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一步错步步错(13)
虽然新闻发布会结束了,但发布会的内容带给网友的震撼远远没有结束。所有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全是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报道、信息以及评论。
——知道娱乐圈乱,但没想到会这么乱!讲真,之前那些戏霸压戏、耍大牌、潜规则、带资进组之类的新闻,现在看看都不是事儿,买凶杀人,厉害了!!!
这应该是当晚,点赞最多的一条微博,充分表达了当晚网友的态度。
叶静嘉、沈斓卿,两位热度爆表的一线女艺人放在一起,本就是劲爆至极的话题,更何况现在二人之间的关系,用“谋杀”与“被谋杀”重新定义,不可谓是不惊悚骇人。
一方面,网友震惊于沈斓卿的心思歹毒,下意识的不断挖掘与她有关的更多黑料,可怜受害者叶静嘉、可怜所爱非人的沈斓卿粉丝,可怜引狼入室的沈斓卿前经纪公司银河娱乐。
另一方面,则有好奇心极重的网友非要追根溯源,搞清楚新闻发布会过程中,自己内心产生的各种疑问。
——如果毁容,那不就是达成了凶手的目标了?警方就算猜到有幕后真凶,为什么会认为凶手最终目的是杀了叶静嘉呢?说不定凶手的目标只是让叶静嘉毁容,既然不表达成,就不会有任何动作了吧
——+1为什么要让叶静嘉假装毁容,进行试探?试探什么?感觉警方的绝对,不像分析出来的,反而像是倒退……
——握手!我也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虽然现在看起来警方的推理非常正确,一切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尽在警方掌握中。可是如果真正推理起来,感觉不合逻辑。除非警方已经得知凶手最后目的是杀害叶静嘉,不然真的很不对劲儿
——我记得有一个爆料说,她闻到了肉香,出了血,还看到水渍,正好对应了浓硫酸的情况,难道那些都是假的?
——不是很懂,为什么警方要求叶静嘉假装毁容,而且非常严重的毁容?对了,还有瞎眼,感觉怪兮兮的
简单说,许多人对于警方的推理,心存疑虑,固执的认为某些事实与警方描述有一定出入。
更重要的,在许多网友看来,事发后,叶静嘉不毁容,才能真正引蛇出洞,引起凶手的二次行动。
网络中永远隐藏着你猜不到的超级大神,陆陆续续有人展开分析,力争警方英明神武,断案无敌。
“警方在处理案件时,如果不确定凶手是谁,通常会首先询问受害人是否有仇家与值得怀疑的对象。叶静嘉与沈斓卿的关系极差,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我想警方一定也知道,必然会重点关注沈斓卿。同时,对沈斓卿进行简单的调查。我猜警方大概是取得了某些强有力凡人证据,或者是有某种合理推测,结合现场情况,断定凶手最终的目的不单纯是将叶静嘉毁容。”
“警方所说的用毁容来试探,是有非常明知且正确的选择。如果叶静嘉住院后,在一定时间内,凶手没有任何表示,那么代表凶手只是希望将叶静嘉毁容。那么,叶静嘉则可以以医院技术精良,康复为由,出院,引起凶手的再次注意,二次动手,进行再次逮捕。如果凶手另有目的,那么毁容住院,则是引蛇出洞的妙招,正如现在。至于所谓的对外宣称叶静嘉没有毁容,必定会打草惊蛇,引起凶手的高度重视。不仅短期内不会出手,下次出手会更加谨慎小心,增加破案难度。”
“被硫酸泼面的伤势通常非常严重,叶静嘉的情况符合现实情况。”
“关于肉香,我认为是错觉吧,很多事情,因为过于紧张之类的原因,记忆会出现混淆,或许是网友嗅觉出现问题。”
——不明觉厉!
——分析超棒,感觉警察蜀黎确实很厉害的感觉呢~
——对对对,沈魔鬼一样就是很谨慎的样子,说不定这次失败,下次更不好抓她了
——大神,求分析,沈斓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从她出道就一直喜欢她,真的不敢相信她会买凶杀人!!!
大神回应。
“买凶杀人的沈斓卿,在民众心中一直有着极好的声誉度。这说明她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爱惜羽毛。kelly陷害叶静嘉的事件中,从未有人提及沈斓卿,我认为这代表她的能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能够让kelly全身心且不计后果的帮她对付叶静嘉,同时在kelly死前又将家产与孩子全部托付给她,属于被卖了还帮沈斓卿数钱的类型,从这一点,足以证明沈斓卿的能力之强,鲜少有机会与沈斓卿本人接触的粉丝被她虚伪的假象欺骗,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补充一句,沈斓卿的双商应该非常高。”
对于沈斓卿的分析,在乎的人很少,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在的沈斓卿就是杀人凶手的代名词。那样的一则分析,不过是让人对于沈斓卿更加畏惧与厌恶,希望她尽快被缉拿归案而已。
与此同时,爆料号爆出一组九宫格的照片,声称是沈斓卿家中照片。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客厅的一滩血,血泊中被拦腰斩断的娃娃,以及娃娃旁边的一把沾满血迹的水果刀……
这张照片,仿佛揭开了沈斓卿的私生活,血腥、恐怖、残暴的私生活。
——据悉,血是动物血,娃娃是定制款,皮肤是一种类似人皮的高科技材料,一般用于制作高档假肢~
——卧槽,沈斓卿不会是变态杀人狂吧……
——讲真,以后绝对不能让沈斓卿回国,好可怕!!!!
——对对对,绝对不能让她回来,她绝壁是变态杀人魔!那个死猫肯定是她送给叶静嘉的!!!
见过照片+性格分析后,不知怎的,不少人将沈斓卿与变态杀人狂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称:“说不定沈斓卿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