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的医者 > 第123章 翁婿密谈

第123章 翁婿密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傍晚,王太公家外墙上,现在才贴上代表添丁的红纸,庄子上的百姓和左邻右舍才知道王家添丁了。王太公家也是标准的二进四合院,看起来很是大气。

    大门口没人,也说明家里还有别的事,没有人前来打扰 。都想不明白,中午还在忙着办丧事,现在就办成了添丁之喜?百姓纷纷猜测或许是孩子保住了,大人没了。

    王力他们自然不管这些,他在王家姐妹的带领下来到一间客房,他们准备好药箱静等着庞万春他们回来。

    同时心里想着;这王太公一家也是心大,到现在还没问自己的来历和姓名,准备好的说辞还没用的上。

    王力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另一间房子里。厉天闰正在和王太公交谈。

    “岳父大人,为何不让我们问恩公姓名?”

    “孩儿,还是不问的好,能有如此医术,而且身边之人各个身手不凡,你还猜不出他是谁吗?”

    厉天闰也反应过来了,王力治好黄文烨他老娘,再加上在浔阳楼画了一幅画,在长江两岸就出名了。精明的王太公自然猜的出来,要是问了,明显让恩公撒谎也不好。还是装糊涂的好。

    厉天闰明白后立即起身说道:“岳父大人说的有理,我去接那姓庞的小子去,再跟他交代一声!”

    老太公笑眯眯的说道:“不用了,俺让人打过招呼了,待会那秃驴醒了跟他说一声就好。”

    厉天闰也知道了邓元觉是无心的,虽然还是讨厌他,但却也原谅了他,只是再也没有以往那么尊敬了,连王太公也说以前和他是好友。

    厉天闰坐下后,翁婿二人又接着商量。自从王力说要招募好手去什么极北之地采药时,王太公就知道王力找人是干嘛的。

    厉天闰这时也明白了,他开口问道:“岳父大人,恩公的邀请咋办?难道真的去落草?”

    王太公点头说道:“以恩公的为人,他倒是不会为难我们的。待这边事了,你便跟着他去把你二弟找到并说服其和你一起加入梁山,到时你先跟着去梁山看看他们的志向和实力再说!合适的话咱们全家都去。”

    这话一出,厉天闰惊到了。要知道这年代的家族,虽然没有唐朝以前那么明目张胆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也有这样的心思。

    就像姬家兄弟,家族只出一两个人,剩下的继续隐居。但出来的人就得死心塌地的跟着主公干,不能有二心,不然对家族不好。

    在唐朝以前更夸张,只要是一股造反的势力出现,哪些世家大族就会派出子弟跟随,就连皇位争夺他们都参与其中,分别支持不同的皇子。

    就像三国时期的诸葛家。诸葛亮三兄弟分别在魏蜀吴三个势力效力,但各个都忠心耿耿。这样不管哪方最后胜利都能保住家族的延续和世代富贵。各个势力的主公也都知道他们的意思,但用起他们来也放心。

    这才有了“百年的王朝,不倒的世家”之说。直到唐末的时候,一个狠人“朱温”出现,不由分说的把这些世家子弟几乎赶尽杀绝。剩下的这些就不敢这样了,但是派出一两个子弟踢出家族,支持一方势力,剩下的隐居还是可以的。

    ————

    厉天闰不想全家落草,但是老丈人的话又不能不听,不甘心问道:“岳父,何必全家都去?”

    王太公苦口婆心的说道:“贤婿,这摩尼教可不老实,到时候他们起势,我们王家身在江南,得出人才能保平安啊!老夫堂堂汉人,可不想加入什么摩尼教。”

    “小婿明白了,小婿听岳父大人的便是!”

    “好孩子,若是恩公他们不行,老夫会亲自加入摩尼教,三个孩子也会尽力扶养成才并让一个孩子姓厉!”

    厉天闰闻言立即跪下道:“多谢岳父大人!”

