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的医者 > 第199章 陛下,再加一些西军精锐吧

第199章 陛下,再加一些西军精锐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家都知道,朝廷出兵会看黄历,一般在丁卯日出兵。不像梁山,想什么时间出兵就什么时间出兵,王力说的“为了华夏民族,刻不容缓,梁山什么时候出兵,什么时间就是吉时”。

    底下的梁山士卒也信他,有时候遇到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什么的,王力会说“这是机会,敌人一定想不到俺们这会出兵,反其道而行之定有收获。”

    反正王力永远是对的,他一声令下,梁山人马就嗷嗷叫的跟着他冲锋、抄家、搅屎,风雨无阻。

    当然,出海还是需要看一下海上状况的,大海上王力还没到完全说了算的时候………

    就连许贯中也觉得王力说道有道理,他到不是跟士卒一样盲目的崇拜王力,他只是觉得这所谓的黄道吉日,扯淡的成分比较多。一样是为了安抚士卒,让他们相信己方必胜。至于效果嘛,反而不如王力的办法。

    离下一个丁卯日还有四十多天,加上官军行军时间,离战斗打响预计还有差不多两个月,许贯中带着人就在勘察布置预设战场了。

    ………

    而远在东京的高俅,这时也能下地活动了,高老二还是很顽强嫡,只要有命在,还能继续贪……

    当他得知朝廷要派呼延灼的连环马去剿灭梁山时,就大骂蔡老狗糊涂。

    高俅当了十来年殿帅府太尉,多少也懂了点军事,知道这重甲骑兵或许可以胜梁山,想要围剿不行,没有水军想围剿梁山就是扯淡。跑去枯树山更不行,哪里都是山,轻骑兵都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更何况重骑兵?

    于是,他不顾初愈的身体就跑到皇宫找到赵佶说事。

    不过他没有完全否定蔡老狗,这大宰相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盘算着等病好了亲自去剿灭梁山呢,朝廷要是败上一两次他再去不更显的牛逼不是?变穷了的高俅处处想着利益。

    御书房内,高俅见到正在作画的赵佶,也没打扰,只是默默的看着沉寂在创作中的赵佶,还不忘提醒对面的模特宫女别吱声。他现在进宫不需要禀报,这是皇帝特许的。

    赵佶在画人体素描,他现在画的不比王力差,整个皇宫几乎都被他画遍了。

    只见这宫女抬着手臂微笑着看着手臂上的空气,也不敢动。高俅默默的看着赵佶,原来赵佶画的是这女子胳膊上有只鹰,女子做的是投喂的动作。

    赵佶喜欢画鹰是出了名的,高俅也不奇怪,等了小半个时辰,赵佶才在哈哈大笑中创作完毕。

    高俅这才拜道:“臣高俅见过陛下!”

    “咦,高卿,你何时来的?快快免礼”赵佶一边给画盖章一边说道。

    “回陛下,微臣也是刚到几个呼吸时间,看到陛下的神作也是惊到了!”

    “哈哈,高卿若是喜欢,待会送与你便是!”

    “那还是算了,臣粗人一个,陛下的神作到了臣手里,实在是明珠蒙尘啊!”

    “哎,看你说的,待闲暇之余再给你画幅你喜欢的画,说说吧,高卿前来何事?”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觉得陛下派呼延将军征讨两山草寇,略有不足。这梁山乃水洼之地,这枯树山多是山沟,连环马无法施展,故而须加派些步卒!”

    “哈哈,高卿放心,呼延将军也是这么说的,他改日便到,他还举荐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为正副先锋。”

    听到“团练使”三个字,高俅有些牙疼:“陛下,微臣觉得还是给他们再加一些西军精锐为好。”

    大宋最精锐的也就西军了,精锐的禁军也有所不如,这是公认的,实际禁军比西军差很多,有的更是连厢军都不如,多是关系户。

    团练使是什么货色高俅还是知道的,可以说是良秀不齐,一般都是被贬的官员去当这个职务,比如诗人李光在任此要职去朋友家回来之后,也感慨“归来庭院欲栖鸦,冷落谁怜副使家。”

    这实在是个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的职务,人见人踩,狗见狗嫌弃的职务。

    这职务很随意,比如苏轼晚年任舒州团练副使,却在永州安置。

    而最可气的是没有定员,同一个州可以有几个团练使,“一山不容二虎”的原理在这个职务面前无能为力。

    再说团练使手下的兵,这踏马都是厢军,最初厢军这个编制是安置那些精锐军队退下来的老弱病残的,这些人组成的厢军反而是厢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后来,就干脆把一些犯人、灾民、土匪强人的俘虏也通通塞进去,虽然被称为军队,表面干的也是军队的活。可实际就是个收容所和劳改所的结合体,这些厢军同样没有人员限制,小到几十人多到数千人的都有。

    当然厢军也有厉害些的,比如呼延灼举荐的这两位就厉害一些,也正是因为呼延灼认识他们,知道他们的水平才举荐的。

    前面提到的水火二将也厉害些。济州团练使黄安,晁村长都看不上他,不过还是厉害些的。

    赵佶还是要满足高俅的请求的,他开口说道:“好,就依高卿的,可让谁带队过来?呼延灼能否管的住那些骄兵悍将?”

    高俅早有准备; “多谢陛下,可以让呼延将军的侄子呼延通带队过来,微臣记得他正好在西军历练!”

    “好,依你!”

    这三字一出,高俅不敢说话了,其实呼延通现在官职低微,高俅还想着提拔他来着。而赵佶则是提到呼延家就想到了呼延庆至今未归,了无音讯在忧心忡忡。

    高俅不说话,赵佶却主动问了:“高卿,这呼延通是何职位?”

    “陛下,这呼延通目前只是个都头,是去历练的,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

    其实是死太监童贯有意打压,高俅也不好自己提拔,他需要给童贯面子,这时候西军名义上还是童贯管着。不过,这场合不能说。

    赵佶想到呼延庆也有些愧疚,他知道这呼延庆多半是回不来了,他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就提拔他为指挥使,带一个指挥兵力来京会合他叔叔吧!”

    “遵旨!”

    “高卿不必见外,办完事快些回来,咱们去蹴鞠,放松一下!”

    “是!”

    高俅办事很麻利,先是飞鸽传书通知童贯,再八百里加急过去送调令,调呼延通过来。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