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长公主一心想称帝,各位请跪下 > 第14章 三递辞呈

第14章 三递辞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帝青妤从知画阁回到茶楼后,又是听了半个时辰的说书,这才慢悠悠地准备回宫。

    马车内,已经卸了妆的帝青妤喝着热茶,暖暖身子。

    “主子,这是下午说书人透露出来的信息”。

    春知将一张纸递给了她。

    西陵如今发展的起来的茶楼共有十五处,每处茶楼的说书人每日说的故事相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重复,全都是按照帝青妤吩咐下去的任务在说书故事中透露着时间地点以及任务,方便隐藏在三教九流的各探子能够迅速知道消息。

    当然,如此正大光明也是因为帝青妤编制了一套特殊的密码,需要通过说书人传递的数字去一一对应那套编码,找出字来,最后呈现消息。

    那编码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变换,而如何变化则由帝青妤临时决定,最大程度上防止内奸或是被人察觉这秘密。大概也不会有人想到,竟然有人敢明目张胆地通过茶楼说书来传递消息。

    帝青妤抬手纸张,睨着上门春知已经查找出来的字眼,倏然眉梢一挑,放下了手。

    “这么说,那些被劫的粮草另有隐情。”

    春知补充道,“主子,按照我们的人所看到的消息拼凑出来,那些粮草从出城就没有被动过手,是完完整整被劫走的。而距离西陵王城最近的洛云城曾有眼线看到有大量马车押送东西,也就是从那里线索断了。”

    帝青妤垂眸在脑海中再一次剖析着当初的论断,她起初以为是那些贪官短时间凑不出赈灾粮,这才半路自导自演地把粮草截了,给自己争取时间凑出东西。

    可是现在消息证明那些粮草没有问题,确确实实都是满的,那些贪官除非是为了保命,否则绝不会动手去劫,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东西而惹怒天子,他们甚至比谁都希望第一批的粮草没事。

    所以,那些被劫的赈灾粮如今在何处,就是证明背后之人的关键!

    帝青妤细长羽睫一动,她抬眸望向春知。

    “继续查,不管是洛云城,还是当初劫持赈灾粮的地方,都让他们去注意泥地上的车辙走向。朝廷马车的车轮都是专门的地方制作,派人偷偷去拓印下来所有车轮的模样,分发下去,最好是能弄到当日押送赈灾粮队伍的车轮图纸,按着这个方向去查。”

    一旁的夏霖担忧着,“主子,正逢秋季,有些地方下着雨,会不会把那些车辙给冲坏,影响我们的判断。”

    “越是下雨,地上的泥土松软,受到重力不断压制后越是厚实明显,如果只是几辆马车或许会影响,但是赈灾粮数量巨大,只会加深。”帝青妤微微摇头,“更何况,那些人劫持了东西,很有可能只想着撕掉封纸扯下官府镖旗,却没注意更换马车。”

    说到这儿,帝青妤点了一条,“所以遇到不是官府之人押送,却是官府的马车,那就极为可疑。”

    春知听后便知道往什么地方去做了,顿时眼前一亮。

    “是,属下知道了。”

    “嗯。”

    帝青妤慵懒地眯了眯潋滟狐狸眼,心中隐隐有种推翻一切的猜测,但还需要线索去证明。

    深夜。

    在瑶华殿看着呈上来的资料,帝青妤神色微妙起来,半阖着狐狸眼,淡褐色的瞳孔泛着算计的暗芒,修长纤细的手指轻点在案牍上。

    一下又一下,极为有节奏。

    这是她思考时惯有的动作。

    忽而。

    “春知,你派人去告诉卫宁,让他务必现在连夜进宫给父皇递辞呈解官,把父皇吵醒,第二日在朝堂上再次进言解官,中秋前一日再试一次,最好是以死相逼都要离开的那种,把父皇惹怒,买通乞丐和说书人,让王城都传开消息。”

    春知疑惑,“主子,皇上会容忍他三次辞职么?”

    还深夜来,皇上的脾气不算太好。

    帝青妤神色带着一丝讳莫如深,“所以你要告诉卫宁,说话的尺度务必把握好,既要踩着父皇的底线,但又不能太决然,只能第三次解官的时候才能闹僵,至于结果如何不重要,总归是能救卫家所有人的一步棋。”

    今晚卫宁深夜进宫,只会叨扰到已经歇息在某位宫妃殿里的父皇,任谁被扰了好事心情都不会好过,父皇大概只会摆摆手让他滚。

    第二日私下觐见,父皇就会好奇,卫宁好端端为什么辞职,从而派人去调查,可还没调查完,卫宁第三日更是在大殿上直接以死相逼,势要解官归田,离开王城。

    坚持解官的态度会直接激怒父皇,要么真的让他滚,要么就是令他回家反思,毕竟卫宁在朝堂上刚正不阿,偶尔也会因为百姓之事怼父皇几句,他有本事,但得罪的官员太多,这样的人用起来父皇才是最放心的。

    因为卫宁除了依靠皇帝,没有任何党羽,他只能奉献忠心。

    闻言,春知也没再多问,直接应声。

    “是。”

    “夏霖,秋雯,你们各自去办一件事。”

    帝青妤低声吩咐着,夜色渐浓,好戏就要登场。

    接到帝青妤消息的卫宁此刻正在书房蹙眉,他隐约知道帝青妤的意思,但具体用意还是有些不明,难道公主是要让他直接告老还乡离开王城?

    可这样没了权势才是最危险的,他们卫家人被杀死在荒郊野外都不会有人知道。

    “父亲,您唤儿子前来何事?”

    卫宁的儿子,卫闫安深夜推开书房的门,披着衣服慌张就来了。

    卫宁将和帝青妤打赌的来龙去脉都告知了他,却不想卫闫安一听陡然面色不赞同地。

    “父亲,您糊涂啊,这六公主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一介妇人,手中无实权,您怎可将我卫家所有人的性命寄托在她身上。况且她下令无凭无据,若是我们贸然行事,恐怕会打草惊蛇,按我所见,咱们应该是去投奔皇后一派才行。如今朝堂上势力暗中分三方,陛下、太后和皇后一族,陛下那边咱们赌不起,太后和皇后又一直在明争暗斗,咱们唯有依托皇后娘娘那边方可有一线生机啊!”

    自先皇后薨逝,大皇子就一直被太后养育,太后一党自然是支持大皇子的。

    可卫宁听着他的话深深蹙眉,半晌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地坐着,脑海中挣扎万分。

    显然对于帝青妤他尚存一分犹豫。

    忽的。

    “嘭!”

    “谁!”卫闫安如惊弓之鸟立刻神色犀利。

    只见书房的窗户上陡然被一块东西打破,一个锦囊滚落在地上。

    卫闫安先是上前推开窗户,再三确认可疑之人已经离开后,他才转身捡起地上的锦囊,也没打开就直接递给了卫宁。

    “父亲,这会是谁给的?”

    卫宁没说话,只是迅速打开锦囊,发现里面有一张纸,他展开一看,霎时瞳孔骤缩。

    只觉得全身有些发凉。

    “父亲,怎么了?”卫闫安疑惑,鲜少见到父亲这副模样。

    卫宁却不等他看清纸上的字,便直接将纸条一揉,眼底再没有任何犹豫。

    “快,安排马车,为父这就进宫面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