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回 苗家的大动作引发三元的不安
因为元亨破产他们手上的金鸡就不会下蛋了。
“老刘,我希望你可以继续担任监事会主席的工作,同时也看顾好元亨账面上的资产,以后元亨会联合青岛市面上几家染厂统一定价,同时向各个商会提出交涉,将来我们元亨会代表青岛所有染织厂统一订购坯布招标,谁家的坯布价格最低质量上乘,我们以后就跟谁家长期合作,尽快将青岛的坯布成本打下来,同时我也会提议瓦德克总督,尽快成立染织业协会,今后由协会的人去跟供货商分销商谈判,将青岛的布价拉下来,给青岛的老百姓真正的实惠,让他们家家户户有布做衣裳。”
要说苗瀚东的格局还是开阔的,这番话都是来之前跟卢家驹还有陈六子商量过的。
只是他对陈六子设计贾思雅一环扣一环表示欣赏。
现在他和妻子都不想着回济南了,济南的面粉厂已经上了正轨,有职业经理人打理,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上一回给柳子帮的面粉和粗粮都已经交付,那位经理给他发来了电报,钱货两清。
电报上还注明,对方给的是全额货款,询问是否达成长期供货,苗瀚东已经回复他了。
再说赵东初将元亨染厂的主机李先生挖回三元后,还志得意满的对他大哥一个劲的吹嘘,全然隐瞒了在青岛探听到的真相,他只字不提大华染厂可以印制花布的事实,就是不想让他大哥和三元有压力。
但是事与愿违,他大哥赵东俊是什么人?
走一步看三步都是客气的,李先生在他手上都没走满三步就露馅了。
“三弟,这就是你重金挖回来的高手?你看看浪费了多少件布了?这印制的都是什么花老虎?这样的人,你也敢许下重金往三元挖?你真是气死我了!青岛大华你到底去没去?说呀!”
见大哥生气,赵东初只能唯唯诺诺的将事情经过和盘托出。
“你你是想把我也给气死是不是?”
赵东俊真的气得狠了,一个劲的咳嗽起来。
“大哥,我知道错了,但是卢家驹根本不见我啊!”
“是他不见你,还是你根本就没打算去大华?苗哥就在青岛,你恐怕不知道吧?”
“什么?”
赵东初整个人都傻了,他真的不知道,苗瀚东怎么会去青岛呢?
“哼,你什么都不知道,嫉贤妒能,赵家怎么生养出你这么个东西?”
赵家老太爷拄着拐杖走了进来。
“爷爷!”
“别叫我,你爹是这样的人,现在连你也跟他学成了这样。你以为上了京师大学堂就了不起了?我知道你瞧不起你大哥,他只是上了几年私塾,但是他比你懂很多做人的道理。你是受了你爹和你娘的影响太深啦!咳咳咳!”
赵家老太爷剧烈的咳嗽起来,赵东俊立马起身将他扶着坐下,帮他抚胸,然后递上一杯茶。
“东骏,赵家门原本有你哥仨,老二走得早,原本以为你们哥俩能够好好经营三元,没想到没想到变成了这样,你说,爷爷当初是不是错了?”
“爷爷,您没错,错的是我们几个,不争气,不服管教!”
每说一句话,赵东俊就给自己一巴掌,声声入耳。
赵东初没辙,只能跟着跪了下去。
让他自残他是不愿意的。
“你爹就是因为心胸狭隘,才去的那么早,如今三元形势严峻,那么多家染厂的外埠都开在了济南,要不是三元这块牌子,那些染厂的布恐怕早就冲垮了三元的货了。”
“爷爷,您别激动,三元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是没到,但是也快了,你们都在说是陈六子截了三元的客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商人逐利,人家放着一尺一毛二的布不要,非要腆着脸来买三元的一尺一毛六的布?”
赵东初被赵家老爷子盯得毛毛的,但是生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你刚才说苗家的此刻也在青岛?”
“是的,爷爷,这是那些去了青岛趸布的客商回来济南说起的。听说苗哥跟卢家的那位还有小六子合作办厂,已经买下好几家濒临破产的染厂了。”
“都是冤孽啊!你姑母之后为什么没再来了?还不够明显吗?苗家在整个济南周边收购棉花和木棉的事情你有听说吗?”
“是的,孙儿听说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有什么用意。难不成苗家要纺纱不成?”
赵家老太爷瞪了一眼低着头假装瑟瑟发抖的赵东初,抬起右手搭在大孙儿的肩膀上,“你去打听一下虚实,如果苗家当真打算进军染织业,恐怕济南又要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了。”
赵东俊立马起身跑了出去,他是要去打探一下,顾不上三弟,找来几个机灵的伙计,交代了几句。
苗家苗公馆,苗老太爷正在看加急电报上的内容。
“管家,这是大少爷的意思,只管照办,先选址,贸易行选一个机灵的人负责。”
“是的,老爷!赵家那边之前派人来旁敲侧击过,有关收购棉花和木棉的事情,我们怎么回复?”
“照实说就好,反正也没打算要进入染织业,由得他们自己琢磨去吧!话说回来,济南周边的棉花价格偏高,让人走远点收,别人都给了这么大的好处了,咱得兜着。寿亭那个孩子十几岁老夫就看出他的不凡来了,真好啊!”
“是,老爷!”
此刻的周村城,每天都有一车车加工过的棉花和木棉或挑或抬或运输进出城门。
“这周家真是发达了,都多少棉花了?还在收购!”
“听说陈六子在青岛大量收购棉花和木棉呢!他爹,你说我们家要不来年也种点棉花木棉?”
“那就种吧!之前我去通和问过,周掌柜只说长期收购,童叟无欺。后来张店的卢老爷也谈论起棉花的事情,看来需求不小啊!”
像是这样的谈话内容充斥着周村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十九八九谈论的就是收购棉花和木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