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七六年
1975年年底的时候,在一片安宁的表象下,时局已经是十分动荡,经过了九年的浩劫,国内秩序已经是十分混乱,大家靠着精神过日子,真正的创造和创意都被埋没。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中国的民众不得不接受一个沉痛的事实,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总理于1月8日逝世。
周恩来总理可以说是近代史上受到最少诟病和质疑的政治家,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三日后,当总理的灵车驶经长安街,驶往八宝山的时候,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伫立在街旁,目送总理离去。这就是有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在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开来的时候,许多人都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都穿上了黑衣,手臂上戴上了白纱。
宋慕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办公室里上班,当时就听到不少人直接哭出声来。周恩来虽然没有像毛主席那样受到全国人民的狂热崇拜,却也是人民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尽管早就知道周总理是在这个时候病逝,宋慕雯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呆愣了许久,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眼角也有了湿意,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一年,注定是大起大落的一年,这是转折性的一年,等这一年,宋慕雯已经等了很久了。
周总理下葬之后,大家的情绪并没有慢慢地收敛起来,反而是慢慢地酝酿着,有一种暴风雪即将到来的征兆。
人民日报上面的消息依旧是积极地,正面的,十分鼓舞人心的,但是有些消息却逐渐流传开了。
自从林彪叛逃之后,人民群众都有些找不到重心的感觉,虽然“四人帮”很努力地接手了林彪的事务。
这个事情酝酿到了四月份的时候,就爆发了“四五”运动。
“四五”运动虽然是发生在北京j□j,但是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的声讨活动。
这次的运动以悼念周总理、支持邓小平为核心,通过这场运动,使许多的普通民众认识到了“四人帮”的真实面目,为后面的粉碎江青j□j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但是这场运动是付出了不少鲜血的。
在三月二十九日的时候,南京大学的学生率先发起了粉碎四人(帮、悼念周总理的活动,是四五运动的先声和预告,清明节前后北京市上百万的群众聚集到了j□j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恩来,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四人帮”进行了逮捕和破坏行动。四月五日是对前面抗议活动的声援,四月五日,j□j对留在广场的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并逮捕了一些人。
这个活动被判定为是“j□j翻案风”,认为是j□jj□j,遭到了当时的领导层的镇压,导致了许多人的流血牺牲。在这一次运动中,被冤枉的人不在少数,而这些人也是到了1978年才被洗刷了冤屈。
这个运动虽然没有能够粉碎四人帮,但是给全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四人帮的反动性,争取了更多的革命基础。
这个时候,红卫兵也开始有些乱了,大家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听谁的。
红卫兵们的信仰受到了挑战,当初说林彪是毛主席的忠实拥护者,没想到人家都叛逃了,现在又说四人8帮是j□j,他们一直以他们为标杆和榜样,现在榜样都坍塌了,他们该怎么办?
而且一些知青也开始闹起来了,返城热潮也慢慢地掀起来了,许多知青是怀着一腔热血到了农村建设兵团等地方,几年过去之后,他们的热血被消磨光了,他们还是想回到城里去,城里的条件要好多了,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没有结婚的是家里希望他们早点回去结婚,结婚了的是想着孩子的教育与未来,他们觉得,自己在乡下做农民,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种田啊。
这个时候他们也认识到了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冲动和鲁莽,梦想和现实,总是差那么远的。
到了例行放假的时间,宋慕雯去供销社买了一些点心,就等着宋慕武来接她。
上了自行车,宋慕武将自行车骑得飞快的。
宋慕雯问了家里好不好,宋慕武都说好。
“老先生好不好?”
“很好,我看他最近心情很不错。”
宋慕雯道:“可不是?要是j□j倒了,老先生就能够翻案了。也就能够回去了。”
宋慕武嗯了一声,像他们这种年轻人,还是红卫兵出身的,对这种事情还是挺关心的。
崇世华在宋家屋的日子不好也不坏,不好是因为还是要受到批斗,而且活儿挺多的,不坏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的臭老九来说,崇世华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因为他不仅保住了命,而且身体还不错,头发虽然花白了,却没有萎靡下去,宋慕雯几年的馒头包子之类的滋养,保住了他身体的根本。
宋慕雯想了想,脸上露出一丝坏笑,道:“阿奶不是张罗着给你找媳妇么?怎么样?现在有没有眉目了?”
