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骂
段宏林的目光,让宓夏瑶气不打一处来。大伯父只是听说他们已经和离,没想到他们居然也有私人恩怨。但出于“为她好”这句话,大伯父低声道:“不管怎么说,大伯对你都很关心,我们之间的矛盾,可以化解。”“大伯父在里面等您。”段宏林笑眯眯的走到宓夏瑶面前,两人相对而立。她抬了抬下巴,看着面前的男人,他有能力逃出监狱。段宏林得意地瞥了她一眼,道:“你是不是很惊讶,我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是啊,我就知道你会躺在我的前面。”宓夏瑶坚定的点头。一句话,让对面彻底无语了。她的目光从段宏林身上掠过,最终落在他腰际一块不起眼的玉牌上。段宏林本能的想要躲开,可是宓夏瑶却注意到了,她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所以,你是被人从水里拉上来的。”她脚步不停,路过他身边的时候,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不会下黑手,那就太可惜了。”“你!”雷格纳一愣。段宏林没有料到,这位叫米夏瑶的女子,比起荆州城来,更加的无法无天。他愤怒地望着那个大摇大摆地进入李府的女子,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愤怒地大笑起来。“以你宓氏家族的情况,还想救米夫人,简直是痴心妄想。”另一边,宓夏瑶带着大伯父进了李家的大厅,李尚书闻讯赶来。李先生在看到宓家的人时,脸上露出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吗?”“我当然是来看看李爷爷的。”大伯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甚至还带着一丝讨好。宓夏瑶是晚辈,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让人收了,然后坐在旁边,静静的听着两人的谈话。听着他们虚情假意的问候,就是不说正事。段宏林突兀地出现在面前时,宓夏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悦之情。对于这类伪善且毫无意义的社交场合,她早已心生厌倦甚至到了极度厌恶的地步。
李先生嘴角挂着一抹微笑,轻声说道:“如今已步入寒冬时节,气候严寒,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千万莫受了风寒。”听到这句话,宓夏瑶差点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她冷笑一声,回应道:“外侧固然寒冷如冰,但牢房之中恐怕也没有如此温暖舒适吧。”
李先生闻此言语,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堪,流露出一丝无法掩饰的窘态。他显然未曾预料到宓夏瑶会如此直白地戳破真相,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默默伫立当场,气氛陷入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在这种时候提起监狱,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说米大人被关进了监狱。大伯看着他的表情有些不对劲,赶紧打圆场。“李叔公,你就别介意了,这是小辈的胡言乱语。”“本来,我是因为你是宓老的儿子,所以才会帮你这个忙,现在这个时候,我能帮你的,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李尚书正要起身拂袖,一副要翻脸的样子。“宓老,你敢顶撞皇上,我就算是十条命,也救不了他!不老老实实做人,非要自寻死路,我可拦不住你!”这句话说得很重,大伯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他站起身来,强忍着被人羞辱的感觉。他可以忍,但是宓夏瑶绝对忍不了!她立刻起身,朝那名收了自己贺礼的小厮走去,将那沉重的礼盒接了回来,一边转身,一边对着那名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官员使了个眼色。“李先生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员,居然还能做到这一步。我祖父无愧于心,他只是在为皇子正名,在你看来,他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跳梁小丑。“现在的太子,品行不端,不去管他,让他改邪归正,反而把自己的性命放在第一位!“虽然我只是一个小辈,但我尊敬的,却是我的祖父,一个对这个世界忠心耿耿的好臣子,而不是像你一样,只知道苟且偷生,只知道浪费帝国的资源!”宓夏瑶的声音很大,没有丝毫的感情,直接撕开了这些长辈们虚伪的伪装。说完,她就带着锦盒,和大伯公一起走出了李府。宓夏瑶在看到段宏林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蛇蝎心肠的地方。大伯一头雾水地跟在后面上了车,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方才大厅里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你这家伙!”大伯父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下了马车,准备回李府请罪。宓夏瑶端坐在椅子上,面对大伯的怒火,她不动声色的坐在椅子上。“你要怎么做,难道还要去见那个胆小鬼吗?求人还不如靠自己,我宓夏瑶才不要他的面子。”这一次,大伯是真的震惊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关系。”“按照他刚才说的,我们宓家应该没有这种关系才对,见面算什么?还说我们宓氏是个讨厌的家族,这件事根本不需要给她面子。“就算老爷子在这里,他也不会让我们和这样的人走在一起的。”宓夏瑶瞪了大伯一眼。李府发生的事情,让宓夏瑶很不爽。此时,马车还在摇摇晃晃,而在马车里,大伯父在说完那些咄咄逼人的话语后,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宓夏瑶看着快要到了弥家的大门,心里默默的叹息了一声。她将锦盒递到大伯父面前,低声道:“阿瑶还知道,你在京城对我有多好,现在我有难了,我这个做晚辈的,自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从危险中解救出来。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向他寻求帮助。有些人心存恶意,他们从始至终就只想看着我们在他面前低声下气、阿谀奉承。即便我们处境艰难,但无论如何都必须坚守自己的尊严底线,绝不能任由他人欺辱践踏,您说是吧,大伯?&34; 她放低声音,耐心地与大伯父分析其中利害关系。大伯父手捧着锦盒,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又回想起方才老三女儿带着这个锦盒走进李府时的情景,瞬间明白了过来。了解到三小姐的意图后,大伯公心头不禁猛地一颤。 &34;好孩子!&34; 他轻声回应道,表示赞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