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水浒的医者 > 第104章 汴梁见闻(下)

第104章 汴梁见闻(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天,鸿胪寺门口,来了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后面跟着俩太监。大眼睛、婴儿肥,穿着淡黄色华丽的直领襦裙,走到鸿胪寺樊瑞的门口。

    “去,通报一下,赵金罗来访。”

    门口的侍卫左右为难,知道这是公主,可皇帝不让任何人打扰使节。但是公主又没有用封号。只是用了真名。

    左右为难之际,倪云过来了。这家伙很少有说话的机会,毕竟只是个侍卫。学了那么久怎么也得表现一下吧?

    倪云认真的用所学的蹩脚普通话问道:“你好,小妹妹。请问有什么事吗?”

    赵金锣不好意思的说道:“将军,金锣想求一块香皂,后宫的香皂母后都送给别人了,她自己没有。”

    倪云看着这个小姑娘很像寨主身边的小萱,他对小萱也有怜悯之心。倪云挺直身体开口说道:“小姑娘,我是一名光荣的骑士,不是将军。请叫我普郎特骑士!”

    赵金罗瞪着大眼睛抬起头看着他好奇的问道:“何为骑士?”

    倪云终于有机会卖弄他的所学了,他挺起胸目视前方严肃的说道: “骑士是最勇敢的战士,它代表着尊严、正义、真理和勇气。具体说来,骑士精神包括勇敢、慷慨、守信、忠诚、尊重并乐于帮助女士、扞卫国家的荣誉。”

    赵金罗听的云里雾里的,旁边的太监暗自撇嘴,不就是一个侍卫吗,哪来这么多道道?

    看到没回音,倪云又自顾自的说道:“骑士是最忠诚和勇敢的战士,只有得到战功和得到皇帝陛下的认可,才会获得的荣誉称号!”

    赵金罗点点头说道:“奥,普………郎特骑士,小女子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帮助我吗?”

    倪云点点头热情的说道:“当然可以,为了骑士的荣誉,我乐意帮助你。”说着递给她两块香皂。

    赵金罗欣喜的接过香皂说道:“谢谢普……普郎特骑士!”显然他的名字并不太好记。

    “不客气!”

    赵金罗拿出一个漂亮的荷包,掏出一小片金叶子,大概五钱重的样子,递给倪云道:“这个给你!”

    倪云一本正经的说道:“请不要侮辱一名光荣的骑士!”

    赵金罗狡黠的说道:“这是我们大宋的规矩,叫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必须拿着,否则本宫是不会拿你的东西的。”

    倪云为难的说道:“谢谢你,我下次再来一定给你带礼物!”

    “噢,你下次什么时候来?”

    “大概明年这个时候!”

    “好,我等你啊!”

    “一言为定!”

    赵金罗这才告辞离去,她是赵佶第四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不过她并没有表明身份,可是她和倪云的对话也被人记录了下来并汇报给赵佶。

    赵佶得知后哈哈大笑,并没有在意。只是把这个当笑话给她的后宫妃子讲了一下。

    这下好了,后宫的妃子、贵人什么的,得知那个所谓的骑士乐于帮助女士,她们把女士当成小女孩的意思了。有女儿的让女儿去讨要香皂。没女儿的让自己家里找小女孩去讨要。

    这两天倪云可忙坏了,天天接待小女孩,小女孩们特意记住了他的名字“普朗特骑士”。最后他比樊瑞还出名。

    本来樊瑞就计划送来着,可是大宋的大臣们都在争抢别的东西,他们也好面子,没有要香皂。这下都让这些小女孩要了。

    樊瑞无意间又得到一笔金子倒也乐在其中。

    很快七天过去,那些物品的价格都翻了至少十倍。但是还是大部分都落在了赵佶手里。

    赵佶也大方,为了安慰大臣。把所有的酒都拿出来当场摆宴喝掉,最亲近的几个大臣更是用的那套酒具。

    这些酒王力特意加了点蜂蜜什么的勾兑了一下,喝起来比好汉酒要好喝很多。高俅说道:“陛下,这可比最近京城流行的好汉酒要好喝的多啊!”

