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大教派
简单翻阅完了十字宗的教义,尚未来得及细细消化,咲烨接着便读起了关于“菩提宗”的书籍。
菩提宗本是起源于南竺国的宗教,该教的创始人被称为“菩提世尊”。据说“菩提世尊”是古代一个小国的王子,自小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中,看透了世间的荣华富贵,痛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恼,于是决定抛弃王位与世俗的一切,去寻求解脱痛苦之道与人生的真理,从而踏上修行之路。
历经长期的苦修之后,最终在一棵菩提树下悟得无上正觉,参透宇宙的一切皆是从缘起而有,万物的一切因果皆由心而生,心外无物,心生万法;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常……
菩提宗的教义包括缘起、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核心法理,声称宇宙万物都是虚幻,世间万物皆空,而众生皆因被心中的贪、痴、嗔等异念蒙蔽,从而迷失心性而苦。
除此之外,菩提宗的世界观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而我们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小世界,在我们的世界中心是一座巨大高耸的须弥山,自上围绕着它的是根据不同层次安立的三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层天。而在须弥山的下方,四周皆是环绕之海,海上东南西北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所谓人世只是存于其中一个部洲之上。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这样一个世界,被称作一小世界,而一千个这样的一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一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以此类推而至无穷,整个宇宙便是这样无边无际、无止无尽。
因为菩提宗的世界观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所以菩提宗又被称为须弥宗。
看到这,咲烨终于明白,那晚梦境中的神秘身影给他留下的那句话中的“十字——元道——须弥”,所指的正是十字宗、元道宗、菩提宗这三大教派。
带着一种顿悟般的惊奇,他好奇心爆棚的马上又开始翻阅起关于元道宗的书籍。
与菩提宗相比,元道宗的教义显得更通俗易懂些,说白了就是一种关于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理论法门。
在元道宗的教义中,“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道”衍化为“三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而万物始于混沌,由上古之神开辟天地,后身体幻化为山河,其灵化为三圣。三圣以“天尊”为首,创造世间万物,再以道法自然,给世间三界万物及生灵辅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风水之势、紫微斗数、八字四柱、命理命盘等运行法则,由此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
不仅如此,元道宗关于“万物始于混沌”的教义,还有与之相应的科学解释:
现代物理学中有种理论认为,普朗克尺度并非宇宙中不可继续分割的最小尺度,而只是受物理定律有效支配的最小尺度,比16的负三十五次方米更微小的尺度并非不存在,只是在小于普朗克尺度下,物理定律便会崩溃而失效,换句话说,就是在物理学上没有意义,只是一片混乱无序的量子泡沫,简而言之,这个世界最细微的基本便是“一片混沌”。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元道宗教义又结合“耗散结构论”与“空间势能理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现代科学阐释。
“耗散结构论”认为,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秩序是可以从混沌中自发出现的,最主要的前提是需要该系统远离平衡态。
而“空间势能理论”是以空间存在势能差为前提,势能差会导致空间距离间产生能量流,空间尺度越小(越微观)则势能差越微小,空间尺度越大(越宏观)则势能差越大,能量流越巨大,平衡差越悬殊,结合“耗散理论”即越远离平衡态,于是万物秩序或者说物理规律才越发显现。
在这种解释下,万物秩序或物理规律是在微观物质达到一定规模后自发产生的,物理规律是一种宏观现象,越在宏观层面,物理规律越精确,如经典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所描绘的物理法则,而越在微观层面,物理规律越模糊,譬如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和不确定性。
但即使再精确的宏观物理定律,也无法真正精确的反映这个世界的真实规律,因为这个世界的微观基础便是一片混乱无序,而物理定律从来都只是一种近似的数理模拟,经典力学是如此,量子力学是如此,即使历经无数验证、坚如磐石的广义相对论亦是如此。
只有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才是万物的终极法则,宇宙的永恒至理。“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亦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所谓修行,便是追随天地万物和我们心中的“道”,进而臻至“得道成仙”的永恒之境…………
————————
粗略看完手上这本关于元道宗的书,咲烨不由思索了一阵,元道宗关于教义的科学解释虽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看似解释了为什么越是微观的存在便越是混乱无序、越是宏观的存在便显得越规整有序的自然现象,建立了一种万物源于混沌的理论体系,但仔细思索,却发觉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它曲解了“混沌”与“混乱无序”的本质区别。
“混沌”并非是‘完全随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完全杂乱无章’的混乱无序,而是难以用定律方程描述规律、数理上不可预测、未来状态不可知的系统,就像三体结构这种最简单的混沌系统,如果给定精确的初始条件,三体系统中每个个体的运动轨迹是确定而唯一的,它的不可预测,只是建立在精确初始条件的不可知上,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完全随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系统。
而“耗散结构论”是建立在宏观粒子群的实验基础上,该理论至今尚未严谨的延伸到微观量子层面,而这些宏观粒子群虽然一开始看似混乱,实则严格遵守力学定律,这种杂乱无章的混沌与普朗克尺度下混乱无章的量子泡沫,实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耗散结构论”更像是在众多绞成一团的乱麻中,探寻怎样使这团乱麻中的一根根麻绳被自动厘清抽取出来的方法论,乱麻中的每一根麻绳单独来说都遵循着精确有序的宏观物理法则,只是混在一起看似很混乱无序而已。
因此,所谓耗散结构是本就存在只是藏匿于混沌中的秩序的一种浮现,并非是从完全混乱无序中衍生出的有序。至今并没有任何理论能证明可以从具备“完全随机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的混乱无序产生出有序。
故而,元道宗这种结合了“耗散结构论”与“空间势能理论”,对其“万物始于混沌”教义的科学阐释并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