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要想富先修路
村上到青山镇有七八公里山路,下了山,沿着河道,绕半个山,再走三公里多路才能到镇上。
一路沟沟坎坎,崎岖不平的山坡路,祖祖辈辈都这么走。
从刘德柱家到村上也得走上十分钟,到镇上赶个场,来回往返得走三个多小时。
难怪他们这里穷,山货出不去,山外的商品进不来。
要不是现在有了电灯、电视、收音机,他们这里跟封建社会差不多。
杨金华这段时间忙着修路,干一个多星期,这天回来对刘德柱说,村里要改变修路方案。
将原来绕半座山的路截去,从山半中腰凿个洞,用城里人的话讲叫做打个隧道。
反正是石山,不用水泥箍,又塌不下来。
从山洞穿过,能少走近三公里路程,这样好是好,就是费工,而且危险性大。
村支书刘明胜召开村委会,让大家在会上讨论一下,看看此方案能否通过。
如果通过了再召开村民大会,借政府投资“村村通”为契机,给村民实实在在办件好事。
村委会通过了开山打洞的方案,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最终经过详细探讨,并作出了以下决定:
一是村上向镇政府打报告,争取镇上增加投资;
二是由村上出面聘请工程单位一名技术人员帮助指导开山打洞;
三是每户村民增加出资1000元;
四是村上砸锅卖铁争取投资20万元,力争聚资80万元打通60多米长的隧道。
打通后村上到镇上的距离就缩短了三公里,几乎少走一半的路程,再不用翻山越岭绕道到镇上赶场了。
岂料,这个决定在村民大会上一公布,像是油锅里滴了水炸开了。
村民有的叫嚷,有的起哄,反正是不愿意个人出资。
其中有个年轻村民在人群里叫喊:“村上有钱就修,没钱就滚蛋,别拿村民的屁股来当脸。”
这一喊,会场更是骚乱,村民纷纷附和。
“就是,大家都没钱。”
“现在挣点儿钱多不容易,每家交1000块也太多了。”
“爱修不修……”
“……”
村支书和村长见此场景也束手无策,根本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他俩一阵叹息,看局势这条路是修不成了。
就在这时,杨金华站出来,一股风似的窜到会场前面,站在村支书跟前,面向大家,高声地说:“乡亲们,别嚷嚷了,大家先安静下来,不要激动。
村上这是给咱们大家办好事呀!
水泥路修好了,咱们去镇上多方便呀,一年要少走多少冤枉路,这条路不修,咱们一辈子要多走多少路,多吃多少苦呀,再不能这样吃苦受累下去了。
以后,路修通了,不仅方便了我们大家,还给我们子孙后代造了福。
眼下,要修通这条路,咱们每家要出一千块钱,确实不是个小数字,可我们大家晓得吗?咱们这里为啥子这么穷?
就是因为咱们这里路不通啊,祖祖辈辈靠人背、肩扛。
我们只有两个肩膀一个背,又能担多少,又能背多少呢?
如果路修通了,全村人一天担的货物,不够一卡车就拉完了。
大家算算这笔账,哪个划得来?
因此,要想富就必须先修路。
现在有的家庭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不要紧,可以出劳力,以工代钱嘛。
等路修通了,我们家家受益,人人受益。这样的好机会我们可不能错过呀!”
杨金华慷慨激昂,义正辞严,说得村民们都不作声了。她的鼓舞,让人看到无限希望。
刘明胜见此场景,无比感动:“金华说得对,到底年轻,有见识,明白事理。”
转而又问村民:“大家都听明白了吗,金华句句说的都是大实话,就是这个理儿,还有反对意见没?”
刘明胜见没人吭声,接着说:“在这次修路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要积极带头,给全体村民带个头,做个表率。
愿意出钱的到会计张奎山那儿交钱,愿意出劳力的到杨金华那儿报名。
出了钱还愿意出劳力挣钱的还在杨金华那儿报名。所有修路人员中午免费午餐一顿。”
随后,他将手一扬:“好了,还有啥不同意见的?”
刘明胜环顾四周,看没得人提出反对意见,道:“没得意见,散会。”
村上二赖子坐不住了,接过话茬,大声吼道:“中午管饭有肉没?”
“有!金华家饲养那么多头猪,村上每周杀一头。”
二赖子又惊喜地扯着嗓子吼:“啊,就凭金华的肉,咱也要报名。”
杨金华一听不对味,上去就打二赖子:“你说啥嘞,再给老子说一遍听听。”
二赖子嘻嘻哈哈地躲闪杨金华,边躲边说:“啊——嫂子别打了。我……我是说凭你家的猪肉”
会场里顿时闹哄哄的,很多人不愿离去,这个说&39;老子报名&39;,那个说&39;老子也报一个&39;”。
不大功夫,报名修路的人就有七、八十人。还有一大群人在围着会计张奎山报名交钱。
刘明胜看着这场面,喜上眉梢,笑呵呵地拉着村长王世贵的手说:“老王,我们进屋,再商量商量下一步工作具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