的作品,每一幅画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参观画展的人无一不为之动容。在画展的尾声,画家当众向徽因表白,他告诉徽因,她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希望能与她共度余生。徽因感到惊讶又感动,她看着画家真诚的眼神,心中泛起一丝涟漪。经过思考,徽因微笑着答应了画家的请求。从此,他们携手走过风雨,用艺术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浪漫爱情故事。几年后,徽因和画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带着孩子一起漫步在花园中,教他识别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问徽因:“妈妈,这些花好美啊,它们都有名字吗?”

    徽因温柔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发,说:“当然有啦,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故事。”

    画家则笑着说:“不如我们给这片花园取个名字吧,就叫‘爱的花园’。”

    一家三口围坐在钢琴旁,画家弹奏起温馨的旋律,徽因轻轻哼唱,孩子在一旁手舞足蹈,欢乐的笑声在花园中回荡。

    在这个充满爱的花园里,徽因和画家用他们的爱情,孕育出了新的生命和美好的未来。孩子一天天长大,徽因和画家也在岁月的磨砺中更加恩爱。他们常常一起作画,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徽因和画家注重培养他的艺术修养,让他从小就感受艺术的魅力。

    一天,孩子兴奋地跑回家,告诉父母他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徽因和画家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他们决定为孩子举办一场小型的庆祝派对。

    派对上,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孩子的荣耀时刻。画家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精美的画册,里面收录了孩子从小到大的绘画作品。孩子激动地翻阅着画册,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在温馨的氛围中,大家欢声笑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徽因看着幸福的一家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这就是生活赐予她最珍贵的礼物。多年后,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画家。他决定离开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徽因和画家虽然舍不得,但他们明白,孩子已经长大,需要去闯荡自己的世界。

    在离别的那天,徽因紧紧拥抱着孩子,嘱咐他要照顾好自己。

    孩子点点头,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新的征程。

    几年后,孩子归来,他已经在画坛小有成就。

    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了那个充满爱的花园。

    在那里,他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展示了他多年来的创作成果。

    徽因和画家站在展厅里,看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心中满是欣慰和自豪。画展结束后,孩子将徽因和画家接到了他新买的别墅中。那是一幢位于山间的房子,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森林。

    “这里真是太美了。”徽因感叹道。

    “是的,妈,我希望你和爸能在这里安享晚年。”孩子说。

    徽因和画家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幸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家三口时常一起散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而孩子也会不时地与父母交流艺术创作的心得,他们的家庭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浓浓的亲情。日子一天天过去,徽因和画家在这座山间别墅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有一天,画家突发奇想,决定在院子里为徽因建造一座小花圃,让她能够亲手种下喜欢的花卉。

    没过多久,小花圃建成了。徽因开心地在花圃中忙碌着,种下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朵。她用心呵护着这些花儿,看着它们绽放,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而孩子则在不远处的画板前,用画笔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傍晚,一家人坐在花圃旁边,欣赏着美丽的夕阳。孩子看着满脸笑容的父母,心中充满了感慨。

    “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充满爱的家。”孩子轻轻地说。

    徽因和画家紧握着孩子的手,“你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微风拂过,花香弥漫,这个充满爱的家庭,将继续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孩子提议全家人一起去爬山。徽因和画家欣然同意,他们背上行囊,踏上了登山的旅程。

    一路上,他们欣赏着壮丽的山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登上山顶后,他们俯瞰着脚下的美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下山途中,他们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孩子兴奋地跳进水中,嬉戏玩耍。徽因和画家坐在溪边,看着孩子快乐的身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傍晚时分,他们回到家中,一起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饭后,他们围坐在客厅里,听孩子讲述他在外面世界的经历。画家则拿出画笔,将这温馨的场景定格在画布上。

    夜已深,徽因和画家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美好时光。他们知道,这些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子,就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直到有一天,徽因在整理旧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徐志摩写给她的信。信中徐志摩表达了对她的思念和祝福,徽因读着信,不禁潸然泪下。她决定将这封信寄给画家,让他也了解这段曾经的往事。

    画家收到信后,默默地看了很久。他理解徽因的心情,也感受到了徐志摩对徽因的深厚情意。第二天,画家带着徽因来到了徐志摩的墓前,他们献上鲜花,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回到家后,画家紧紧拥抱着徽因,告诉她:“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徽因点了点头,她知道,他们的爱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也更加坚定了她和画家相伴一生的信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