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待我们赶到那个老奶奶家的时候,已经辰时过半了。
打开门的时候,那个老奶奶手上还有些水渍,估计是刚洗完碗。
看到我们先是惊吓,然后是惊喜。
“仙姑……仙姑你真的拿到月亮兽的内丹啦?”
雪青师姐遗憾的摇摇头,“对不起,大婶,我没拿到。”
那个老奶奶就道,“没拿到还来说什么?!”然后“啪”的一下就把门狠狠关上了。
嘿!我这个暴脾气。
“老太……哦不,大婶儿,我们虽然没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带了我医术最最最好的雪苓师姐。你让她给你的儿子看一看吧。”我说出口的一个称呼不礼貌,所以我及时改口,压下脾气,好好和她说了。
“不用了你们走吧。”大婶儿大声回了我们,就转头自己碎碎念道,“还‘斜阳宗是天下第一大宗’,我看就是一群江湖骗子。”
靠,怎么会有这种人啊,好心帮她,她还不得,真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立马就想拉着两位师姐转身就走,可两位师姐轻轻扯了扯我,示意我不要冲动。
所以我只能再次压下心头的烦躁,和她们一起留了下来。
这次是雪苓师姐了,“大娘,让我帮大哥看一眼吧!他既然生病了,那您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儿啊,您说对吗?”
只听大娘”“我……”之后没了声音,
等了片刻,就看见她又打开了房门,“进来看看吧,希望你们真的能帮助我们。”
我们一进屋,发现屋里竟是如此凌乱,地上倒是干净的,只是屋里的每个东西,簸箕、箕子,甚至是门,都有一定程度的破损。
我们和对方交换了一个眼神,都觉得非常奇怪。
大娘叹了一口气,向我们解释说:“这最近村里很多人都这样了起来,大多数是男人。不知为何,总是会经常发狂,发起狂来,会将屋子里的所有东西能砸的东西都砸烂,能破坏都破坏掉,甚至会动手打人。”
我们这才注意到大娘衣服遮盖下的手臂上有淤青。
“我家正子还好,每次感觉自己要发狂了,就提醒我,让我快走,这是我那次走得慢了,一不小心被他丢过来的簸箕砸中所致。”
她见我们注意到了她的手,所以拉开衣服给我们看了看她手臂上的淤青,“这孩子为气大,后来平静下来还自责愧疚了好久。”
难怪她刚刚开门,第一反应是觉得害怕,如果是别人家发狂的人过来,她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又该怎么办呢?
雪苓师姐微皱起眉“有没有找大夫问过是什么原因呢?”
大娘又叹了一口气,“怎么没有呢?开始我们只以为是他们发酒疯,直到我平时滴酒不沾的正子也那样以后,大家才发现不对。
找大夫来看过,只说是心中躁郁难舒,可开了药也……”大娘第三气叹气,
“我们也找那些大师看过,他们收了我们许多钱,我连我的棺材本都给他们了,可他们做了法事以后,也还是于事无补。
我听说月亮兽的内丹也许可以有帮助,可我已经六十有二了,到月亮山脚下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刚好雪青仙姑经过那里,我才希望她可以帮帮我。
没想到也……”
难怪她听到雪青师姐说没拿到那个东西,会这么生气,估计想着我们也是来骗钱的了。
雪苓师姐说,“大娘,我能看看您的儿子吗?”
“自然可以,”大娘一边说,一边转身向前走,示意我们跟上她的脚步,“正子也怕伤着别人,所以把自己锁在了他和他媳妇儿曾经待过的房子里,我儿媳妇六年前就已经……唉。我平时只用把饭放在他门口,他饿了会出来自己拿去吃的。”
大娘带我们到了一个屋子外面,讲实话,我不觉得这个屋子屋子能锁住他,毕竟这个门已经是摇摇欲坠的了。
大娘敲了敲门,喊自己屋子里的儿子,“正儿,有一群仙姑来了,让他们给你看看,也许能帮到你也说不定呢?”
过了一会儿,里面才传出来一个虚弱至极的声音,“娘,您别白费力气了。好好照顾那些仙姑一番,就让她们走吧,我不想再害别人了。”
那大娘听了他这样说,情不自禁潸然泪下,“你……你不要这样说。小年已经没了,如果再没有了你,你让我一个老太婆孤苦伶仃的怎么办呢?”
“娘……我……”
“废话少说,快开门让仙姑们给你看一看,她们说不收钱的,说不定真的能帮到你呢。”大娘说着说着,感觉也急了起来,“快开门,不开门,你娘我今天就撞死在你门前,你信不信?”
“娘……你?唉,好了,您冷静一些,我来给你们开门。”那虚弱的声音说完,紧接着就传出一阵锁链声,然后就看到门吱呀吱呀的一点一点从里面被打开了。
那是一个瘦削虚弱得感觉风一吹就能倒的大叔,三四十岁的样子,“姑娘们,你们快点给我看看吧,如果你们无能为力,一定要尽早离开这里。”
我们……我们自然也是无能为力。
我和雪青师姐自不必说,雪苓师姐好好给他望闻问切一番以后,也只能叹了口气,“我看出来的和你们请过的那些大夫一样,甚至给你们开药,都只能给你们开那些。”
我们都觉得失望的低下头。
“不过,”雪苓师姐接着说,“我带了静心丹,你吃一颗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帮助。”
那个大叔接过雪苓师姐手里的静心丹,就着大娘从他房间的桌子上的杯子里的水吃了。
他吃完以后,闭上眼,应该是休息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面露喜色的说,“好像真的有作用,心里那一种无论怎么弄都摆脱不了的燥郁感,好像减轻了很多。”
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几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东西始终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