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于谦的决定(上)
说完,就将朱见泽的对联给拿出来。
“见泽,你的字还有待努力。要好好跟师傅们学,你看,余师傅的字写得多好~”
将余士悦奏本摊开,让朱见泽仔细端详一番。
接着,又转头给长子说道。
“见沃也是,李师傅不仅字写得好,还能带兵打仗。你要学的不止是打打杀杀,更要学会李师傅的聪明劲儿”
教育完两个儿子,时间也差不多到了晚上。
陪着儿子吃完饭后,朱祁钰便要出宫一趟。
可不是什么微服私访,而是去于谦家里。
距于谦家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能听到于谦家中的吵闹。
“老芋头,你真坏。老张我好端端地跑来请你吃肉,居然还骂我是狗”
由于去年张辅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活过来。
人虽然还活着,可就是耳朵
只听于谦气急败坏地反驳道。
“我何时骂过你?我说你请我吃肉,那我就请你吃酒。这”
于谦的话都没说完,就见张辅直接跳脚骂道。
“呀~呀~呀~说清楚,谁才是狗?老张我大老远跑来请你吃肉,你倒好,骂我是狗?”
于谦一阵扶额,无奈地将手摊开。
“我说!请你吃酒~”
说话声之大,连隔了老远的朱祁钰也听得一清二楚。
“还骂~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于谦再次将音量调高,在张辅耳边大声呐喊。
“我说,我请你喝酒~”
张辅,“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朱祁钰见两位老师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只好上去劝架。
张辅耳朵不好使,年初的时候就没让他来参加早朝。
算是修成正果,功成身退吧。
“英国公~在于谦家里闹腾什么呢?”
现在的张辅不仅耳朵不好使,还很背,完全没听见皇帝在叫他。
于谦指向他身后,再次大声呐喊一句。
“陛下来啦~在叫你。”
使劲儿将耳朵支棱起来,张辅大声反问于谦。
“什么?碧霞来啦?谁是碧霞?我不认识啊?”
见状,朱祁钰只好在张辅肩上轻轻一拍,同时让柱子进屋拿出笔墨。
见皇帝来后,张辅赶紧跪下给他行礼。
“免了~耳朵不好使,还成天瞎溜达什么呀~”
虽然说话声比较小,但张辅离他较近。
所以,就听成了。
“晚啦?陛下,臣刚才见您后给您行过大礼了呀?不算晚吧?”
对张辅这种耳背之人,朱祁钰确实没招。
好在柱子及时带着笔墨出来。
在纸上挥洒一番后,张辅这才明白,原来方才于谦是要请自己喝酒来着。
酒桌上,君臣三人交流分成两拨。
跟于谦说话时照往常,跟张辅说话,则要在纸上写字,免得他又听岔。
当下,朝中暂时分为两派。
一派,以于谦为首,李贤为辅。
这拨人反对朱祁钰打远东,远洋贸易也持保守态度。
而另一拨人则以樊忠为首,邝埜、张輗、张軏,李珍等为辅,他们是举着双手赞成领土扩张。
“江南商贾在好望角又遭劫,这次损失挺大,怎么看?”
朱祁钰向来不用藏着掖着,更何况现在是皇帝。
于谦知道学生今日来是为何,可不是简单问句话这么简单。
“陛下,当下朝廷还有许多事未做。赈灾、大同威胁尚未解除、东瀛在海上对我大明路过商船有危害、朝鲜王前月还上奏您”
“朕没说现在就要打好望角,朕是想问你,若朕打也先和东瀛,你会赞成吗?”
一边的柱子就跟翻译官一样,将皇帝的话原封不动地写出来给他看。
张辅毕竟是武将,知道现在朝廷大军就跟憋了许久的小伙子一样,也先和东瀛则是貌美如花的姑娘
“臣赞成,打也先要陆军。而打东瀛需要海战,只要陛下不打算登陆,完全没问题。”
张辅的这话让于谦连续朝他翻了几个白眼。
“英国公所言确实有理,但臣认为,陛下可不止单单打算在海上击溃东瀛吧?”
对此,朱祁钰笑而不答。
张辅见纸上内容,又见皇帝笑的是那么盛,顿时明白过来。
“陛下,万万不可。东瀛虽小,但离我大明尚有千里之遥,不划算。”
朝身后锦衣卫招招手,一会儿功夫后,一张世界地图便展现在众人眼前。
“东瀛虽小,却对我大明北方形成合围之势。不仅能威胁朝鲜,还能在海上轻松掳掠过往商船。”
“朕之所以要将其拿下,并不于此。”
说到这里,朱祁钰便将手指向更北。
“这里距离北美很近,虽然每年只有几个月没有冰雪封海”
按照朱祁钰的设想,拿下东瀛后,只是将其作为中转站。
也就是说,实际上东瀛最北只能是大明的海港。
从东瀛出发,沿途岛屿作为补给、救助、甚至可以建设成中转站。
这样一来,从大明本土出发,在国后岛中转,然后途径千岛群岛、勘察加斯半岛、阿纳德尔海、再登陆北美。
顺着北美航线一路南下,直至南美。
虽然航线远,而且每年只有那么几个月可以航行,但这是现在最稳妥和保险的办法。
总不能一开始直接穿越太平洋吧~
于谦所担心的并非军费问题,而是战船。
既然要远航,就要大量建造战船,建造战船就需要大量树木
换句话说,皇帝还是要打远东
朱祁钰之所以执着于开发北美和南美,是在为以后做打算。
先去北美或南美,迅速积累财富
然后
哼哼~就是战船开往西方,让那边成为真正的‘极乐世界’。
虽然于谦还是在反对,可随着朱祁钰的讲解,于谦的反对也开始没那么激烈。
“你放心,如果船队在北美真发现金矿和银矿后,朕不会私吞,会让百姓都获益。”
这个获益法,朱祁钰以前给于谦讲过。
不是什么免赋税,而是减免。
比如,可以免费读书识字、朝廷也可以在北美和南美新增衙门、在本土增加商业、职位等,为百姓变相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