    其他人也点头附和着,老蔡京笑道:“这美酒配上这琉璃盏才是绝配!”

    赵佶一脸心疼的说道:“这些琉璃盏和酒瓶不在偷恩之列啊!”

    几个大臣一脸失望。宋朝有偷恩的习俗,所谓偷恩,就是皇帝大摆宴席宴请百官时,这些勋贵官员吃完饭会把盘子、碗、筷子都偷偷装回家。美其名曰“偷恩!”

    几个大臣恨透老蔡京了,没事你提什么琉璃盏啊。这下提醒官家了吧?

    殊不知,这就是老蔡京的精明之处,替皇帝当挡箭牌。他看出皇帝心疼这些东西,故意说的,把这些仇恨转移到自己身上,精明吧?

    蔡京三朝元老,各个皇帝都喜欢他,也都知道他贪。然而他历经三个皇帝都身居高位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这个别人学不来。

    赵佶最后心疼的把这些酒瓶熔了几个出来后变得里面有些杂质,之后就不敢随便熔了。找匠人把那几块整的玻璃料子雕刻成他想要的艺术品,并且雕刻了一件玉玺,虽然玻璃这玩意不好雕刻,但是难不住大宋的工匠们,用几小块废料练手后,很快掌握技巧。

    剩下的边角料熔炼后,又做了一些艺术品。虽然不尽如意,但也比他以前收集的水晶制品强很多。另外他又找高丽使者商量,话里话外是想让他们把水晶制品让给他。

    不过高丽使者表示做不了主,需要回去转达一下,问问高丽君王的意思。

    王力这边也终于收到了消息,放心的同时,也欣喜一把。

    很快一月后的月满之日到了,樊瑞要告辞离去。赵佶给他准备了两艘五千料大船,三百水兵,加上两百工匠,再装上高丽送的一百美女,船上的人已经够多了,再多装不下。

    各种书籍两大箱子,再加上一些特产,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再加黄金万两。干粮什么的塞满一船。足够几百人半年之需。

    赵佶也给种花国皇帝准备了礼物,基本都是商朝时期的古董。还准备了各种宝贝一堆。

    船只也是加固过的,最后需要回使可把赵佶难住了,没人愿意接这个九死一生的差事,呼延庆、赵有开还得去辽国去女真有用,没有别的人选。

    重赏之下也没有,这上千人到了大宋只活着两人,这还没有算回程,这简直是十死无生啊。

    最后高俅找了个老实人,甲仗库副使炮手凌振,赵佶封了他一个三品官让他走一趟。

    另外还有嘉王赵楷介绍的一人——化名张闲的燕青,这是马麟推荐给他的,也是王力的意思,为了明年再来。

    礼部还特意考校了燕青一下,燕青精通各地方方言和辽国话、西夏话,顺利通过了考核。最后赵佶封了他个礼部主客司员外郎的官职让他随同而去。

    一个放礼炮的,一个是最喜欢的儿子身边的闲汉。赵佶也没在意,别人也没意见。赵佶亲自接见了他俩,一番鼓励后,凌振和燕青就带着人跟着上路了。

    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送出汴梁城,这已经很给面子了,还有一群小女孩来送。

    赵佶派出水师护送一段路,他们的船队一出汴梁,小白就在空中跟着。

    宋廷护送的船队和高丽的船队在大海上走了几日到达高丽境内,又送到过了对马海峡才返回。

    穿过对马海峡,樊瑞下令在库页岛(祖国曾经的第一大岛)休整一下。

    众人在岛上安营扎寨,晚上樊瑞请大家喝酒。而且喝的是大宋宫廷的酒,樊瑞说好喝,皇帝就给他带了百坛酒。

    等这群人再次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济州岛。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思想教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