宋慕武也有二十六了,算是大龄青年了,前面的哥哥姐姐也等着娶亲呢,可是宋慕武一点都不着急,主意大得很,宋老太想让大孙早点结婚生个重孙子,可是大孙自己一点都不着急,还说要找个合意的,不合意没办法过日子,宋老太也不好逼迫自己的大孙。
有了大哥做的“好榜样”,下面几个更加不着急了,宋慕轩宋慕辉天天和自己的老妈搞拉锯战,敌打我退,避重就轻,气的二婶天天在家里唠唠叨叨。
宋慕斓更不得了,人家不知道怎么就混进了文工团,天天跳舞,都不愿意回来了。这宋慕斓算是找到了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
宋慕斓的性格还是别扭,但是显然成熟了许多。
家里对于宋慕斓去文工团的事情很不支持,宋慕斓那个性格就跟犟牛一样,你越是反对她就越是要做,最后跑到文工团不出来了,时间久了,也就接受了,因为宋慕斓在文工团确实不错,工资不少,关键是名声也好,都说文工团的姑娘又好看又有能耐,成分也好,所以家里就随她去了。就是叮嘱她要自己别忘了找个人结婚。
宋慕武声音平稳道:“急什么?我还年轻呢。”
好吧,是很年轻,可是在老一辈的眼里,已经是很大的大龄青年了,至少和宋慕武同年的人都已经结婚了,不少都有两个娃了。
宋慕雯明白宋慕武,其实是没办法接受吧,宋慕武自己是个老师,加上成分没问题,现在又有了工资,所以条件很不错,长相也出众,根本就不缺异性缘,可是人家要找个有共同革命志向的,说白了,就是要找个有共同语言的,现在文化水平和性格等方面合宋慕武的心意的确实少有。
到了家里,将点心分了几个最小的弟弟妹妹,宋慕雯挽起袖子帮着宋老太做饭,果然宋老太又开始唠唠叨叨说宋慕武不愿意结婚的事情了。
宋慕雯笑着听,也跟着说几句,最后免不了火又要烧到自己的身上,宋慕雯最聪明,半羞半认真道:“我在相看呢,要是遇上合意的,我当然会跟你们说。”
宋慕雯转过身偷偷吁了一口气,当初与余二猛差点捅破那层窗户纸,没想到后来人家那么沉得住气,再也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只是经常寄回来一些东西,也常常写信,各种嘘寒问暖,当然也有不经意(其实是故意)流露出来的无奈和辛苦,收余二猛的信和礼物,已经是宋慕雯的一种习惯了,只是余二猛什么时候才会捅破那层窗户纸呢?
回屋钻进空间,将余二猛给的日记和写回来的信又整理了一遍,他是写字越来越好看了,可是给宋慕雯写信的时候还是圈圈的那种信,哪怕现在审核没有当初那么严格了。
余二猛是在1972年的时候撤回国内的,从战场回来之后是带着一身疤和大大小小的荣誉,这个时候,余二猛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营长了,果然打仗是最能够升官的。身上还带着几个二等功三等功的荣誉,履历是一片光荣。
从战场回来之后,余二猛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送到了军校学习,一去就是三年,三年里只见信件不见人,不过算算时间,现在应该是毕业了。
进了学校读书,余二猛还给取了个正式的学名,叫余悟城,听着像是无成,但是是上峰给亲口取得,想要反驳都没有办法,于是余二猛的户口上的名字也跟着改了,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他二猛子。
现在余二猛的一个弟弟都结婚了,更别说余大猛和部队介绍的一个女军医结了婚,已经都生了两个娃了。
杨桃儿最挂心这个事情,每次一说就是:哎哟,我家二猛子都快三十的人了,还在部队里回不来,这可咋办呢,人家都是娃儿满地跑地做爹了,就他……唉……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这个时候宋老太等人就会安慰道:“你看你们家大猛就不错啊,二猛子这么厉害,以后部队里肯定也会介绍的吧?等他回来,肯定给你三年抱两!”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刚开始被锁文,所以我加了很多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