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佳人杀虎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掉唐中宗,立睿宗为皇帝,到了公元690年,又废了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历史上称为武周。唐氏的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人不服,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后来失败了。那篇脍炙人口的《为徐敬业讨武曌(音照)檄》的文章,就是骆兵王作的。
当时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叫唐敖(以亭),接连两次进京赴试,都只中了个探花。因为他当初与徐敬业等人曾经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后,武则天降了他做个秀才。因此,他心灰意冷,对一切事情都非常消极。他有位大舅子叫林之洋,寄居在岭南,专门漂洋过海,到外地经商。恰好这时又要跑一趟,唐敖便与他结伴同行,想借此机会周游一下世界,来抒散心中的苦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认识了不少奇风异俗和珍禽怪兽,大开了眼界。
一天,船开到东口山,唐敖和林之洋一个手持宝剑,一个提着鸟枪火绳,和舵工多九公一起上岸游玩。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越过几个山头,只见周围景色秀丽、风景旖旎,有许多从没见过的花草树木和禽兽。林芝洋不禁赞叹道“这里风光果然不错。”话刚说完,多九公指着前方道“林兄刚说完果然,前面就来了‘果然’”。唐敖、林之洋向前看去,只见山坡上有一只异形怪兽,形状像猿,浑身长满白毛,上面还有许多黑色纹路,身长四尺左右,身后长了一条长尾巴,比身子还长二尺多,身上的毛又细又长,颊下有许多黑色胡须。这只动物正守着一只死兽在那里恸哭。林之洋觉着很奇怪!“看它的模样很,倒像个长络腮胡子的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难过?”多九公解释道“这个动物就是‘果然’,又叫燃兽,是一种最讲义气,最爱护群的动物。猎户为了猎取它们的皮毛卖钱,往往捉住一只打死,放在山坡上,引诱路过的燃,到它发现同伴的尸体后,必然守住啼哭,便趁机来抓它,它也不逃跑。因此,这倒变成了猎户设圈套捉‘果然’的一种好方法。”
话音刚落,忽见山上掀起一阵大风,刮的树木刷刷乱响。三人见风来得古怪,慌忙躲进树林深处暂避风头,随着怪风,一只斑毛大虫(即老虎)从高风上撺到“果然”面前。“果然”一见老虎,吓的浑身发抖,但还是守着死燃不肯离去。那大虫山崩地裂的吼了一声,张开血盆大口咬住死撚。正在这时,从山坡旁飞出一箭,直向大虫头上射去,大虫挨这一箭,张嘴扔下死燃,大吼一声,痛的跳起数丈,随即重重摔在地上,四脚朝天,一动也不动了。林芝洋等于探头望去,只见那一箭正射在大虫的眼睛上。多九公不禁喝彩道“真是神箭!果然是见血封喉。”他见林之洋不懂又解释说“这种箭是猎户们用毒药涂过特制的一种毒箭,只要猛兽中了这种箭,任它再凶猛,也得立刻血脉凝结,气嗓紧闭;所以把这种箭叫见血封喉。但是虎皮很厚,箭不好射透,就要把箭从虎眼射进去,这样药效发作的快,容易奏效;如果没好箭法,是射不出这样的神箭来啊!想不到边远地方竟有如此能人,他一会出来,倒要会他一会。”
过了片刻,忽见从山旁走出一只小虎,只见它来到坡前,一下子从身上揭去虎皮,原来是一位美貌的少女。她身穿白布箭衣,头上束着白布渔婆巾,臂上挂着一张雕弓,急步走到大虫跟前,从腰中取出利刃,直向大虫胸膛刺去,从中取出鲜血零零斗大的一颗虎心来,提在手中,然后收好尖刀,卷起虎皮,走下山来。林芝洋等三人竟看呆了,不禁齐声赞道“这个女猎户,小小的年纪,既有这般胆量,我们倒要吓她一吓。”说罢,林芝洋迎着那少女放了一声空枪。少女一下站住了,向这边大声喝道“诸位暂停贵手,我并非坏人,请听我把话讲明白。”等林芝洋等人走出来,她行了个礼,接着问“请教三位长者的中信大名?诸位从何处来此?唐敖答道“他们二人,一位姓多,一位姓林,我姓唐,都是从中原来的。”那女子听了又问道“听说岭南有位姓唐的,号叫以亭,是不是你一个家族的呢?”唐傲听得很奇怪说“以亭就是我的名字,你怎么知道呢?”那女子听了十分惊喜,慌忙下拜说“原来是唐伯伯,侄女不知,多有不敬,请您恕罪。”唐傲更加感到奇怪,边还礼边问她的名字,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那女子缓缓叹了口气,道出了自己的身世。
