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 碎碎念
2024/06/25
一封来自呆呆迩的信。
至于为什么要取这个笔名呢?是因为我老爱发呆,很享受放空的感觉。
//
见字如唔。
“我会不顾一切地奔向你。”
想对那些支持我的人说:你看,我没有辜负你们的喜欢吧。
至于为什么会有后面的番外呢?
是因为我觉得。
在最爱的时候,失去那个人,是一生都无法与之释怀的事情。
我没有办法那么残忍。
谢谢大家看到这,也谢谢大家的喜欢、包容与理解,接下去就是我的一些碎碎念,不看也罢。
写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会有几个人看,也许就没有几个人会喜欢,但已经知足了。
支持我写下去除了鼓励的声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执念”。
因为没有人会比自己知道更想看什么,所以写一部从头到尾都在自己喜欢的点上的小说,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也算是送给自己的一件盛大的生日礼物,若干年后,我回头再去看肯定仍然会沉浸其中,然后想自己怎么会这么厉害。
也许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喜欢这个故事的人,光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时常会“卡文”,也会有不满意的章节,没思路的时候就改文,但一些地方写得还是不满意,视角的转换是可以的吗?会不会太口语化?会不会生硬?
这些问题常存在脑海里,刚开始写文的时候会很急躁,尤其是发出来,会很受数据的影响。
慢慢地心态就平和了,总是得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头扎里面,啥水花也没溅出来也是正常的。
我真的很喜欢自己构思的故事,也想在这偌大的世间留下一丝自己的足迹。
也很大程度上企图通过这个途径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可惜……真的很难。
不可否认的是,这同时也是场漫长的自我感动的过程。
有的时候理想与现实是不兼容的,残酷也是必然的,为了“面包”去奔波,甚至去改变自己,那是对现实的妥协,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有的时候是过于沉浸在写文当中,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代入到场景之中,就不理人,那段时间呢?老是皱眉哭脸的。
有次一个同学很认真地看我,然后问道:为什么你的眼睛看上去老是那么伤感?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强打起精神,咬了一下嘴唇,瞎回着混过这个话题。
从构思到真正完成,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反复去推敲,去覆盖,到发出来让大家看到。
其实我觉得我写这本书一直都很“痛苦”,因为我比谁都清楚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自己一个人偷偷哭了很久很久。
而且数据一直都不好,我有的时候就会很焦虑,因为市场是检验好坏的标准,也会想自己写得真的有那么差吗?
但最初的目的不就是单纯为了“喜欢”二字吗?所以呢?即使很少的一部分人来看,那又能说明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飞蛾扑火,自己觉得值得就好了。
我们永远都在路上,会彷徨、会失落、会受伤,但永不失去往下走的勇气。
此缘相遇,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