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初到灵峰寺
大春从背包里数出十五张一百块的通行大钞,拍在乐的合不拢嘴的道人手中,又将苏正阳递过来的一堆符石装进背包扎好。
道士将钱钞收好,竖起单掌躬身一礼,满脸笑容的对两人说道:“多谢两位军爷的慷慨,若两位军爷有暇,不妨来灵云观中参拜三清祖师和众位仙家,贫道必悉心招待。”
“好说,好说。”苏正阳双手合十还礼,说道:“不过我俩今天有别的事情要做,暂时不能到贵处拜访。顺便请教道长,从此处到灵峰寺怎么走,还有多远?”
道人听到两人不去道观,反而打听寺庙所在,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但仍礼貌的回道:“两位顺着这条山路再走两三里路,便能见到灵峰寺的山门。”
说完道人又不死心的说道:“两位当真不来敝处吗?”
道人情绪有些激动,像是不满所有人来到灵峰,只是关心灵峰寺的去处,却对他家的道观毫无兴趣。
“别看灵峰寺看着道场做的老大,闹哄哄的,其实失了灵峰清净优雅的本意,无非是灵峰寺为了赚取凡夫俗子的钱财,将场面做大,不一定有小观的神仙灵验……”
苏正阳看着眼前有些执着的道人,感到有些啼笑皆非,但时间有限,还得尽快找到王家母女,无奈之下拱拱手,无视道人的絮絮叨叨,转身便走。
灵峰寺的道场已经开了几天,苏正阳两人越往山上,感觉游人越是多了起来。
男女老少,有绫罗绸缎,也有粗布麻衣,还有挑着担,靠体力混口饭吃的生意人。
这些人见到两人的穿着,都觉着有些诧异,好像两人身上存在瘟疫一样,不是远远避开,就是急速远离。
警卫厅的名声这么差么?
苏正阳二人面面相觑,都有一种被骗进奇怪组织的感觉,然而已经身在此处,只能选择无视,继续前行。
等两人满头大汗的转过一处山坳,眼前突然开阔起来。
原来山阶到了这里,一侧已经是悬崖峭壁,极目远眺,远处零落着几座山峰,穿过下方的云层傲然耸立,好似登临仙界的云游仙人。
一阵山风刮过,阳光照射下的五彩云海波涛涌动,粼粼光华如梦似幻,同时,山上随风传来丝丝缕缕念经诵佛的声音,仙音袅袅,无穷无尽。
苏正阳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心胸也随着这无边云海扩散出去,变得无边无际,无拘无束。
大春看着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也忍不住发出一声大叫,无比感叹。
“三爷,咱们这是到了神仙住的地方了吧?这也太……太好了!怪不得和尚道士愿意将寺庙、道观修建在这山上,这岂不是也跟菩萨神仙一样,到了天堂了么!”
苏正阳深吸一口气,将旅途中众因游人敌视形成的些许愤懑和失落吐出去,感觉心胸也比以往开阔了不少,即便再遇上那些怪异的眼神,也只会微微一笑,全然不放心中了。
“不错,看来灵峰寺果然名不虚传!你听,是不是有人念经的声音?”
大春闻言侧耳倾听,大喜说道:“是啊,三爷!我们这是快到了吧?”
苏正阳点点头,将背上的背包调整到舒服的位置,说道:“走吧!”
重振心绪,苏正阳大春拾阶而上,只见台阶环绕山体蜿蜒曲折,树木森森之中,几座屋宇飞檐若隐若现,无数飞鸟往返飞舞。
再上几层台阶,一个犹如小型广场般的平台出现在眼前,三三两两的游人,或坐、或卧、或行走、或交谈,还有的正在将一枚枚平安符牌挂上树枝。
平台左右两棵老树枝叶繁茂,上面挂满了各种人们祈福的符牌,树干足有磨盘粗细,粗壮的根须从地下一根根爬将出来,只怕已有近千年树龄。
两树间前方一座古朴苍虬的庙门,上方匾额黑体金字,书写三个大字——“灵峰寺”。
苏正阳和大春相视一笑,虽不是历经千难万险,却是苏正阳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爬山,第一次“旅游”,也算是有纪念意义了。
两人走进寺庙,已有和尚瞧见两人衣着特异,一面报告方丈,一面上前接待。
一个长相秀气,个子矮小,身穿灰色长袍的和尚上前合十行礼,细声细气的说道:“两位长官光临敝寺,不知有何贵干?”
刚说完这句话,小和尚便感觉身上微微一凉,一双穿着黑色皮靴的双脚出现在眼中,惊愕中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黑衣黑裤的高大身影低头俯视自己,逆光中的面孔浮现出一个恶魔般的笑容。
大春居高临下的往小和尚身前一站,一片阴影立马将小和尚的全身笼罩,大春挤出一个自认为和善的笑脸,瓮声瓮气地,对瞪大了眼睛的小和尚说道:
“小和尚,我们来找人。”
说完对小和尚眨眨眼,还不忘再次展露笑颜,发出嘿嘿嘿的笑声。
小和尚吓得连续倒退几步,一边倒退,一边不住弯腰行礼,“对不住,对不住,失礼失礼!”
苏正阳一把扯过恶作剧般怪笑的大春,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才让大春捂住嘴巴站到一边。
苏正阳转头和颜悦色的对小和尚说道:“小师傅别怕,他也是个小孩子,在逗你玩呢!”
小和尚余惊未消的看了眼大春,再看看眼前的苏正阳,神情镇定了不少,显然眼前面容俊美,神情和善的少年人,比之刚才恶魔般的笑容,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小和尚惊魂未定的再次施礼,偷偷看了眼大春,又在对方戏谑的目光下赶紧回头,颤声问道:“这位长官,您,您是要抓人?可,可有拘捕文书啊?”
苏正阳啼笑皆非的说道:“抓人?我们不抓人!我们找人。”
“啊,找人啊?”小和尚明显松了一口气,却又再次施礼,问道:“不知道长官要找什么人?本寺乃是流传数百年的古刹,不会窝藏犯人的。”
苏正阳无奈的看着眼前的小和尚,只见他低着头,弯着腰,露着光洁头顶的整齐戒疤,身子还在微微颤抖,实在不像是个常年做知客僧的样子,倒像是因短缺人手而抓的壮丁。
不过想想也觉正常,抬头看看这寺中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样子,寺中不光是知客僧不够用,像眼前这样的小和尚,能拿出来的恐怕也不多。
但这寺中游人不知凡几,一个个的找过去,那得找到什么时候?
一个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