她本是中原人,姓骆,名红蕖。父亲曾经当过长安主簿,后来降职做临海县县丞,因受徐敬业事件的牵连,被朝廷追捕,逃的不知去向?官方又派人捕抓家属,母亲无处藏身,只好带了骆红蕖和她的祖父,逃到海外,在这里的一座古庙中勉强度日。想不到去年一只老虎追逐野兽,将他们住的旧屋压倒,骆红蕖的母亲被压在屋里,肢体折伤,活活的痛死了。骆红蕖恨死了那大虫,立誓要又杀尽这座山上的老虎,替母亲报仇。今天杀了这只大虫起,取了虎心,正是要回去祭奠母亲。骆红蕖接着说“侄女常听祖父说起伯伯与父亲之间交情很深,所以刚才敢称您为伯伯。”唐敖听罢,感叹万分,问道“原来你是宾王兄弟的女儿啊!你祖哥现在何处,身体可好?请侄女赶快带我去见见他。”于是一行四人,由骆红蕖在前引路,前往古庙去见爷爷。
走不多时,来到一座旧庙前,上面写着“莲花庵”三字,四面墙壁全都朽坏倒坍,庙中并无僧道,只剩下一座神殿,两间厢房。这里虽然显得有些颓败,但幸好周边怪石纵横,树木参天,把古庙围在中间,平添了几分清雅。进了庙门,骆红蕖提着虎心进去通禀。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唐傲一看,正是骆红蕖的祖父骆龙老先生,忙上前行礼,多、林人也见了礼,老人请大家进屋坐,骆红蕖献上茶来。寒暄了几句,老人向唐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我孙女骆红蕖是逃到海外后生下的,在此敷衍度日已经十四年了,去年儿媳死后,孙女十分难过,从此不再读书,整天搬弓弄箭,操练武艺,要替母报仇。自己做了一件白布箭衣,立誓要杀尽山上的猛虎,今天又打死一只;谁知恰好遇见贤侄,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啊!但是我自己年迈多病,又被儿子宾王连累,不能回中原去了。因为我们在一起还有一位乳母和一个老人家。只是孙女红藥尚且年少,长期困守在此,绝非长久之计。我有意恳请贤侄将红渠当做自己的女儿,带回故乡,等她长大了,为她选个女婿,以度终生。如果能够这样,我就是葬身异地,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说着不禁落下泪来。
唐敖听罢,心里也很难受,忍住泪劝慰骆龙“老伯放心,小侄与宾王兄弟情同骨肉,侄女红蕖就如同自己的女儿一般,今蒙您重托带回家乡,理应为她择婿配婚,老伯何必说什么相托的客气话?”骆龙听了十分感激,回身叫过站在一旁的红蕖“孙女过来拜认义父,马上收拾东西,带上你的乳母,跟义父一起去吧,以了我的心愿。”
骆红蕖听了不由地放声大哭,边哭边走到唐傲面前,行了八拜大礼,拜认了义父,又向多、林二人也行了礼,然后对唐傲诉说“侄女蒙义父厚情,本当随您返回故,怎奈我有两桩心事未了;一是祖父年事已高,无人照顾,我怎忍离他而去? 二是这山上还有两只老虎未杀,大仇不报我怎舍得离去?因此,请义父把岭南住址留给我,我了结了这两件心事,再同祖父一同去投奔,不能抛下祖父一人前去。”骆龙听了,坚持反对,再三劝骆红蕖马上跟唐敖走,但骆红蕖决心已定,一定要侍奉祖父百年之后再回乡。众人见此情景也没有办法,多九公只好说“小姐既然立了志,看来一时也难挽回,依我之见,如这时跟我们一起去海外周游,她也没心思,反不如等我们回来时,再带小姐回故乡去。这样大家都比较合适。”唐敖想了想,觉得这样处理也好,便依了多九公的主意,对骆龙说“侄女既然有此孝心,老伯也不必强她所难了,何况她的志气又是这么大,我们不应阻拦她。”骆龙经大家劝解,也就不再坚持,唐敖随即取过纸砚写了地名,交给骆红蕖。然后大家互相嘱咐一番,洒泪分别。
唐敖三人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他们从原路回船上去。路上唐敖心绪万千,沉默不语,多九公想着这一天的经历,不禁赞叹道“这么一位年幼的女子,就能不避艰险,替母亲报仇,又能力尽孝心,侍奉祖父余年;一心只顾大义,其余全置之度外,可见人世间,孝义之事,不在年纪大小。所谓‘有志者不在年老少’。这女孩子能立如此大志,看来东山大虫从此也要除根了。”
喜欢的家人们多多推推书荒,多送送免费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