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的医者 > 第143章 无奈的县令

第143章 无奈的县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傍晚,唐斌和杨林、郝思文三人带着两千余抱犊山人马连夜出发。

    杨林又试着吹了一下呼唤小白的哨子,没想到这次却是来了。

    杨林也不疑惑,这位爷比彪爷还难伺候他也知道,写好信再弄点王力特制的兔子肉喂上放飞。

    唐斌见过小白,而郝思文和崔埜文仲容三人没见过,好奇的看着小白飞走,边走边聊着。

    郝思文说道:“这梁山的飞奴,当真神俊!”

    崔埜说道:“这莫非就是,爷爷说的海东青?”

    文仲容点头道:“应该是了!”

    郝思文说道:“海东青不是辽国才有吗?”

    文仲容摇头道:“不,海东青是东北白山黑水里才有,十万只神鹰里才能出现一只海东青,是女真人的图腾!在俺们高丽也有。”

    杨林听到他的话,本来得意的脸变得更加———复杂,他虽然不知道海东青的故事,可对方一说自己是高丽人,杨林就焦急的问道:“二位兄弟可是高丽人?”

    几人停下马, 郝思文看着他们,而唐斌也更加凝重,梁山可是在高丽抢的正嗨呢。

    崔埜二人看着大家的表情才缓缓的讲起了他们的故事,崔埜说道:“几位哥哥别误会,俺们祖上确实是高丽人,而且世代都是高丽的军官。

    可俺们小时候,俺们两家就被高丽王灭了九族!是俺爷爷带着俺和文兄弟二人逃到中原避难的,究竟是何原因灭俺们九族俺们也不知,爷爷直到死也没来得及告诉俺们。

    总之俺们跟高丽有仇就是了,尤其是高丽王族!”

    文仲容也伤感的说道:“崔爷爷走后,俺们兄弟无依无靠,就投靠了这里的强人,可这强人头子欺压俺们,俺们就杀了那厮自己做了这当家的!”

    这样的事,他们也是今天看到海东青才脱口而出,底下的喽啰也不知道他们是高丽人。

    听完他们的话,杨林和唐斌才放下心来,他们对视一眼,杨林惊喜道:“二位兄弟可还会说高丽话?”

    “当然,俺们逃出来时都七八岁了,高丽话怎能忘记?”

    “太好了,二位兄弟,到了梁山寨主哥哥定会重用!”

    二人懵逼的问道:“几位哥哥,这却是为何?”

    “来,借一步说话!”

    杨林把他们叫到一边,唐斌和郝思文自觉掩护他们,杨林才讲了梁山在高丽的事,二人听后很是兴奋。

    杨林告诉他们梁山只抢有价值的目标,也就是有钱的。二人则表示,高丽有钱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人,抢就是了。抢倭国和辽国他们更有兴趣。

    崔埜焦急的催促道:“哥哥,咱们走快些,好完成这趟差事去济州岛!”

    文仲容说道:“哥哥要是早跟俺们说,那废的了这些事?俺们早跟你们走了。”

    杨林无语道:“你们不加入,俺也不好透露机密啊!”

    “ 啊,对对!”

    二人现在兴趣十足,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浦东。可是再急,这一行两千余人,走的还是山路。这山路崎岖,白天还得避着点,肯定快不了。

    一连行走数日,终于到达了蒲东县不远处,唐斌把马匹兵器等都藏在一边,留下人看守,等晚上再运往黄河那边运走,其余人借着赶路的疲惫混进灾民里………

    此时的县城外已经聚集了数万饥民,关胜在这里带人天天熬粥,也只有关胜听这个县令的话。

    可眼看粮食就见底了,县令王希孟天天去求粮商卖给他粮食,然而并无卵用,粮商卖给他的价格是一石米两贯钱,这已经是平时的五六倍了。

    王希孟想着拿出县库里不多的钱,可这些钱总共也只有两千余贯,就算是全部买了粮食。城外这数万饥民,又能坚持几日?而且饥民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若是断粮定会出大事。

    救灾的公文已经写了十几道,可都是石沉大海,你说你求援助也就算了,可咱们的王大人在公文里竟然还告状,这哪能让他送出去?自然都在河东路截留了。

    王希孟把县丞、主簿、押司等人都召集在一起商量对策。这些家伙早就和粮商串通好了,他们算着这蒲东的钱财呢,不搜刮完不罢休。

    周边几个县虽然也有灾情,但不算严重。知府也是让他们各自想办法,这是知府大人看到王希孟的求援公函后给的回话。

    王希孟疲惫的开口说道:“诸位同僚,如今灾民数万,粮仓见底,如何是好?”

