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八十年代金色年华 > 第69章 同情曹姓一家

第69章 同情曹姓一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尘埃弥漫的隧洞里,忙碌了一天的施工人员终于收工了。人们陆续走出隧洞。

    杨金华忙了一上午,因内急走在大家的最前面。

    她突然想到在隧洞不远处的一家住户。那里肯定有厕所。

    当她方便后,出于好奇,她径直走进这户人家。这是她嫁到刘家岭村五六年来第一次来这户人家。

    之前,杨金华听刘德柱讲,全村五个组,近四百户人家,将近有千号人口。

    全村只有五六家姓曹,显然是一个祖宗繁衍来的。曹老汉叫曹有良,生有两女一儿。老伴几年前因病去世。两女儿远嫁他乡,一年也难回娘家一次。尤其是老伴儿去世后,两个女儿几年也没回来过。

    儿子叫曹家旺,在杨金华嫁过来之前就出事不在了。媳妇叫刘德香,是刘德柱的家门堂姐。都住在一个村,自土地承包后,家家单干。没啥子大事,互不来往。就是相见一面都难。

    杨金华进屋里一看,顿时让她心里一阵酸楚:

    屋内暗淡无光,陈设破败不堪。堂屋里一张低矮的方桌上污垢满满,放着几个还没有洗刷的碗碟。地面上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地方立足。她环顾屋内,凌乱而肮脏。

    在门外的左侧,还搭建个小房子,是山里人使用的厨房。

    杨金华走进去,站在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身后,看着正在做饭的小姑娘。她扎着小马尾,脸色清瘦腊黄,正专心致志地在锅里搅动着包谷糊糊。

    杨金华低头轻声问小姑娘:“细娃,你家中午就吃这个?”

    小姑娘惊诧地抬起头,仰着脸,瞪大双眼“嗯”了一声。

    “你妈呢?”

    小姑娘默不作声,极快地从灶堂里抽出柴火。屋里顿时被还没有燃尽的柴火青烟弥漫,呛得人睁不开眼睛。

    她飞快跑进屋里大声朝爷爷喊:“爷爷,家里来人啦!”

    老大爷咳嗽了一声,掀开黑黢黢的蚊帐,杵着木棍走出来,问:“谁呀?”

    “哦,曹伯,我是刘德柱婆娘。”杨金华上前搀扶着曹老汉。

    “柱娃子媳妇啊。你是有啥子事?”

    “莫啥子事,我就是顺道过来,来看看你家。”

    “哦,坐坐坐,家里太脏了,让你见笑了。”

    “大伯,你媳妇呢?”

    “唉——”曹老汉叹了口气,说:“她外出打工了。”

    “她咋么能丢下你们一老两小出门打工呢?”

    “说来话长。”

    “……”

    杨金华这么一问,勾起了曹老汉的伤心事,他揉了揉深陷的眼窝,说:“儿子在82年南下去广州做服装生意。半年没挣到啥子钱。后来又进城打工。在建筑工地,从架子上摔下来,送到医院抢救,没多长时间就没了。”

    杨金华听了曹老汉的伤心事,心情也随之沉痛起来,她接着问:“老板给赔付了没?”

    “赔了,赔了10万块钱。让媳妇带走了。”

    “媳妇带走了?出门打工咋么还把家里的钱带走呢?”

    曹老汉又叹了口气接着说:“媳妇在我儿子走后没半年,她就说家里穷,要出去打工,把我儿子的赔付款也带走了。这一走就一直没回来。前年,她捎话回来,说在外面嫁人了。两个娃子也不要了。现在家里就剩下我们爷孙三人。”

    杨金华听了曹老汉的一番陈述,深深地叹了口气,为他们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感到伤心。

    如今曹老汉没了儿子,跑了媳妇,一家三口,一老两小,不知是咋样度过这些年的?

    于是问道:“大伯,您老今年多大年纪了?”

    “76岁了。唉——人老了,就不中用了。现在,我这身体还不争气,经常有病,坡上的活也干不动了。去冬,勉强把麦子种下去了,今年我这身子骨又不争气,老是有病,人家的土豆种到地里,现在苗子都长老高了,我们家的土豆到现在还没种下地。真不晓得今年我们家吃啥子。”

    杨金华听了曹老汉的叙说,心里为之一震,既痛心又怜悯。

    下午在工地上,杨金华将了解到曹老汉家的情况,对村长王富贵说了。

    王富贵也深表同情:“是啊,曹家是挺可怜的。但是没法子呀。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了,各家都有各家的活路,谁还有心思管别人的事情?村里也没别的好办法,只有给他报个贫困户,指望国家每年给他们家补助一点。”

    “这哪么行?靠国家补助也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呀 。王村长,我有个建议。”

    “你说说看。”

    “曹家没劳力,村上能否组织个青年志愿者帮扶队,先帮曹家把土豆种了。保证曹家爷孙有饭吃。”

    “这个办法好呀,我支持!你是党员,这件事就由你来牵头组织个青年帮扶队。”

    “……”

    晚上,杨金华回到家,在吃晚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对公公说明了情况。并对公公说:“爸,你明天帮曹家把那两亩坡地犁了吧,我再找几个年轻人先帮他们家把土豆种了。行吧?”

    刘德柱老汉儿听着白了一眼杨金华:“你管那闲事做啥子?自家一大堆活都干不过来,哪有时间帮人家干活?你也不想想,家里地要种,牛要放,圈里还有那些猪要喂,德柱在外面教学,你在村里修路,家里就剩下我和你妈,这些活,咋么干过来?哪有时间去帮人家干活……”

    公公说着话朝杨金华瞪了一眼,起身走了。

    刘德柱老妈也朝她瞥了一眼,没再作声。只听刘德柱老汉儿在一旁小声嘀咕道:“吃饱了,撑的。自己一屁股屎都擦不干净,还帮人家擦屁股。”

    婆婆在心里也是一阵犯嘀咕,思来想去,都怪自己养了个倒插门的东西。当年劝他莫要娶这个婆娘,他不听,偏要找这个胖婆娘,事到如今,没法呀,为了这个倒插门的东西,只有听她的。

    夜里,婆婆跟公公在睡房嘀咕起来了。只听婆婆劝慰道:“……,老头子,看在你娃儿的份上,你明天还是去帮老曹头家把地犁了。”

    “犁啥子犁?都啥子年代了,谁家不是’狗舔鸡巴——各顾各’的,把自家的地种好就行了。莫管人家的事,老子没那个义务。”

    婆婆进一步地劝慰道: “你不看儿子的面子,那德香的娃儿不也是你家门的外甥啊,不帮他们种了,下半年,两个外甥吃啥子?”

    老汉儿不再作声了,屋里一片寂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