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天亮了,就不需要灯塔了 > 第288章 吹起招人的号角

第288章 吹起招人的号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近日,拥有80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羊毛月发布一则名为“这么难吗找工作”的视频,疑似嘲讽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

    “我真的很疑惑,现在大学生都这么难找工作吗?我刷视频10条有8条都是秋招,什么零office啊,什么京大的博士,武大的硕士找不到工作,然后在直播软件上说段子。

    或者是回宿舍了,分享自己今天的面试经历,说着说着就哭了。不是,这零零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职场都进不去呢?进不去你怎么整顿呢?”

    评论区很多评论斥其“何不食肉糜”,“获得网络红利忘了初心”等等。引起热议后,视频很快被删除,随后羊毛月又发了道歉视频。

    “对不起,我错了,发布这条视频的初衷是刷到一些大学生吐槽就业的视频,以及我后台到粉丝求助的私信。所以我想要通过这条视频了解一下大家真实的困难,以及我有什么可以帮助到的地方。

    但是,对于这种严肃的话题,我采用了非常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伤害了大家的感情,让原本就很难过的就业季过得更难了。我会更加谨言慎行,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

    刘澈看到今日观点上一篇文章,并随手给他点了个支持。

    谨以此文献给羊毛月以及像羊毛月一样,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们,希望这些孩子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有你们这样享受着各种丰富资源的人以外,还有着更多的一无所有的孩子们。

    他们需要付出比你们多出千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和你们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而更多的人则是穷其一生也不见得,能达到你们的人生的万分之一。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坐下来喝咖啡》,作者麦子。这篇文字写于2004年,距今整整十几年了。

    发表之初,就触动了无数心灵的共鸣。它讲述了一位农家子弟,历经十八载春秋的不懈奋斗,终于赢得与大都市同龄人并肩而立的机会。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代人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的真实缩影。

    在此,我们重拾这篇充满力量的文字,将它献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青年,以及那些曾经历经艰辛却已渐渐忘却过往的人们。让我们共同关注社会的底层,构建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

    其实,后来还有一篇文章题目更扎心,《我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大学生活的几年时间里,每个人的差距看起来并不明显,但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可能短短几年,大家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明显了。

    而这中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是每个人的自身条件还是外界因素更多一些?

    阿狸最开始招人的时候,也招不到最优秀的人,那个时候,最牛的人都是奔着出国去的,然后去国内的其他大企业,去阿狸的都是其他大公司进不去的人。后来阿狸崛起了,当初进阿狸的那批人,一跃成为同期最让人羡慕的工作。

    想了好久,刘澈也是比较头疼,“一方面是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渴求真正来了立马能上手的人才,这里面是调配机制出了问题。

    如果真的像很多玄幻小说里写的那样,有能够手一放上去,就能测试出人的天赋是什么的宝贝那就好了。

    很多人急需找到一份工作,可能明明不喜欢这个工作,但是眼下就这一份工作录取了,你是接受这份工作还是继续寻找其他工作?

    有的天赋比较明显还好,能及早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行业。有的人开窍晚,可能几年后才发觉自己更适合做什么,这个时候怎么办?

    他已经从事现在的工作好几年了,按现在的社会压力,绝大多数人是很难去做出抉择,到底要不要重新去换新的行业呢?

    而我们国家在干部的任用上,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一个人要走上领导岗位,组织上会系统的安排你到不同的系统部门去任职,还要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各方面成绩都很好,然后才能获得提拔。

    所以说,这对于我们企业在用人上,也有非常好的借鉴性。当然,这对企业也有一定的要求条件,也就是企业规模要够大,能够提供不同的岗位让你去锻炼,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更适合做什么工作,自己真正的天赋是什么。

    然后就是这个企业能够真正的做到量才适用,把有什么样天赋的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曾经有个段子,在一个大公司,一个部门经理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利?有个人就说,拼命的招人,招的人多了,公司自然就会想办法给你的部门安排更多的工作和资源。

    我们先不说这里面合不合清理,我想我们真的可能陷入了一种误区,也就是我们有了项目,才会想着去招人。

    实际上,如果我们先招了一批人呢,总会找到项目的。当然,这对小公司是不现实的,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多养几千人有什么问题吗?显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就像市面上的创投团队来说,投几十个项目成一个就赚到了。那么与其去市面上把钱投给别人,我投给内部不行吗?

    只要基础条件达标,我招几千人进来,通过兴趣调研和培训考试,从几千人里面挑出相对合适的人充实到集团各个公司和部门里。挑剩下的人,让他们自由结合自己找课题找项目,差不多公司就投钱去做。失败了也不怕,再换个项目来做。

    这就有点像我们说的养蛊了,也许最后杀出来的团队会给我们个惊喜呢!甚至谁敢打包票说,我们最开始挑出来的人和剩下的人里面,最终哪部分人的成就未来会更高一些?

    甚至从两部分人里面各挑出同样的人数去做科研,哪部分人未来的科研成果更显着,这也都不是绝对的。

    企鹅的马总也提过一次,当时国外有一款阅后即焚的软件,他们内部在投票到底投不投时,很多人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当然现在市值已经很高了,我们最终也投了,但是只投了一点点。

    所以最后他说道,现在我们对于很多年轻人的项目看不明白了,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所以,我想明白了,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大胆的多招人。以前华威不是做过,把当年全国通讯专业的毕业生全部招走了,让其他竞争对手都到了无人可招的地步。

    我们把人大量的招进来,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能够达到正式工作的水平,然后在实际工作中由人力资源部门适当的安排调岗,最终根据效果评判出最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我觉得这样才是最合理的。

    即使最后他选择离开我们公司,那他回到社会上再找工作的时候,他有了成熟的工作经验,也了解了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那就得心应手了嘛。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把企业作为人才的孵化器,既为公司选拔人才,也向社会培训输出人才!”

    “没有能够测试什么天赋的宝石,那我们就自己来做这项工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