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章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经历了这场大战后,秦风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他很清楚,在这个乱世中,实力的增长和巩固是永无止境的。
只有不断发展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秦风在统计了此次战斗的伤亡人数,人民军共计伤亡五千三百八十二人,
大部分都是娘子关城墙上的白刃战牺牲的,
秦风深感这些士兵的牺牲是国家和未来和平的基石。
他决定建立革命烈士陵园,
不仅作为对这些英勇士兵的纪念,也是对他们家庭的一个承诺。
陵园内不仅有壮观的纪念碑,每位烈士的名字都被刻在上面,
以此表达对他们最高的敬意。
秦风亲自出席了祭奠仪式,他的讲话激动人心,
强调每位烈士的牺牲都是为了民族的复兴和未来的自由。
秦风站在青石建成的讲台上,他眼里流露出坚定而又柔和的光辉,
声音里蕴含着不可抵御的力量,他发誓道:
“国家对于烈士的崇高牺牲怀有永恒的记忆,将来世世代代铭记在心。”
烈士们的家属聚集在一起,眼含泪水,
他们听到秦风的话,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温暖与信赖。
秦风接着说:
“你们的亲人是英雄,政府必定提供崇高的待遇,
从此确保你们的家庭生活不会有任何问题,你们的孩子的书声不再缺席。”
年长的老汉抬头看着秦风,颤声说道:
“秦司令,只愿这风雨兼程的岁月中,我们的子孙不再为战火受难。”
这些措施之下,战士们的心中燃起了热烈而骄傲的火焰。
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以及人民和组织对这份价值的认可。
士气高涨背后,是对秦风不凡眼光的敬畏,
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将人民军士兵置于心上的领导者。
在封建朝廷里,当兵的都是武夫,都是低贱的,
很多罪犯和流民都被安排在了军队里,
战争中死亡的战士也只是成就帝王伟业的垫脚石。
每一个开疆拓土的千古一帝脚下,都踩着无数普通士兵和百姓的累累白骨。
而且封建军队除了很少的比如岳家军、戚家军等与百姓秋毫不犯外,
大部分都是和土匪一个秉性,古代兵匪一家,
百姓们对于兵灾的害怕甚至高于匪灾。
而在革命区,百姓们对于人民军的信任已经深入内心,
人民军已经成为了百姓们的主心骨。
在民众的赞誉声中,人民军战士们愈加坚信,
他们的牺牲并非徒劳,每一次勇猛冲锋背后,是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贡献。
飘扬的红旗下,秦风的身影在士兵的眼中越发显得高大威武,
他们视秦风为一面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抵御着所有挑战。
这种信念,化作了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使得秦风的号召有了让人心甘情愿追随的魔力。
他们为之战斗的理念,得到了民间传颂,化为儿童们的英雄故事,
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热情。
每一位士兵,现在都赓续着这种理念的生命力,
无论是秦北的烽火岗,还是娘子关城头上的守卫,
他们与理念同呼吸,共命运,稳如泰山。
秦风则是这历史舞台的主宰,将士气和民意这磅礴之力把控得恰到好处,
他的战略布局在此基础上变得更为得心应手。
在这光荣而艰难的征程中,每位士兵都发现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
他们不仅仅在追随一个人,更是在追逐一个民族的复兴梦。
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战士,而是连为一体的战斗群体,
秦风的力量不仅在于他的战略,更在于他能将每一个人的希望和理想凝聚起来,
塑造成为推动历史前行的力量。
祭奠仪式结束后,秦风召集大家伙商议,大家一致认为,
现在先以革命区为根基,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和动力。
只有自身强大了,和清廷的谈判才会更加顺利,
其他各方的势力才能安分守己。
在兵工厂系统的推动下,秦风的根据地成为了创新的孵化器,
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的耕作技术被引入,田野之中,
工坊最新制造出来的各式新机械农具来回穿梭,
使得金黄的麦浪比往常翻涌得更加壮观,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
在手工业领域,机械设备让生产效率得到了飞跃,
工匠们在车间中忙碌地操作着,纺织机和锻造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生产出的商品比以往更为精致耐用。
现在纺织局生产出来的布匹早已满足了人民军所需,
强大的产能也逐渐惠及民间,让革命区的人民不再因为穿衣服而忧愁,
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成了革命区另外一个代名词。
要知道,在古代,布匹可是硬通货,
很多时候是可以当作等价交换物来使用的。
在这个年代,布匹对人民的重要性无法言喻。
古代的布匹产量有限,且大部分需要依靠手工制作。
因此,人们如获珍宝般珍惜每一件布匹。
手工艺品的生产是一项受人民农民热爱和重视的活动。
古镇和村落里常能见到辛勤的织女们在低矮的房舍里,
透过昏黄的油灯,默默地在织机上劳作。
他们凭借着辛勤劳动,制作出了各种华美耐用的布匹。
虽然这些布匹很珍贵,但由于古代社会的阶级划分,
只有那些富人和贵族才能穿上这些绫罗绸缎制成的华服。
底层劳动人民只能看着那些达官贵人穿着丝绸耀武扬威。
在古代的社会中,衣服既是一种保暖防护的物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很多朝代都严格定义了不同阶级能穿什么样的衣服,
比如商人就是不能穿丝绸的所以,穿上绫罗绸缎制成的华服,
就意味着能够被人们视为贵族,被他们仰视和羡慕。
而当时劳动人民穿的多是经久耐用但样式单一的粗布衣物,
为了保暖只能穿上几层。在冬日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冻死在冰冷的破房子里。
这突如其来的大量廉价质量好的纺织品真的是人民的福音,
而且纺织局从其他地区用很低的价格收购棉花和蚕丝,
用蒸汽纺织机加工后,就成为了精美的丝绸和布匹。
然后再把这些纺织品以当地纺织品一半的价格进行销售。
在宽阔的集市中,这些来自革命区的纺织品以其色泽鲜艳、价格低廉迅速赢得了百姓们的青睐和赞誉。
随着这些织物在摊贩翻转间游走于顾客手中,
当地生产的布匹便黯然失色,市场上的风向转变不言而喻。
越来越多的银两流入革命区,转化为支撑革命的物资,
每一两银子变成了射向满清统治者的子弹,对抗着旧时代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