    “起来吧!找到你二弟再问其你父母的下落,找到后把他们接到庄子上住,让他们看着孙子成长。”

    厉天闰给王太公磕了一个头就起来,之后翁婿二人继续密谋。

    不多时,庞万春等人就抬着人来了,除了接人的石秀、杨林等人,后面还跟着二十来个穿着破旧的孩子,最大的有十五六岁,最小的八九岁,有男有女。都比庞万春小,看来庞万春是他们的老大。

    王力都没顾得上细看这群孩子,就让人把病人抬进客房,之后留下郑玉娥和那个没走的大夫,剩下的都赶了出来,让王家姐妹把着门。

    王力一看,病人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人都快不行了,大腿上的伤口肿得老高还流着脓水,明显是发炎了,还发着高烧昏迷不醒。那大夫看着这病人摇摇头,显然要是他的话会让人准备后事,截肢都赶不上了。

    不过在王力这里还能救,这大夫认真的看着,他年纪其实不大,也就三十多岁,在这歙州城也是有名的大夫。自称行医二十多年,不得已还自称老夫,谁让大夫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呢?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看着王力用刀子划开伤口流脓,这大夫就端着痰盂接着。王力皮试都赶不上用,直接一支青霉素下去。

    再用刀子把腐肉割掉,病人现在有了虚弱的呻吟声,显然是疼醒的。

    王力说道:“上参片!”

    这个意思大夫还是懂的,接过郑玉娥的人参,切了一两片,给这女孩塞嘴里。

    王力打开酒精就往伤口上倒,用纱布再蘸上酒精,使劲擦拭。

    这下的呻吟声有了点力气,撒上止血药、生肌散纱布包扎好。

    王力不放心,又加了点青霉素从屁股上推进去,这时候也没有什么男女之防了,救人要紧。

    ————

    外面的庞万春等人在焦急的等待着,杨林过来安慰道:“小子,别怕,主家出手定当无事!”

    庞万春也相信王力,他亲眼看见王力撬开棺材把人救活的。

    其中一个比庞万春要小一点的胖孩子说道:“他要是真救活春梅,我雷炯便把命交给他!”

    另一个廋孩子接着说道: “还有我计稷!”

    又一个女孩说道:“他要是能救活二姐我庞秋霞就嫁给他!”

    “都闭嘴!”庞万春大喝一声,所有人都闭嘴了。杨林看着这群小孩有点想笑。

    王太公却赞赏的看着他们恍然道:“我说这歙州城的小乞儿都哪去了,原来都是被他集中起来了!”

    厉天闰也佩服的看着庞万春,他曾经也是流浪儿,却是独自一人卖艺为生。

    因为有共同的经历,他跟庞万春很是聊的来,询问后得知,这庞万春原来也是北方人,也是生活在边境。

    边境的人自然都是彪悍的,家家练习棍棒刀枪,村里有退役的老兵也能学到箭术和粗糙的武艺。

    庞万春武艺练的不咋地,但箭术出众。十来岁时辽人打草谷把他们村子抢了大半,母亲被辽人抢走,父亲被打伤,庞万春兄妹三人躲在地窖里躲过一劫。

    父亲没几日便离世,兄妹三人就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向南,路上收了几个同样逃亡的同伴。靠着出色的箭术他比别人更有生存能力,胖胖的雷炯虽然小,可父亲原来是个厨子,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几年前在歙州一个山上,庞万春射杀一只老虎。正好旁边有个破庙,几个孩子便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可是几个孩子,又是外地口音,打上猎物在城里也不好卖出去,南方天气热,用不了三天就会坏掉,所以死的猎物被压价压的很低。

    直到遇见当地小乞丐计稷,才找到一家酒楼长期供货,条件是不能断货,只有那件虎皮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之后他们的好日子来临了,同时计稷也带着十几个人加入,压力也大了起来。

    庞万春一边训练这些小乞丐,一边打猎供货,日子过得倒还不错,最大的开销还是买药,小孩都爱生病,生了病就是无底洞。

    前些天,二妹受伤发炎。更是花光了几乎所有积蓄,但是供货不能断,小的留下看家,计稷、雷炯去找大夫,庞万春一边打猎一边供货。正想着低价卖虎皮给二妹治病时,遇到了王力等人………

    计稷二人找来的大夫看了看,扭头就走并让他们准备后事,伤心欲绝时,庞万春带着几个人骑马赶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