    县丞起身说道:“大人,把县库里的钱财用来购买粮食如何?”

    王希孟开口说道:“你掌管钱粮,难道不知里面多少钱吗?全买粮食又能坚持几日?”

    主簿站起来说道:“恩官,先把粮食买来再说,城外有几个山头,还有城东的兵营占地过大,完全可以卖掉一半用于购买粮食拯救百姓,想来上官也不会怪罪于我等这无奈之举!”

    关胜站起来道:“不可,这是何等的荒唐………”

    关胜没说完,县丞就呵斥道:“吾等商量大事,你这粗坯武夫懂的什么?”

    “谁让这武夫进来的?我等饱读诗书,岂可于武夫为伍?”

    “还不快滚出去?”

    这些人救灾的时候几乎不见人影,说自己去求粮去了,现在骂起关胜来同仇敌忾,偌大的县衙瞬间乱哄哄的。

    在他们眼里,关胜赖皮狗似的看着粮仓,可是挡了他们的财路,他的好友还把上一任“大清官”杀了!早就恨的关胜牙痒痒了!

    关胜气的咬牙切齿,骂也骂不过他们,也不能动手。

    王希孟一拍桌子吼道:“本县让关巡检进来的,如何?若不是关巡检,这粮仓早就空了!”

    县丞也不怕王希孟,站起来说道:“那县令大人和关巡检继续想办法吧,下官无能为力,只能先拿出钱财买粮食了,再不决定明日就又涨价了!”

    说着就甩袖离去,主簿站起来大义凛然的说道:“这样的责任岂能让县丞一人担当?这主意也是下官出的,下官就是丢了这小小的主簿职位,也要和同僚一起救百姓于水火!”

    其余人纷纷有样学样,大义凛然的去卖地筹钱买粮食了,王希孟气的双眼通红,“我看你们谁敢?”

    然而并无卵用,谁也不搭理他。很快,整个屋里就剩下关胜和王希孟二人。

    整个县里也只有关胜和他的数十手下听话,别人,王希孟是指挥不动的。

    关胜过来说道:“大人,怎么办?”

    王希孟无力的摆摆手道:“由他们去吧,百姓重要!”

    “大人糊涂,这时候的地价那能卖的上价钱?就算把县衙也卖了,又能坚持的了几日?”

    王希孟无奈的说道:“可又能如何?”

    关胜说道:“关某亲自去京师送信,将此事告知官家如何?”

    “不可,关巡检若走,县里就全乱了!”

    “大人勿扰,他们虽然贪婪,可也不敢让饥民真乱起来,大人且在这里安心坐镇。”

    王希孟也知道前几个去京师送信的现在还没回来,可能是凶多吉少了或者还没送到,回来的几个都是交接给别人完成任务回来的。

    王希孟点点头说道:“好吧,关巡检小心!多带几个人。”

    …………

    关胜走后两天,这些人已经操作完毕,能卖的地也瓜分完了。

    关胜说的对,他们也不敢让饥民真乱起来,开始派人去熬粥救灾。

    只是这粥可比关胜在的时候稀了一半还多,他们也不让百姓吃饱,只是每日两碗稀粥吊命而已。至于冬季来临,百姓会冻死多少,这就不关他们的事了,嫌冷回家去,想吃饭就在这里待着,冻死正好省粮食。

    王希孟过来找县丞质问,县丞鄙视的说道:“县令大人不懂就不要管了,惹人笑话,这饥民吃饱了,有心人再一扇动,反而更容易生乱!”

    王希孟默默的走开,现在没人听他的话了,面对百姓可怜的眼神看着他,他无能为力,只能继续画他的《千里饿殍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