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中兴之君,重造汉室江山
【政局稳定!】
【历代开国皇帝之中善待功臣的没有几个,但刘秀他是其中之一!】
【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其高官厚禄,但他也用这些为代价拿掉了他们军政大权!】
【另外,刘秀将一切行政大权,归于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中,史称“台阁制!”】
【尚书台事后是三省六部的雏形,此举加强了皇帝权缓解了阶级矛盾,为接下来的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
【刘秀在登基之后,就十分注重整治官场吏治,以自身为先例注重廉洁,选拔贤能之人为地方官吏!】
【经过刘秀整顿的官场,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刘秀在位时严防外戚,以至朝中无权臣,无外戚影响!】
…………
【后世影响!】
【刘秀在建国之后,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
【大兴儒家学说,重用文人贤士,极为重视图书文化建设!】
【如果西汉是使儒家学说登堂入室的话,那东汉就是使儒家学说正式兴盛,到底一个巅峰!】
【刘秀在位时的那段时间,被后世之人称为光武中兴,使东汉王朝走向了繁荣与强盛。光武中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刘秀他所在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汉朝复兴的关键时期!】
【如果说历朝历代中的中兴盛世,光武中兴定能名列前茅!】
【中兴之君,重造汉室江山,故后世影响为a+!】
…………………………………………………………………………
东汉
“光武中兴!”
“朕能获得天幕这样的认可,内心早已无憾了!”
“这天幕上出现的内容,好歹证明了朕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朕也不是一个会被后世之人唾弃的皇帝!”
刘秀在看完天幕给自己的六维图评价后,内心猛的就松了一大口气!
先前刘秀他一直都在担心自己会成为像朱允炆,赵构这样的昏君皇帝。
也担心自己会落得一个晚年昏庸的结局,被后世之人谩骂!
不过好在刘秀心里的这些担忧都没有出现,汉室江山也在刘秀手中延续了下来!
对于刘秀来说,他之所以要重建汉室江山,一方面是扯面大旗也好做事。
而另外一方面是将汉室继续传承下去,千万不能让汉室江山在这一代毁了!
至于后面的内容?刘秀他内心就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
光天幕给自己的那些六维图评价,就足以让刘秀内心激动万分了!
一想到自己所在的时期被后世之人称为光武中兴,刘秀就感觉各种动力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
大明
“中兴多么无趣!”
“朕要让我大明重现盛世,让世人记住朕的正统盛世!”
“等到了那个时候,后世之人皆是歌颂朕的圣名”
在“意气风发”,充满“豪情壮志”的朱祁镇看来。
这汉光武帝所达成的成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若是让自己来的话,自己也能够统一天下,实现所谓的汉室中兴!
而且朱祁镇他还有信心做得比这刘秀好。
只要给他十年时间,自己就能完成一统天下,哪里用的了这么久的时间?
“以陛下您的雄伟英姿,区区盛世又算得了什么?”
“大明江山必定在陛下您的手中,到达巅峰,您就是大明的千古一帝!”
“哪怕是那唐太宗李世民,陛下您也可以将其超过了!”
一旁的太监王振,在拍朱祁镇马屁的这一方面从来就没有犹豫,糊涂过!
各种吹捧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好不好用,一股脑加上去就完了!
而朱祁镇面对王震的这番追捧,内心也是十分享受。
一副理所应当,并没有感到半点不对。
面对如此自信的朱祁镇,群臣们只能用一副无可奈何的目光看着对方!
他们内心就算有再多的意见,也没有办法当场说出来!
哪怕他们说出来了,前提条件也是要朱祁镇肯听啊!
在不久之前瓦剌人率领军队入侵大明边境,朱祁镇他已经决定要御驾亲征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祁镇的御驾亲征就是这几天的时间!
百官无论怎么劝阻,那朱祁镇都是一副不听的样子。
在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同意了朱祁镇要御驾亲征的这一想法!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只能让不少武将都跟随在朱祁镇的身旁!
他们想有这些人在。
朱祁镇只要安安分分的听他们的话就行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岔子的!
…………
所处另一时空的大明
“大明中兴,我张居正愿意以一己之力扛起!”
“至于事后会不会背负所谓的骂名?那又与我何干!”
“但愿大明中兴,我张居正死而无憾了!”
张居正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则注视在桌子上的奏折。
那奏折上则写着四个大字“一条鞭法”
身为大明首辅的张居正,自然已经意识到了如今大明腐朽不堪,蛀虫肆意生长的现实!
他也知道想要让大明再度实现中兴的话,那就必须要通过强行改革来实现!
而是这一条鞭法就是张居正,他所想要实现的改革之法。
一条鞭法可以说是张居正毕生心血的结晶了!
可先前张居正他一直都有一个顾虑,那就是要不要实施这个一条鞭法,要不要改革!
一旦开始,那光可以想象到的阻力都是巨大的,而且自己也很容易背负上各种骂名!
因此,张居正内心十分纠结!
可天幕上关于刘秀的光武中兴出现后,张居正他的内心瞬间就被打动了!
那天幕上的光武中兴模样,正是张居正想要在大明看到的!
他也想让大明出现万历中兴。
他也想要让大明这个垂老的老年人,再度散发出活力来!
明白了自己内心的心意后,张居正他便决定明天一早就将这一条鞭法上奏!
准备冒天下大不韪,也要在大明实施改革,救大明一救!
纵使千难万险,他张居正也冒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