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六百里加急
当此紧急关头,刘令誉不及多想,往前疾走两步,然后高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保举一人,陛下若是启用此人,定能扫平东虏。”
刘令誉此言果然吸引众人注意,众人心里均在猜测刘令誉推荐的人会是谁。
其实此时在大明还真有一个非常适合统帅大军对东虏用兵之人。
这个人就是孙承宗。
只不过孙承宗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么大年纪领兵出征,一旦有个三差二错,谁都吃罪不起,因此大家明知孙承宗适合统军,却无人敢举荐于他。
另外,孙承宗在大凌河一役失利之后,被人弹劾,孙承宗上疏告病,朱由检为平息朝议,准其归籍。这时再启用孙承宗,把孙承宗当什么了?夜壶吗?憋的时候就用,用完了再扔?
实际上朱由检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一直没有启用孙承宗。
这时刘令誉突然说只要启用一人就可以扫平东虏,众人第一反应就是刘令誉会推荐孙承宗出山,只是不知刘令誉会给皇上一个什么台阶启用于他。
就连朱由检也认为刘令誉推荐的是孙承宗。
因此听了刘令誉的话之后,朱由检迟疑了一下道:“不知刘爱卿推荐的是谁?可是孙承宗孙学士?”
不想刘令誉摇了摇头道:“非也,孙学士年纪太大,已不适合领军出征,另外孙学士只重防御,于进攻并不擅长。而此次对东虏用兵却需进攻,孙学士恐怕不具有这个能力。”
“哦?那你举荐之人是谁?”朱由检奇道。
刘令誉接道:“微臣举荐山西参将李景。”
刘令誉话音刚落,身旁一人便道:“满口胡诌!对东虏用兵乃是何等重大之事,你竟然举荐一名参将领兵,这不是让东虏认为大明已经无人么?”
刘令誉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也早已想好了应对之言。
只是刘令誉没想到会有人训斥自己,闻言急忙转过身去,仔细一看,却是新任兵部尚书张凤翼。
张凤翼训斥刘令誉正是由于刚才朱由检的挤兑。
张凤翼身为兵部尚书,辽东东虏建国,众人皆言发兵讨伐,而调兵遣将正是兵部的责任。
偏偏兵部现在无人可派,即便有人,户部拿不出钱粮也是无用。
也就是说,用嘴说发兵讨伐简单,实际做起来却难,打一场打仗需要的东西很多,光靠兵部根本干不了这件事,需要很多部门配合。
需要户部调拨钱粮,需要工部提供武器装备,甚至需要礼部选日子,皇帝还要亲送领兵的大将。
户部无钱,工部无法制造军备,兵部无将可派,这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只能嘴上慷慨激昂,根本做不出什么实际的动作。
不想刘令誉弹劾曹文诏,说曹文诏不献计献策,一下子被皇上抓住了痛脚,直接把满朝文武官员扯了进去。
作为兵部尚书,张凤翼第一个脸上无光,因此张凤翼深恨刘令誉无事生非,在这档口公报私仇。
待听说刘令誉举荐李景,张凤翼便直接出口反驳于他。
这时候,张凤翼考虑的并不是李景有没有能力统兵的问题,而是针对刘令誉本人,就是说不管刘令誉说什么,是对是错,都得驳斥他的建议。
听张凤翼驳斥自己,刘令誉也知自己刚才说了错话,被皇上利用,然后祸水东引。
刘令誉是御史,权力虽大,品级却低,只有七品,跟张凤翼的正部级大员品级差了十万八千里。
张凤翼位高权重,刘令誉身为言官倒是不怕,但是谁知道哪一天自己会被调任,一旦落入张凤翼的手下,现在得罪了他,到时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当下刘令誉不敢怠慢,冲张凤翼拱了拱手道:“张大人,李景虽是参将,但别忘了,他还是皇亲,前年皇上下旨将坤兴公主许配给李景的儿子李安国,虽然公主年纪尚小,不曾婚配,但是契书却是已经下了的。而且公主现在就在李景处,自古以来,公主下嫁,可从未有如此恩遇的。因此,李景虽是参将,但是身份却是尊贵。”
听刘令誉说李景是皇亲,张凤翼不由暗自冷笑。
李景要挟朱由检把公主送到平阳府抚养,张凤翼如何不知?但是张凤翼更知道朱由检此举乃是被逼无奈。对于皇家来说,公主如此婚配,可谓奇耻大辱,朱由检是绝不愿意听人提起此事的。
此时听刘令誉提起此事,张凤翼便知道刘令誉肯定要倒霉了,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张凤翼自然不会错过。当即冷笑了一声道:“李景不过一名小小参将,蒙皇上隆恩,将公主下嫁,便该一心报国,可是他屯守平阳府,嚣张跋扈,可曾把皇上放在眼里?你举荐于他是何用心?”
