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吸收代替融合
在击杀强森之后,陈诺的视网膜上就呈现出如下信息:
【已获得魂能1】
【主线任务:涤荡小镇之中的污浊(1/3)】
【序列任务1:把未来还给孩子们(已完成)】
【已获得源质点100(一号世界)】
【检测到宿主已获得特异性源质点(一号世界),土特产商店(一号世界)已开启!】
淡漠的扫视着视网膜上的信息,陈诺的内心泛起阵阵名为愉悦的涟漪。
他杀了一个恶人,他做了一件好事,而这又为他带来了一份实质性的回报。
这让陈诺由衷的感到愉悦,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一念一动,想着“进入商店看看”,陈诺的视网膜上就出现了一个酷似《崩坏:星穹铁道》商店的界面。
商店的上栏里陈列着各种目前陈诺已经解锁了的能源:魂能,源质点,两种序列的超凡因子。
下栏则是琳琅满目的各类与之相关的商品。
一番快速的扫视过后,陈诺发现目前最值得他购买的商品应该就是这个:
【神秘知识:超凡序列大全(低序列)】
【描述:这是一份只能被吸收一次的神秘知识,它蕴含了一号世界一切关于低序列超凡序列的隐秘,吸收它,你就能知晓任何序列的序列9至序列7中你想知道的一切密辛,包括但不局限于超凡能力、序列特性、进阶仪式、魔药配方以及扮演、消化魔药的方式】
【价格:80源质点(一号世界)】
毫不犹豫的将其购买了之后,大股的信息便涌入陈诺的识海。
如今陈诺的精神力比之刚刚穿越时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很快他就将这些信息轻松吸收。
结合系统给予的代行者常识,一号世界的序列超凡力量体系渐渐在陈诺面前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虽然凭借着学习功法赠送的一年份元炁修为以及自身的性命修为,此刻的陈诺在手持血屠大剑和巡猎长弓的时候战力丝毫不弱于序列7的超凡者。
论手段的话,因为血轮眼和钞能力的加持,此刻的他甚至还要比寻常序列7的超凡者全面一些。
但毫无疑问,在一号世界超凡序列体系的定义中,他依旧算是一个“凡物”。
在一号世界的超凡力量体系之中,有一些近乎公理的常识。
比如序列越高越容易失控,序列越高,序列与命途的相性就越容易影响人的性情。
有这样的一句话广为流传:超凡序列带来力量的同时也会带来诅咒和不幸,每一个超凡者都是一个迟早要失控的可怜虫。
正因为超凡序列的种种负面影响,很多大人物都不选择成为超凡者。
也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意志在给陈诺这具代行者躯壳捏造身份背景的时候,才会让身为议会男爵的“陈诺”一直保持着凡物的身份——就和绝大多数的联邦议会贵族一样。
不过在如今的陈诺看来,超凡序列的这些负面影响之所以存在,其中固然有超凡序列体系特性的原因,但另一大原因却是因为这个世界的超凡者不修性命。
这个世界的超凡者的晋升方式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仪式、咒缚、魔药,试着去降低下一序列超凡材料对自身的侵蚀和伤害,然后通过扮演的方式,去提升自身与下一序列超凡力量的相性。
最终在确保自身足以承受的时候,将超凡材料化作魔药融入自身,抵达下一序列。
在陈诺看来,这种方式说得难听一些就是将自身异化成另一种生物。
材料融入的越多,超凡者就离自己的本貌、本性、本心越远。
根据刚刚购买的那份隐秘知识的描述,一般情况下一号世界的超凡者的序列如果比较正面,比如【审判】,或者比较中性,比如【巡猎】,那么超凡者虽然依旧有失控的风险,但至少低序列超凡者在一般情况下的表现都还算正常,看上去几乎和常人无异。
如果能一直保持低序列,那么这些序列的超凡者甚至还能在保持超凡力量的同时,享有一个还算完整的人生。
但如果是那些本身就带有强烈负面因素的超凡序列,比如臭名昭著的【血屠】【黯日】【繁育】。
那么成为疯子、癫子,最终踏上毁灭命途,就是唯一的归宿——无论序列高低。
吸收完这份隐秘知识之后,陈诺心中就不由得生出一个让他内心有些悸动的想法:
一号世界的超凡序列晋升的本质是融合,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因为在力量的对比上,超凡序列始终是大于超凡者自身的性命修为的,超凡者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序列。
不扮演,不融入的强行晋级只能落个失控的下场。
但他不一样,他修得就是性命啊!
他完全可以主修性命,将超凡序列当做是一种附属“神通”来修炼。
假如他每次序列晋级的时候,都能确保自身的性命修为足以镇压下一序列的魔药,那么他是否就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吸收”呢?!
一号世界的超凡者只能单序列,因为晋级的本质是融合序列,而序列之间又往往是相互排斥的。
但如果他每次晋级下一序列所做的都是“吸收”而不是“融合”,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可以走上多序列的道路呢?
毕竟彻底吸收之后魔药就都成他的一部分了,再没有什么所谓的排斥关系。
念及此处,陈诺不由得兴奋了起来,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
有着血轮眼且修炼了八门遁甲和逆生三重的他,到底能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吸收”代替融合!
对此陈诺有些把握,但也有些疑虑。
但至少有一点他可以确认,那就是在整个一号世界的历史之中,应该都没有任何一个凡物比现在的他要来得强。
如果连现在的他都做不到吸收代替融合,那么在此之前,“吸收”这条序列之路应该就没有任何人踏上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