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杨阳住院
刘德柱放下书本,不顾一切地往山上跑,经一群娃子们引路,爬了十几分钟,终于在山崖下找到了杨阳。
只见他脸上道道血痕,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看来摔得不轻。
刘德柱慌忙上前抱起他,从草丛、荆棘枝条中钻出来。
他想,幸亏这山崖不算很高。否则,他儿子的小命保准没了。
刘德柱抱着杨阳直接跑向村卫生所,卫生所的大夫这儿摸摸,那儿捏捏,这龟儿子哭的凶。
诊断结果,大夫说,“两条小腿都有问题。我们这里条件太差,你还是把娃子送到县医院拍个片子,看看到底伤的咋样,别把娃子的腿耽误了。”
大夫说得有道理,刘德柱抱起杨阳又去找人,用摩托车将他们送到镇上,再找汽车去县上。
到了县医院已是晚上,急诊科的大夫说:“还好你们来的及时,赶紧住院,耽误不得!”
第二天经医院拍片子检查,诊断出杨阳左小腿骨折,右腿脚腕脱臼。
医生对刘德柱说,“先缴一千块押金。”
老天爷呀,真是祸从天降!
好好的家,刚刚攒点钱,就出了这么个事。
刘德柱给他婆娘打电话,让其过来送钱。婆娘问他娃子伤得咋样,刘德柱骗她:“不要紧,就是一只脚崴了,另一只脚肌肉拉伤,养几天就好了。”
“没伤着骨头就好,你先照看一天,下午我妈就给你送钱去。明天我就给刘明胜请假照看娃子,你去考试。”
刘德柱放下电话,思绪万千,还考试呢,经这么一折腾,他都吓懵了,复习的知识全忘了!
即便去考试也是样子,纯粹是给人家去垫背。
刘德柱愁眉苦脸的回到病房……
看着杨阳一条腿上打着石膏,绑着竹片,另一只脚上缠着纱布,疼痛难忍的样子,想骂他的心又软了下来。
他怜惜地问:“想吃啥子?老子给你买去。”
杨阳眼睛红红的,低着头,看起来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爸爸,我想妈妈了。”
“别想了。你妈来了肯定捶你!谁让你一天到晚不归家到处乱跑,伤成这样还有脸想妈妈?”
杨阳没精打采的“哦”了一声,头垂得更低了……
“……”
下午岳母来了。她一辈子没生过男娃子,对杨阳真是疼爱有加。
给杨阳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香蕉、苹果、蛋糕、“大白兔奶糖”等零食。还交给他2000块钱。
在杨阳身上他们舍得花钱。
认为杨阳虽然是刘家的种,但是姓杨,就是给他们老杨家续了香火。
再说养了三个女子,就是二女子有能力,将自己生的娃子跟她姓杨。
老太婆当然喜欢为他们杨家传宗接代的二女子。
更是疼爱给他们杨家延续香火的小孙子。老俩口一辈子的积蓄也因此心甘情愿贴给他们。
次日一早刘德柱就爬起来,真不想去考试。可一想到他婆娘对他的期望,还是硬着头皮进了考场。
清晨,浓浓的雾霾笼罩着这座小山城。刘德柱漫步在大街上,面对这些匆匆而过、各奔东西忙碌的人们,他摸着自己瘪瘪的衣兜,看着城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他什么也买不起,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好多余、好无聊。
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走进县一中。
当试卷发下来时,刘德柱看看考题,脑子里一片茫然,似懂非懂、似会非会。
突然,脑子里闪现出他婆娘那张俊俏的笑脸,那勾人心魄的身材,脑子又一下清醒了。
他要努力,他要为婆娘争光。不能让别人嘲笑她那么俊美的女人嫁了个窝囊废的丈夫!
于是,刘德柱将所有的试题细细地审阅一遍。
迅速打开尘封的记忆,搜寻往日积累的知识,笔尖在试卷上“唰唰”地写起来。当答完试卷走出考场,浑身一阵轻松。
但是他听到别人在悄悄卖弄试题答案时,他的心又一次凉了一大截,答案有的相似,有的大相径庭。
“管他呢,反正交了卷,听天由命吧。”
他失望地朝医院走去……
刘德柱来到病房,杨金华一见面就问他考的咋样,他失望地摇摇头:“不晓得。哎,答的不咋么样,可能考不上。”
“别说丧气话,考不上不要紧。我们回家好好养猪,多赚钱,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将来培养杨阳上大学。”
她端来事先买好的饭菜说:“快来吃饭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教书,还不能种地嘛。”
婆娘的安慰抚平了他心头的忧伤。
此话有理。不干这个,还可以干那个嘛。
教书不行,在家养猪还不行嘛
刘德柱摇头失笑,望着调皮捣蛋的儿子,他在他妈妈身边,又神气活现起来了,小崽子玩得特别开心,像是没了疼痛。一会儿吃吃这个,一会儿吃吃那个。
农村娃子很少吃城里人常吃的东西,显得很贪吃。不由地在刘德柱心里产生了自责:都怪他们做娘老子的生在大山里,又没本事,贫穷所致,造成娃子这么贪嘴。
这时婆娘对他说,“给杨阳开些药带回去,办出院手续吧。外伤,我们回家慢慢养,在医院多费钱?一天住院费都要几十块,我们一家子还要在外面买着吃,一天算下来得四、五十多块。”
“不行。回家了,杨阳打针、换药怎么么办?”
“你真是个书呆子,村里不是还有卫生所吗?换夹板不行再来两趟也比住在这儿省钱。”
“……”
办完出院手续,在半下午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到了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