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知足最好
被居承教训了一番,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但是不得不说,学习的氛围更浓厚了,大家也没有初进书院时候的那种骄傲了。
一天的时间,居承就让所有人踏踏实实的将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
杭彦也是在晚间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看来安湛实给他介绍的这个地方,真的很不错。
想到安湛实,杭彦又拿出那枚扣子看了看,如果有机会,还是将这东西还给他吧,这人情还是留给他自己用的好。
………………
旬假,杭彦抽空给王伟写了封信,将缓解紧张的办法告诉了他,二人已经许久没有联系,前些年写的信对方也不怎么见回,后来杭彦有些明白了王伟的心思,他和邓台两人联系王伟便少了。
如今若不是有了这个法子想试试,他可能也不会写这封信了。
“庄天,帮我把这信寄出去吧。”
庄天替杭彦抱不平,“公子,你前些年给他写的信他都没回,怎今儿个又写起来了。”
“找到了治他病的法子,如今知道了总不能不试试吧。”
杭彦知道王伟为何不愿联系他们,从前三人是一个学堂出来的,后来他和邓台接连过了县试、府试、院试,而王伟这么多年才只过了县试,心中难免郁结。
虽说对方现在可能已经不想和他们做朋友了,但杭彦还是不愿见他困顿于此,想帮一把,至于对方会不会感恩他都不在乎,他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庄天一脸不情愿的去了,杭彦笑笑,想着要帮庄天找个识字先生,书院的课业很多,他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教导庄天识字。
杭彦觉得还是等一会庄天回来和他说下这件事,最好在今天办完,平日里庄天在这小院里也是闲着,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学点东西。
…………
庄天对识字这件事不抵触,反而还很开心,“公子,我也觉得我应该识些字,不然那好多东西我都看不明白。”
“那我就给你请个先生吧。”杭彦道。
没想到庄天拒绝了,“公子,这件事您就不用操心了,我听说这巷子前面就有一家给孩子启蒙的老先生,我一会就找他去说一声,收下我应该没问题。”
这倒是省了杭彦的事,“看来你自己在这山下过的倒也不错。”
庄天有些得意的道,“我平时没事就爱出去走走,和这附近的邻舍都熟识了,如今他们不认得公子您都认得我。”
“哦?那你帮我打探下, 盘下这附近的一间铺子要多少银两。”
这下轮到庄天愣住,“铺子?公子你想自己做生意?这可不行啊,若是到时候您乡试过了,这商人的身份可是会影响您的仕途的。”
“不是我做,你先去打听,等看看这边的价格我在决定。”
听到不是杭彦做,庄天放下心来。
杭彦准备将家中的亲人都接到京城来,这铺子也是给杭石头盘的,他也就是出个主意,等杭石头来了直接让他去做,到时候过了乡试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杭柱子今年要参加府试,等他院试过了肯定也会来京城,到时候家中两兄弟都在京城,他一方面放心不下家中亲人,另外也是觉得自是一家团聚最好。
如果将家中的基业都放到京城来,未来也会对他更有利。
安湛实和于秀才的事情也算是给他敲响了警钟,在如今的大宁国,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他也要将他的家族打造成可以依靠的力量。
让庄天读书识字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存在,反正不管怎么说,他周围汇聚起的力量越大,未来他能做的事情就越多,他的安全也越有保障。
原本杭彦是想出钱让庄天劝去读书的,没想到他反而不同意,“公子,你每月都给我发月俸,如今我总算是有花钱的地方了,识字这事你就让我自己处理吧。”
见他是真的很想自己处理这事,杭彦便没有再插手。
在山下安排了一些事,杭彦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回了书院,他们这二十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其他府地来的,平时旬假他们也不会下山,不是留在学舍读书就是结伴探讨课业。
见大家都这么认真,杭彦也有种紧迫感,因此下山的时间也少了,山下的事情基本都交给庄天去处理。
匆匆一晃,杭彦在书院也有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居承每天早上都要他们爬山,说是他们的身体太弱了,乡试在三伏天,他们很容易中暑。
后来爬山的时间又从早上变成了中午,居承道:“你们要适应这样的气温,以便更好的应对乡试。”
总之,对于居承而言,他们现在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乡试。
原本整个书院都是些清秀白皙的秀才,现在让居承这么一番操作,杭彦觉得竟都有种硬汉那种味道了。
在观察大家的时间里,杭彦发现了一个华点,书院里好像都是些长相俊俏的书生,竟没一个相貌丑陋的,难不成居承还是个外貌协会?杭彦忍不住想。
----------------------------------------------------------------------------------------------------
四月,杭彦收到了王伟的回信。
王伟在信里对他表示了感谢,但是如今他已放弃科考许久,“杭彦,或许我生来就不是读书的命,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没用,为何自己在考场上总是静不下心来……”
他在信里对杭彦交待了这么多年他的苦楚和怨愤,还有对同窗的嫉妒……
最后他告诉杭彦,曾经他差点变成了一个可怕的人,好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如今他已经放下,娶了一个懂他的妻子,希望杭彦和邓台两人莫要怪罪他曾经的冷淡。
杭彦放下信感慨,“如此也好。”人若是懂得了知足,便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