但是张凤翼显然是低估了刘令誉的战斗力。
刘令誉身为言官,整天不是弹劾这个,就是弹劾那个,在朝堂之上可谓身经百战,嘴上的工夫十分了得。
见张凤翼如此不客气,刘令誉马上明白张凤翼这是想置自己于死地,这时已顾不上日后的事情了,当务之急是把张凤翼驳倒。
当下刘令誉便道:“李景是否忠心报国,不是由张大人你一言而决。何况张大人身为兵部尚书,当此大明受辱之时,却无一策献与陛下,也未见得就是忠心。”
听刘令誉说自己不是忠臣,张凤翼当时便急了,当即接口问道:“本部如何不是忠臣?”
刘令誉冷笑道:“所谓国难见忠臣,大人身为兵部尚书,在无人统兵之时,便该主动请缨亲自上阵,可是大人你却畏首畏尾,绝口不提此事,这让下官如何把你当成忠臣?”
“你!”张凤翼没想到刘令誉会如此挤兑自己,情急之下,只是哆哆嗦嗦地指着刘令誉,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刘令誉和张凤翼在朝堂之上争执,朱由检听着先是气愤,接着便感到一阵悲哀:“这便是大明的官员么?当此国家受辱之际,这些人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居然还有闲心思在朝堂之上打嘴仗?”
朝中的大臣并没有注意朱由检的表情,这时大家正滋滋有味地看刘令誉和张凤翼掐架呢。
言官跟正部级官员掐架这样的事情已经许久没有发生了,难得出现一次,大家怎能错过这样的好戏?
但是这些人的表现却完全落入到朱由检的眼中,看到大臣像看戏一样看刘令誉和张凤翼争吵,这一刻,朱由检在龙椅上真的坐不下去了。
就在朱由检犹豫着是否退朝的时候,殿外忽然传来急报。
少顷殿门打开,一名侍卫急匆匆跑进殿来,从刘令誉和张凤翼二人中间穿过,跪倒在阶前,高声叫道:“六百里加急。”
王承恩疾步走下台阶,从侍卫手中接过信笺,然后转身来到朱由检的身旁,将信笺交给朱由检。
朱由检急忙扯开信笺,看完之后,脸色顿时大变。
“陛下,发生了何事?”温体仁见朱由检脸色不对,急忙上前问道。
朱由检叹了口气方道:“东虏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现在东虏正往居庸关和昌平北路行进。”
“啊!这么快?”温体仁惊道。
“说这些已经没用了,诸位爱卿还是赶紧想对策吧!”朱由检摇摇头道。
朱由检话音刚落,刘令誉便接道:“启奏陛下,东虏已经入关,唯今之计必须阻止东虏进犯京畿。”
“说的容易!咱们有兵么?”张凤翼不屑道。
刘令誉笑了笑道:“张大人不是说自己是忠臣么?现在东虏都打进来了,大人还不出战么?现在可是检验大人是否是忠臣的时候了。”
“你当本部院怕死么!”张凤翼怒道。
说着张凤翼冲着朱由检施了一礼道:“陛下,臣恳请前往昌平督师,以御东虏!”
张凤翼身为兵部尚书,想不出任何办法对付东虏,朱由检本就不大待见于他,刚才看张凤翼跟刘令誉打嘴仗,对张凤翼更是心生厌恶,听他主动请缨,当即点头道:“张爱卿既然愿意前去,那就去吧。军情紧急,张爱卿这便动身吧!”
张凤翼没想到朱由检连哏儿都不打就同意了,一时间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但是这事本就是他主动请缨,而且朱由检已经同意了,再想打退堂鼓已经来不及了,当下只好给朱由检磕了个头,见朱由检也不理会于他,无奈之下,只好起身出殿而去。
待张凤翼离去,朱由检冷眼看了看刘令誉道:“你让张凤翼主动请缨,自己可不能后人,张凤翼到昌平去了,你到居庸关监军去吧。”
刘令誉刚把张凤翼挤兑到前线,还没来得及高兴,没想到马上轮到自己。
刘令誉知道此时万万不能推辞,因为这时要是恼了朱由检,朱由检肯定不会对他客气,必然会以自己怯战的罪名砍了自己。
刘令誉也不迟疑,跪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起身离去。
见两个讨厌鬼都走了,朱由检心情稍好了一点,然后对诸臣说道:“靠这两人前去督师监军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昌平是京城的门户,不容有失,诸位爱卿议一下,看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
温体仁忙道:“陛下,曹文诏已在郑州休养了一段时间,此时正好排上用场,不如调曹文诏部驰援昌平。”
朱由检点点头:“此议甚好,你即刻发文,调曹文诏部进驻昌平。”顿了顿,朱由检接道:“前次王朴失职,这次让他戴罪立功,让他率部驰援居庸关吧。”温体仁闻言连呼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