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眼光真不错!
何瑛见沈沅实在好奇,便对她道:“下回我回家的时候,去问问母亲,她知道的应当比我多些。”
何母跟敬国公夫人毕竟差不多是同龄人,在各种场合,与敬国公夫人接触也更多,她知道的关于何家的事儿,肯定比何瑛要多。
不过何瑛今日过来,除了把刚写完的这个册子拿过来,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要说。
“你的及笄礼,可还记得?如今已经是五月了,也该准备起来了。”
沈沅有些讶异,“不是还有三个月,现在就要准备了吗?”之前家里就说好了,在她十五岁生辰那日行笄礼,她的生辰正好是中秋节后一日,八月十六。
“赶早不赶晚,正宾、有司、赞者,你想邀请谁都得提前知会,总比到时急急忙忙的好。还有及笄礼要邀请哪些人家,钗环深衣也需定做,流程也得排演。这么一说,我都觉着三个月还不够呢。”
何瑛拧眉,后悔没有更早些就开始准备。
沈沅赶紧安抚道:“嫂子别急,肯定来得及。”
“及笄礼上的流程和规矩,我亲自教你,这回你可得好好学,你的笄礼,祖母可也是会来的,要是学不好规矩,祖母定然要教训你了。”
最近日子太安逸了,沈沅都忘了此事,这会儿一听说,她直接瘫坐在椅子上。
她的祖母极重规矩,这么多年祖母一直在金陵沈家老宅,对她眼不见为净也就罢了,往常过年他们回乡时,沈沅总免不了被祖母念叨。
不过每年他们在老家也待不了几日,即便是被训了,忍过那几日也就好了。
此前因为她和她爹将祖母送来的嬷嬷气走了,祖母接连来了五封信训斥她爹,可怜她爹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被母亲训得狗血淋头。
特别是她祖母身边还有一个亲自教养的规矩才学样样一等一的大孙女比着,因此对沈沅这个小孙女,疼爱也是真的疼爱,但时常看不过眼也是真的……
如今沈沅突然被提醒,祖母即将上京城来,一面她也很高兴能见到许久不见的祖母和堂姐,另一面又有些害怕祖母。
何瑛见状赶紧安慰沈沅,“别害怕,不就是规矩,咱们好好学两个月,定让祖母刮目相看,满满如此聪慧,还怕学不会吗?”
沈沅也只能苦着脸答应了,若是学得不好,被祖母训斥两句也就罢了,就怕祖母会直接将她带回金陵老家。
之前祖母就说过,要将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还是她爹一直没松口,此事才作罢。
不过虽然已经答应了,沈沅还是想为自己再争取两天轻松日子。
“咱们还是过两日再学吧,哥哥好不容易回来一回,嫂子可不能光在我这儿耽误了。”
何瑛笑着答应了,她何尝不知道沈沅心里的想法,不过是想再偷懒两天罢了。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急这一两日,不能将人逼得太紧。
“正宾,有司,和赞者你可有想过要请谁?”
沈沅点头,这些她之前也有考虑过,左右都是那几个人,也不用纠结人选了。
“正宾我想请姨母来,有司我之前跟严思瑜说过了,她已经答应了。赞者就是大堂姐了,早就说好的。”
“好,那就依你说的办,满满放心,母亲肯定特别愿意来做这个正宾的。”说完,何瑛也起身准备回自己院子了,“我得回去再拟拟宴客的名单了。”
沈沅挥挥手将嫂子送出门,听到这句话她在心里给哥哥点了排蜡。
回屋之后,沈沅又重新翻开了嫂子写的册子,刚刚看了敬国公府的,这回干脆就从头开始看了。
京城中与沈家关系最密切的姻亲,不必说肯定是何家,何家的情况沈沅就不必再看了,毕竟她从小就在何府“摸爬滚打”,何家宅子里里外外有几处狗洞她都知道,就不必在这上头了解了。
除了何家,沈家的姻亲基本都是在金陵一带,毕竟那里才是沈家的根基。
沈家开始在京城经营,也是因为沈沅她爹在京任职,满打满算也不过十来年。
因此,与沈家真正有亲戚关系在的,京城中倒是很少。
除何家之外,最近的就是沈沅的表姐,也就是她舅舅的女儿,嫁给了京城昌平伯的次子。
不过因为沈沅的母亲去世早的关系,沈沅与这位舅舅家的表姐,来往实在不多,只听说她与夫君恩爱,日子过得不错。
再之后与沈家交往比较密切的,就是沈耘的的同门及几位同僚了,逢年过节各家也都会互相走动。
前面这些只占了册子的一小半,后面的一大半内容,写的是京城中比较显贵的家族。
沈沅一家家看过去,发现最后一家竟是康乐郡主……
沈沅明显能够看出来,最后这个写得比前面的那些都要更详细,想来这就是嫂子之前说的,新加进去的内容。
康乐郡主的母亲,也就是谢回的外祖母,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当今皇上的亲姑母,寿阳公主。
先帝不止有一个妹妹,但是一母同胞的只有寿阳公主一人,而且兄妹二人关系十分亲厚。
寿阳公主与驸马又只有一女康乐郡主,先帝在时,就曾说过,康乐郡主有如他亲女。
因此,虽然康乐郡主与当今圣上只是异姓表兄妹,但是关系比起圣上其他异母姐妹,还要好的多。
甚至这份关系,还延续到了康乐郡主的儿子谢回的身上。
在谢回还小时,皇上曾说过谢回很像自己的话,当时这话还在京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虽然俗话是说外甥肖舅的,但那不都是说亲舅舅亲外甥吗……表舅和表外甥,这话可不能乱说。
虽然京城中那些传言都是无稽之谈,不过由此也能看出,皇上对谢回这个外甥的看重。
而且谢回本人也十分争气,文韬武略兼具……在他去主动请求要边关历练之前,就已经名满京城了。
沈沅看完了之后,小心翼翼合上册子,在心中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
“沈满满,你这姑娘,眼光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