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庄子(四)
陈氏看出了他的为难,她记得丈夫昨天就嘱咐过她,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拘束沈静萱,让她放手去做。于是她说道:“没关系,二小姐想知道就告诉她吧。这三十亩地无论种什么都由她说了算,了解沤肥的方法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得到陈氏的允许后,刘庄头详细地向沈静萱解释了沤肥的方法,同时观察着她的反应。
旁边的大小姐听到这些细节都有些反胃,但沈静萱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厌恶,甚至还不时询问一些细节。这让刘庄头对她更加敬佩。
转头看到周围几个在干活的人都凑了过来,摆了摆手让他们散开继续干活。
沈静萱听完刘庄头的介绍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肥料确实不够用。但土豆和红薯都是需要肥料的。我明天会给你一个沤肥的新方子,如果一切顺利,四十五天内就能使用。”
刘庄头和刘福听到这话都感到非常惊讶。四十五天就能沤好肥料,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庄稼缺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们现在使用的沤肥方法需要的时间远远超过四十五天,而且如果肥料没有沤好就使用,还会对庄稼造成伤害。
刘庄头激动地问道:“二小姐,您说的四十五天就能沤好肥料,这是真的吗?”
沈静萱微笑着回答:“嗯,如果不顺利可能需要六十天。明日午时你到院子里来拿方子,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
刘庄头立刻答应了下来。
沈静萱似乎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刘庄头,按照我刚才说的方法种下这些薯苗,你估算一下这些苗能种多少地。”
刘庄头按照沈静萱的指示,走到堆放在一旁的薯苗那里仔细查看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二小姐,根据我的估算,这些苗应该足够种五亩地左右。如果加上红薯苗,应该可以种到六亩。”
沈静萱之前已经把空间里的一亩红薯藤全部薅光,系统帮她估算过,可以种植五亩半左右。刘庄头的估算和系统的估算相差无几,这也让她感到惊讶。
除了留出来喂养鸡鸭的一部分外,所有的薯苗都已经浸泡过灵泉。有了灵泉的滋养,种植成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沈静萱微微颔首,吩咐道:“刘庄头,请尽快安排人手将这些种子种下。如果人手不足,不妨请些村中的妇人来帮忙。”
刘庄头面露疑惑:“二小姐,历来都是请男丁劳作,他们力气大,效率也高。”
沈静萱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春耕时节,家家户户的男丁都是家中的顶梁柱,这些轻省的种植活,让妇人们来做更为合适。何况,还有些地没翻,再过几日庄上的稻田就要下稻苗了,我这边总不能一直占着人手。”
刘庄头听后,深感沈静萱的体贴与周到,连忙应承:“二小姐所言极是,老奴明日便去安排。”
一旁,陈氏看着自己的女儿,心中既骄傲又感慨。这几日,女儿仿佛脱胎换骨,变得如此聪慧与果断,让她既陌生又欣喜。
沈静萱转身对双福说:“将带来的麦种交给刘庄头。”双福应声,将一包沉甸甸的麦种递给了刘庄头。
沈静萱继续道:“刘庄头,这是新得的麦种,这有三十斤,你看看到时候把这些一起种下,我屋里还有一些,明日你过来拿方子时我再给你。”
刘庄头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只见麦种颗颗饱满,有些已冒出嫩黄的小芽,他喜形于色:“二小姐,这麦种真是上等佳品啊!”
蹲在一旁的刘福也好奇地抓起一把麦种在手心仔细端详,这麦种的饱满程度让他感到惊讶。
沈静萱淡定地说道:“好与不好,要等到收成之日才能知晓。刘庄头,你估算一下这三十斤麦种能种多少地。”
刘庄头听后意识到自己的喜悦可能为时过早,麦种虽然看起来不错,但种植效果如何还需实践检验。他恭敬地回答:“二小姐,按照往年的经验,种麦子一亩地需要四十斤麦种。但您给的麦种质量上乘,一亩地用三十五斤就足够了。加上昨日您提供的麦苗,我估算这些麦种大概能种两亩地。”
沈静萱点了点头,表示已经明白:“好的,你明天记得到院子里找我。”她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问题后,转头对陈氏说:“阿娘,这里没什么事了,我们先回去吧。”
陈氏点了点头,同意道:“那就先回去吧。”
刘庄头想要送她们一程,但被沈静萱婉拒:“不必送了,这一来一回会耽误你不少时间。”
刘庄头虽然不再坚持,但还是吩咐刘福带领她们离开。
一行人慢悠悠地往回走。来时她们只顾着找到刘庄头,没有注意周围的环境,还要小心脚下不要掉进田里。现在走得慢了,她们开始留意周围的景色。除了她们刚刚穿过的那片稻田外,在另一边还有一些梯田。
刘庄头那边几乎都是干地,位于山脚下,水源相对较远,适合种植小麦和红薯,这些作物都不需要大量的水分。
沈静萱望着山边,脑海中突然闪过开荒的念头,她问刘福:“刘福,为什么没人在这山上开垦些土地呢?”
刘福挠了挠头,边走边回答:“我们这附近几条村,男子成年后可以分得十亩永业田和二十亩口分田。如果家里男丁多,一到耕种和收成的时候,人手就特别紧张,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两个用。哪还有心思到这山上开地,顶多就是闲暇时上山采些野菜,打些野味。”
沈玥好奇地问:“那永业田和口分田有什么区别呢?”
刘福耐心地解释:“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儿子的,人死后田地还是家族的。而口分田则是人死后朝廷就会收回。”
沈静萱又问:“那如果这样,村里的人祖祖辈辈传下来也应该有很多地,为什么有的人却一亩地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