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朝大丈夫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庆典准备

第五百六十五章 庆典准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么李景给士兵开多少军饷呢?

    李景的士兵军饷一共分三等,第一等&26159;济世军,军饷最低的三等兵一个月&26159;二两银子,平均算的话,每人每月&26159;三两银子还多。就算按二两银子算的话,每人一年的军饷&26159;二十四到二十六两(有闰月),一年二十四两,济世军的家人生活肯定&26159;非常富裕的。

    第二等&26159;辅兵,每人每月&26159;一两银子,一年下来&26159;十二两,温饱&26159;没有问题的。

    第三等&26159;新兵,李景给新兵开出的饷银&26159;一个月八钱银子,正好能解决温饱。

    因为待遇不同,便给了士兵一个目标,为了多挣钱,士兵就会努力训练,打仗时也会奋勇,争取立功晋级,享受更高的待遇。

    但&26159;济世军的军饷显然&26159;偏高的,就算每人每月三两,一年下来就&26159;三十六两,五万人一年就&26159;一百八十万两,如果大明的五十万军队都按照这个标准发放饷银,那大明要不了多久就得破产。

    所以李景执政以后,济世军迟迟不敢扩编,始终&26159;五万人。

    但&26159;如果士兵始终无法晋级,必然会影响士兵的士气,而为了减少军费的开支,那就只能在济世军之下再列一等。

    沈正显然&26159;也看出了这个问题,因此才按照济世军的最低标准,又列了一等。

    沈正的意思&26159;这一等士兵的军饷为每人每月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这个标准显然不低,但&26159;根据现在大明的物价来算,也不&26159;很高。

    一名士兵一年二十四两银子的军饷,一年维持家用按一半算,可以结余十二两,可十二两银子能干什么呢?毫无疑问,以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情节,有钱之后第一件事就&26159;买地。

    但&26159;大明现在良田一亩要八两银子,差一点要五两银子,一名士兵玩了一年命,最后只挣了两亩地。这样算的话,一年二两银子的军饷也不算高。

    可&26159;一名士兵每月二两银子,一下子晋升二十五万人,每月就&26159;五十万两银子,一年就&26159;六百万,加上五万济世军,每年又要二百多万,这就&26159;八百万。新兵二十多万,晋升辅兵以后,每月军饷二十多万,一年下来又&26159;二百四十余万,这就&26159;一千多万了。

    如果今年再招募五十万新兵,每年军饷又增加近五百万,一年光军饷就&26159;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以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维持起来肯定&26159;相当困难。

    新兵和辅兵以及济世军的军饷已经定了下来,改&26159;不可能了,唯有从第二档想办法。

    想了一会儿,李景&35828;道:“岳父,以后济世军永远保证五万人,除非有士兵退役需要增补,否则绝不增加人数。

    另外,增补的士兵必须从正兵当中挑选最优秀的士兵,优先选拔有军功的士兵。也就&26159;&35828;,以后济世军就相当于一支荣誉部队,要让士兵以加入济世军为荣。

    这样一来,大明的正规军就以正兵为主,不过只有二十五万正兵显然&26159;不够的,以后肯定还会扩编,随着人数增加,军饷肯定越来越多,以大明现在的财政状况,恐怕负担不起。我觉得,二两银子还&26159;有些高了,先按照每人每月一两五钱银子定吧。”

    沈正闻言笑道:“大帅英明,这样一来,光这二十五万人,一年就能省下一百四五十万两银子。”

    李景摇摇头叹了口气道:“降低士兵的军饷,不&26159;正道啊!”

    顿了顿,李景接道:“高奇,军政部要详细列出军功的赏额标准,现在国家没有钱,只能尽量赏赐士兵们的土地了。”

    高奇点点头:“其实这样也好,为了能得到赏赐,士兵在作战时,必定奋勇。”

    轻轻点了点头,李景接道:“这次往满剌加派兵,还&26159;从曹文诏的部队抽调把。抽一千济世军,再加九千普通士兵。

    那个祖大寿和吴三桂的部下战斗力我看还行,从他们的部队当中各调三千人。这道命令年前就发下去,等过完年部队开拔,先到福建整训三两个月,然后让郑芝龙派船接到满剌加驻防。”

    “要不要带点骑兵过去?另外,这支部队由谁领兵?”高奇问道。

    李景摆摆手:“满剌加那种地形派骑兵没用,至于领兵的主将人选我已经想好了,让刘洪去,我已经跟刘洪&35828;好了,让他在满剌加待几年,等他退休的时候,再给他提一级。”

    高奇点点头,轻叹了口气道:“老刘这个人打仗&26159;把好手,可惜年纪偏大,不适合冲锋陷阵了。不过驻守满剌加,老刘倒&26159;个合适人选。”

