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 第163章 决战

第163章 决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百万人的大战一触即发。

    双方先是各自射出几轮箭雨试探。

    这一程序,往往的是汉军占据优势。

    事实也是如此。

    汉军的侧重就在弓弩,自然是占据了一些优势。

    但燕天子麾下的联军数量要多于汉军,精锐占比也不少。

    所以汉军的这个优势,并不大。

    甚至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继续对射下去。

    汉军的优势有可能会变成劣势。

    而燕天子这边也差不多。

    汉军占优是他们无法忽视的问题。

    如果让汉军一直占优下去,他们这边有很多民夫的士气会大受打击。

    双方开始各自派出小股骑兵前去试探,骚扰。

    汉军的玄甲斥候在缠斗这方面非常擅长,甚至可以说是吊打。

    进,可远程弓箭射杀。

    退,可一刀偃月刀带走。

    在缠斗这方面,玄甲斥候已经是顶级。

    哪怕是草原上那些马背上的民族穿上重甲了,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几波互相试探下来,燕天子的斥候部队,基本上被削了个零蛋。

    燕天子的斥候们死伤惨重。

    而邓儒的玄甲斥候,一个没死。

    这给燕天子这死老头气得够呛。

    他大燕的精锐斥候,竟然被一群起义的农民削成了零蛋?

    奇耻大辱!

    在斥候部队惨败之后,

    燕天子部队的统帅开始出动战车部队和大量的骑兵部队,在一众步兵方阵的掩护下前进。

    毕竟还是占据人数优势,自然是他们主动进攻。

    双方的箭矢,流石,疯狂的砸向对方的军阵。

    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随着军阵的接近。

    燕军的骑兵开始越过步兵方阵,向着汉军的军阵发起冲锋。

    而汉军的骑兵并未动作。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

    骑兵先手,毫无疑问是放弃了自己机动部队的一些优势,但也同时将骑兵的势发挥出来了。

    说不出个优劣与否。

    毕竟,兵无常势。

    汉军士兵拉起大量拒马桩。

    嗯,没放铁蒺藜,那玩意放了,自家骑兵也就不太好搞了。

    只能少量的放。

    在拉起拒马桩的同时,汉军的弩手开始了对骑兵呈扇形攒射。

    这是骑兵最怕的打法之一。

    除非后退,乱己方军阵,不然就只能硬扛这扇面箭雨。

    大量大量的骑兵被射下马来。

    但也有大量的骑兵冲到近前。

    有的骑兵被拒马桩给拦住,也有骑术好的骑兵纵马越过拒马桩,冲到汉军阵前。

    然后白给。

    汉军的秋十三开始率领着破阵铁骑和汉军的骑兵对那些士兵呈现两面包夹芝士。

    这些骑兵的速度太快,与后续的步兵方阵脱节,他们只能够承受来自汉军方阵的弩手,矛兵,盾兵,以及冲阵骑兵的夹击。

    很快,他们就好像一块落入锅里的猪油,瞬间融化。

    看得出来,对面应该是燕天子在指挥。

    而这位燕天子。

    他跟某位又菜又爱玩的涅雷采斯皇帝一样,都不知兵,还瞎指挥。

    整整五万骑兵,就这样被葬送殆尽,只剩下一些残兵逃了出去,但也无力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冲阵了。

    随着燕军骑兵的溃逃。

    单纯的燕军步兵方阵就成了待宰羔羊。

    毕竟,燕军的步兵,没有越军的精锐。

    甚至还不如吴军。

    吴军当年与汉军决战的部队可没有民夫。

    而燕国军队,有着大量的民夫。

    这就注定导致他们,在步兵方阵接壤时候,将要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邓儒觉得,自己可以把这次行动,嗯,称为,燕天子的愚行了。

    二狗自然抓住这次机会,

    大量的箭雨倾洒向燕军的步兵方阵。

    汉军的步兵方阵也开始缓步前进。

    打得像回合制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汉军方阵分四个方向行军。

    汉军行军的脚步谨慎,不是一窝蜂的直接冲上去。

    每走一段距离,汉军的将士便抛射一波箭雨,而后再推进。

    汉军的骑兵在两翼,随时准备冲阵夹击。

    汉军骑兵数量不多,只有一万多人。

    毕竟哪怕秋家十三将的训练很有效果,但毕竟时间太紧,而且合格的马匹也不太够,故此只训练了一万来人。

    精锐度方面,也是,嗯,不太行。

    但无妨。

    这一万骑兵清楚的知道他们的使命,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一次性的。

    就跟红警里的五十块动员兵好兄弟一样。

    向死而生。

    他们知道,在他们死后,大汉会安置好他们的亲人。

    双方的军阵很快就接触在了一起。

    在骑兵,战车部队都被葬送,军阵中还掺杂了大量民夫的情况下。

    燕军的军阵可以说是溃散的很快。

    仅仅只是鏖战了半个时辰不到,燕军的士兵就开始了溃散。

    其中,自然也不乏汉军将士一边打,一边喊着一些口号的功劳。

    比如说,何必给老爷们卖命。

    跟我们混,我们不需要老爷们。

    等等之类的话语激起对面燕军阵中,那些被迫顶在前排的民夫心中的怒。

    那些顶着的民夫,要么逃了,要么反了。

    但这还不足以彻底冲散燕军的军阵。

    毕竟能够参加决战的军队,除了杂牌民夫,就是各国的王牌军了。

    面对民夫哗变,这些王牌军有充足的经验。

    真正给这些军队致命一击的。

    是秋缘率领的破阵营。

    邓儒本来不想让秋缘去的。

    毕竟,破阵铁骑的职责,二人都清楚。

    破阵铁骑的伤亡率太大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嗝屁。

    当时与越军一战,那刷屏似的死亡报告,可不是开玩笑的。

    管你是武功盖世的高手,还是刚刚学会骑马的炮灰。

    面对如林而立的枪林阵,那就是个死。

    但他还是被秋缘两句话给说服了。

    “你说了,我们的事业,是让天下人人平等,那么就断然没有,我们在后面看着百姓去送死的道理。”

    “做好表率,才能让人信服的。”

    秋缘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那哪怕邓儒在不愿意,也只能让她上场了。

    但邓儒也相信,秋缘是不太可能死在冲阵上的。

    她的五感强的可怕,第六感,也就是直觉,也是不讲道理的敏锐。

    她必定能够抓住时机,将敌军一冲而散。

    邓儒没有跟着去,毕竟他清楚自己的功夫,陷阵。

    如果说秋缘去还有百分之六十的生还几率的话。

    他去,百分之十,还要看老天爷给面子。

    甚至还会拖累秋缘的生还概率。

    毕竟,关心则乱。

    因此,在双方鏖战正酣时,忽的。

    一面宽大的汉军王纛在燕军侧翼出现。

    敌军王纛出现在己方军阵代表什么?

    要么,敌军主帅被斩,要么,敌军已经突破了他们的军阵。

    主帅被斩,显然不可能,毕竟现在汉军还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各种各样的战斗指令。

    如果主帅被斩,汉军就算一时半会没散,那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明显的战术迁移。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了。

    他们的阵线被破了。

    秋缘率领着五百破阵铁骑,和一千汉军精锐骑兵,由军中膂力过人的破阵铁骑扛纛,直冲燕军侧翼。

    燕军失去了骑兵,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反制的手段。

    临时变阵,也根本来不及,他们陷在阵中,根本脱不出身来。

    除了后方的箭雨能够给破阵营造成威胁之外,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

    秋缘选的时机非常到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