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飞火流星 > 第22章 违规测试

第22章 违规测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昊进入机甲内部的驾驶舱,穿戴好连接装置,确保生命维持系统和神经接口装置正常。

    他先是通过磁力吸附鞋底,稳健地步入机甲,超过2米的机甲徐徐闭合,形成一个密封而安全的空间。接下来,他熟练地固定住自己在驾驶座椅上,座椅可根据驾驶员的身体数据进行智能调节,确保在高强度作战中能提供最适宜的支持和防护。

    然后,李昊开始穿戴连接装置。这其中包括一套精密的生物感应服,这套服装内嵌有无数微小的传感器和传导纤维,能实时监测他的生理状态并将之转化为控制指令,实现人机一体的精准操控。他逐一检查每个接头,确保神经接口装置正常,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即时转化为机甲的实际动作。

    启动海格力斯机甲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围绕着巨大的机甲忙碌不已。他们犹如外科手术医生般细致入微,将数以百计的线缆小心翼翼地接入机甲背部的接口单元。每一条线缆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有的负责传输能量,有的用于数据交换,还有的则是进行关键部位性能检测的信号线。

    在这紧张有序的场景中,主控台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测试人员密切关注着每一项参数的变化,他们的手指在键盘和触摸屏上飞快舞动,不断地校准、优化和验证各项设置。引擎功率、武器系统稳定性、护盾强度、机体灵活性……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关乎到机甲能否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

    机甲中的李昊时刻关注着技术人员的进展。

    接着李昊启动了生命维持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为他在封闭环境下提供新鲜氧气,还能监控体温、心率等重要生命体征,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听到生命维持系统发出的稳定嗡鸣声,李昊心中稍感踏实。

    李昊的眼眸凝视前方的全息投影屏幕,那上面正在逐步显示机甲的各项机能指标。他通过思维指令,启动了一系列预启动程序,屏幕上闪烁的红灯逐个转为绿色,表明机甲各系统的响应正常,已做好随时待命的准备。

    泰坦军工在机甲实验过程中产生过几次事故。在未经充分安全评估的情况下,泰坦军工擅自加快了新型机甲的动力系统实验进程。实验中,由于能源管理模块的缺陷未能在前期测试中发现,导致在极限负荷条件下机甲发生剧烈的能量溢出,造成实验室严重损毁,数名科研人员受伤,实验室设施遭受重大损失。

    另一次在武器系统未经完整兼容性测试时,泰坦军工尝试进行了实战模拟实验。结果,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个错误代码在发射过程中触发,导致火力误击附近的友军目标,酿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害,同时也暴露了机甲在紧急停止机制上的设计漏洞。

    为避免舆论压力以及事故对集团正面形象的影响,这几次事故都被压了下来,即便是集团的中层李昊对这些事故也不甚了了。

    李昊是个深思熟虑且沉稳果断的人物,他的性格特质中充满了理智与冷静,面对任何艰难抉择,他总是能在内心反复权衡风险与收益,即便是在压力重重、众人期待之下,亦能保持镇定,这种稳重体现在他对规则的敬畏与对现状的清醒认识。

    集团高层也是考虑到他的性格,才把机甲测试以及废土地带考察的任务交给他。虽然没透露机甲测试可能产生的危险,但也一直在对测试的合规性以及流程进行培训。

    然而,此时此刻,面对身心疲惫但仍充满期待的队员们,李昊内心的焦急与责任感也愈发强烈。他知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作出决定并承担责任。而遇上维纳斯的这两天,他性格中冒险的成分又一定程度上被激发了,李昊想尽早,甚至是立刻完成维纳斯的一切需求。

    按照泰坦军工严格的试验规程,新型机甲在投入使用之前应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安全性验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强度测试、动力系统稳定性测试、武器系统安全性和精准度测试、电子系统兼容性及抗干扰能力测试等。李

    在泰坦军工研发基地,新型机甲的测试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原本,按照严格的规定,机甲在正式启用前必须由专业的稳定性测试人员进行全面核查和调校,以确保机甲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此时负责此项工作的稳定性人员由于其他工作安排未能按计划到场,预计还需等待至少两天。

    李昊作为项目负责人,清楚知道这项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他同样意识到当前的紧急情况,维纳斯小组的一名重要成员身处险境,亟待救援,时间拖得越久,其安全就越发难以保证。

    于是李昊选择了打破常规,大胆启用未经完全测试的机甲。李昊想着先让队员原地休息,自己同维纳斯先去找寻她的同伴。

    维纳斯,为了给李昊指引方向,登上那款未经完全测试的新型机甲的辅助仓。维纳斯对泰坦军工的情况并不了解,她出于对艾瑞克情况的担忧,开始操作这并不熟练的驾驶舱。

    这个辅助仓采用的是最先进的磁悬浮技术,外观呈现出光滑的球形设计,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独立于庞大而笨重的机甲主体之外,却又通过底层架构设定的智能链接系统,使其能够在三维空间中精准定位并始终保持在机甲主体周围5米的范围内自由浮动。

    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强机甲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战术灵活性。传统的重型机甲往往受限于体积和重量,难以完成一些精细或高速移动的操作。而辅助仓的存在恰恰弥补了这一短板,它可以迅速接近目标,进行侦察、辅助维修,甚至实施高精度打击等任务。

    维纳斯进入辅助仓后,立即开始了与主机甲的联动测试。她通过神经接口与辅助仓内置的人工智能系统无缝对接,仅凭意识就能操纵辅助仓灵活移动,同时也能远程调控主机甲的多种功能。

    一名经验丰富的队员主动站出来,手把手教维纳斯掌握辅助仓的基本操作方法。他解释说,虽然辅助仓与传统的战车有所不同,但其操作逻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相似之处,比如速度控制、方向调整以及对环境的感知与反馈机制。

    随着一声清脆的启动音效,辅助仓在空中悄然启动,如同一只忠诚的卫星环绕着母舰般,紧紧跟随在巨型机甲身旁。维纳斯在辅助仓内聚精会神,一双慧眼透过全景式透明视窗洞察战场动态,她的每一次操作都直接影响着机甲的下一步行动。

    维纳斯虽然是一名擅长驾驶战车的老兵,但她从未接触过如此独特的辅助仓系统。这名队员着重讲解了辅助仓的磁悬浮原理和智能追踪模式,强调了与机甲主体之间如何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和复杂的算法进行协调配合。

    李昊神情严肃,望着正在专心致志学习操作的维纳斯,向大家解释道:“我知道现在这个决定有些冒险,但维纳斯曾是战车驾驶员,她的应变能力和空间感知都非常出色。辅助仓虽然不同于战车,但其基本的驾驶逻辑和操作习惯是有共通性的。”

    老练的技术员阿瑟皱着眉头提出了异议:“队长,我明白你的考虑,但辅助仓的驾驶可不只是转向和加速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与主机甲的高度协同,还需要掌握复杂的信息交互和战术部署。这可不是半天就能学好的。”

    这两天和维纳斯有过交流的凯文却持乐观态度:“维纳斯姐可能我们中最冷静也是最有毅力的一个,我相信她可以在测试中迅速适应。再说,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我们总不能坐视艾瑞克陷入困境。”

    而维纳斯本人听到了队员们的讨论,她回过头来,眼神坚定地说:“我明白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但我愿意试一试。艾瑞克是我重要的伙伴,我不能看着他独自面对危险。我会尽全力学习和适应辅助仓的操作,请大家相信我。”

    于是队员们拔掉机甲上连接的各项线缆,既是测试,又是完成搜救任务的机甲实战开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