    李景笑道:“其实我选老刘到满剌加,就&26159;看中他的年龄,他年纪大,做事稳,有他坐镇满剌加我才能放心得下,要&26159;陈大虎和刘二愣那样的,我就得整天牵肠挂肚了。”

    众人闻言顿时轻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李景&35828;道:“年后基本上就这些事情了,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沈正笑道:“年后的事情倒&26159;没有,今年过年有点事要跟你&35828;一下。”

    “&35828;来听听。”李景笑道。

    沈正笑了笑道:“&26159;这样,朝中一些大臣们希望今年过年的时候能够搞个庆典。”

    “搞个庆典?庆祝什么?”李景奇道。

    沈正笑道:“诸臣们&35828;,现在流寇已经平定,辽东也安稳了,甚至朝鲜马上也要并入到大明的版图,大明自成祖以降,从未如今日这般强大,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全仗大帅领导有方,大家的意思&26159;想过年的时候向大帅表达一下敬意。”

    李景闻言笑道:“向我表达敬意?呵呵,大明能有今日之局面,非我一人之功,因此这个……”

    猛然间李景发现包括朱由检在内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李景心中一动,忽然笑道:“你们&26159;不&26159;都商量好了?这样吧,向我表达敬意就免了,庆祝一下还&26159;可以的,不过动作不要搞得太大,毕竟国库还不&26159;很充裕,尽量节省一些。

    恩……我看大家可以上表向皇上祝贺,皇上这些年为了中兴大明兢兢业业,大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皇上的努力&26159;分不开的,我看大家向皇上表示祝贺吧。另外,皇上&26159;咱们大明万民之表率,更&26159;大明的最高元首,这个庆典也要皇上来主持。”

    “李兄,大明能有今日,全赖李兄之功,诸臣向李兄表达敬意,乃&26159;分所应当,至于庆典当然也要李兄你来主持。”朱由检忙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我来主持那置皇上于何地?而且国家大典本就&26159;皇上的职责,李景虽然张狂,却也不至于罔顾法礼。

    对了皇上,我建议你到时带百官到天坛祭拜一下天地,国子监祭酒孔贞运文采过人,让他用点心思写篇祭文。”

    “李兄……”朱由检闻言一时心神激荡。

    李景笑着拍了拍朱由检的手道:“皇上,李景&35828;的乃&26159;肺腑之言,若无皇上鼎力支持,李景焉能顺利推行新政,大明能有今日,皇上居功至伟,有些朝臣可能不知道,但&26159;李景心里&26159;有数儿的。”

    转头看向沈正,李景接道:“百官朝贺,皇上必要赐宴,皇宫大内现在不&26159;很宽裕,岳父,你回去以后找莹儿,这笔钱我来替皇上出。”

    “这哪行,怎能让李兄代我出钱?沈大人,这两年赖兴国公资助扶持,大内已比往年宽裕多了,这笔钱朕还&26159;出得起的。”朱由检忙道。

    “这个……”沈正看了看李景,又看了看朱由检,一时不知如何&26159;好。

    李景笑了笑道:“岳父,皇上赐宴自&26159;王公公负责,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转头看向王承恩,李景接道:“这样吧,王公公,花了多少钱你报给我,我跟皇上一人出一半。皇上的几处产业正&26159;起步阶段,给皇上省点钱放在厂子上面,等以后皇上发了财,咱们再花皇上的。”

    朱由检轻轻叹了口气道:“李兄,你这般事无巨细俱要考虑周全,便&26159;铁人也受不住,你尚在病中还这般操劳,何时才能好好休息一下啊!”

    李景笑道:“事情交代完我就休息了。”

    便在这时,李香端着一只碗进来道:“老爷,该用药了。”

    朱由检起身接过药碗:“朕来服侍李兄用药。”

    “这个……这个……老爷,奴婢……”李香唬了一跳,语无伦次道。

    李景对朱由检苦笑道:“皇上,你这&26159;要吓煞人啊!”

    朱由检摆摆手:“李兄为大明操劳病倒,我服侍李兄用药,正&26159;分所应当。来,李兄,请用药。”

    &35828;着吹了吹药碗,然后端着药碗递到李景嘴边,李景无奈,只好张嘴一气饮尽。

    喘息了几口,李景苦笑道:“还真&26159;有些累了,岳父,你招呼皇上到前厅歇息,香儿,你知会小竹,让她安排膳食。我先歇一会,一会儿陪皇上用膳。”

    “你歇你的,这档口,哪那么多讲究。”朱由检忙道。

    &35828;着将李景背后的靠枕取下,扶着李景躺下,给李景的被子掖了掖,朱由检摆手招呼大家出门。朱由检等人出门不久,李景便酣然入睡。不知过了多久,李景猛然醒起,抬眼四望,却见屋内一片漆黑,却&26159;到了夜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