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德刚袒露心迹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带来丝丝的温暖。
在村里修公路的工地上,村民们各自忙碌着。这短短不到一月的时间,兰翠竹越来越受到刘德刚的关注。
她的善良、勤快、朴实、厚道是村上是其他女性无法比拟的。
兰翠竹利用午休时间,上山捡柴是有目共睹的;她给二赖子洗衣裳是刘德刚亲眼所见的;她伺候年老多病的母亲是家喻户晓的;她把自己碗里的肉悄悄带回家,孝敬母亲是工地上许多人不争的事实;
刘德刚认为这样的坚韧、善良、孝顺的姑娘着实难能可贵,他由开始的怜悯到同情,慢慢转化为无言的暗恋。
开饭时间过了,刘德刚站在灶房门前朝兰翠竹捡柴下山的小路上张望,但始终未见她的人影儿。
他心里有些着急,这时,他灵机一动,带上午饭准备迎接她一截路程,也能减少她一时的饥饿。
这个念头一经萌发,他回屋里端起给她留着的饭菜朝她常去捡柴的上山小路走去。
不大一会儿,刘德刚远远见到了兰翠竹背着比她身体体积还要大的一捆柴火,右手拄着一根棍子,摇摇晃晃地从山上走下来。
他有些惊喜,又有些心疼,尽管腿脚不大灵便,但他还是三步并作两步走,急促地迎上去唤她一声:“翠竹。”
兰翠竹抬起头来一看是刘德刚,也感到惊诧:“德刚哥,你怎么来了?”
“哦,我担心你,就来看看你!”
“没事儿,我一个人可以的。”
“翠竹,你先歇一会,我把饭端来了,你吃了再走噻。”
兰翠竹脸上顿时泛起了红晕:这种温暖、体贴的感觉让她久违了许多年。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她跟父亲在山坡上干活,只有在饥饿难忍的时候,母亲才将饭菜送到地头。
尽管是些粗茶淡饭,但能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也是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自从母亲患病、父亲离世,每次在坡上干活,饿得都直不起腰,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做饭。
兰翠竹揭开热腾腾的饭盒时,一股香喷喷的饭菜味,沁入她的心脾。
胡萝卜、蒜苗炒肉更是一种惊喜,她顾不得羞涩了,大口地吃着。可在吃第一口肉的时候,她立刻想到了母亲。
于是她把厚实的肉片拨到饭盒边。刘德刚看在眼里自然明白了她的用意:“诶,翠竹,你把肉吃了,不要给你妈留了。”
兰翠竹的心思被刘德刚看穿后,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说道:“谢谢你,德刚哥。我不能多吃肉的,吃多了就头荤。要不还是你吃了吧。”
“行了,你别哄人了,这几块肉能把你吃头荤?鬼才相信,你吃了吧。老子给你留了一块肉,晚上收工时你捎回去给你妈吃。”
兰翠竹眼眶发涩,心里感动,扭过头来看着刘德刚的脸,仔仔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好像第一次见到,既感到陌生又熟悉。
发现眼前这个男人心底真好。心这么细,还会心疼人。这种感受涌上心头,像是在茫茫的沙漠遇到了绿洲。
但是她转念一想,这块肉是不是刘德刚在灶房里拿的?瞬间,她将脸色一沉,便问:“这肉哪里来的?如果是占大家的便宜,我才不要呢。”
“你把老子看成啥子人了,老子能干出这种小人干的事情?实话对你讲,老子是特意给你买的。想着你每天上工地,没得时间到镇上去买肉,老子在灶房里给你称了一块。”
“那……那我给你钱。”
“没二斤肉,老子还掏不起?还要你给钱?你太小看老子喽!”
兰翠竹歉意地笑了笑,一高兴三两口就将碗里的肉全吃光了。
下山的时候,刘德刚硬是从兰翠竹手里夺过柴火,费力的扛在自己背上,他一瘸一拐步履蹒跚。没走多远,脚底一滑,连人带柴火一起滚到山坎下。
幸亏坎子不高,刘德刚无大碍。就是脸上被枝条划破一道伤痕。还有那条不太灵便的腿,脚腕崴了下有些疼痛。
兰翠竹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搀扶起刘德刚坐在路边给他揉脚。这时,刘德刚一把抓住她的手,说:“翠竹,别揉了,我不疼。”
“别动,不疼也得揉一揉,消肿化瘀得快。”
刘德柱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真诚地说:“翠竹,你真的很好,老子喜欢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兰翠竹面对刘德刚突如其来的话感到很吃惊。
此时,在她的心里既惊喜又害怕。她从小到大,已经长到二十二岁的大姑娘了,还从来没有人向她求过爱。
这句“你真的很好,老子喜欢你”的话,是她最盼望得到的,也是她最不敢奢望的。
因为她心里清楚,自己家里这种条件,谁会愿意娶她这样的女人做婆娘呢?因此,她自卑,没有勇气,不敢这么冲动的回答他。
于是岔开话说:“德刚哥,你脚崴得严重吧,我送你到村卫生所去看看。”
“不用。有你这么揉揉,过几天就好了。”
“哦……”
“……”
在寂静的山路上,刘德刚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