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借力桥瑁,说服韩馥
话说曹操走后,陈佑禹就开始思考,最后决定选以下三人游说:东郡太守桥瑁、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因为在当时的局势,能力是一方面,但是威望同样重要。因为需要有一定影响力,才能让更多人响应。
东郡太守桥瑁,原为兖州刺史。他出身名门,其堂叔桥玄又官至三公太尉!(历史小知识:东汉时期的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用现在的职位描述,就是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此也可见袁绍的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多么强大。只是后续三公权力遭到削弱,皇权也名存实亡。)
如果他愿意以三公的名义发起通知,那对于各路诸侯来说,将有较高的号召力。第二天,陈佑禹便出发前往东郡,正好也在兖州,倒也方便。
就在陈佑禹到达东郡郡府的前不久,其实东郡太守桥瑁也是刚回没多少天。听说佑禹目的后,便接见了他。
陈佑禹:“末将陈留郡千夫长陈佑禹,拜见太守大人。”桥瑁点点头,“听说你是为起兵之事而来,先说说看吧。”
佑禹:“是,回太守。现如今,董卓残害百姓,逼迫百官!更是直接不顾满朝文武意愿,废立天子,简直大逆不道!曹操曹将军刚从京师逃回,带着天子密诏!希望各路诸侯共同起兵伐贼!”
桥瑁心里多少有点想笑:编借口也不编好些,我刚刚从京师回来不久。天子才几岁?怎么下密诏?而且也没时间下呀。不过还是和陈佑禹对视,两人一副看破不说破的表情。随后桥瑁道:“董贼罪恶,人人得而诛之!我自然会起兵响应,解国患难!只是将军此次过来找我,应该还有别的事吧?”
陈佑禹回到:“桥太守英明,末将和曹将军商量之后,还有一事相求,就是希望桥太守能以三公名义,向天下诸侯发一书信,以桥太守的威望,一定能够得到各路诸侯响应,由此增加此次义举成功的概率!”随后又是一通彩虹屁,歌颂桥家的威望。
听得桥瑁是心里美滋滋的,加上桥瑁本身也是有起兵的意向,因此在听完陈佑禹的请求之后,便欣然答应。随后,陈佑禹也把战果分配的建议,告诉了桥瑁。桥瑁觉得也合理。等陈佑禹走的时候,便马上假作三公书信,配上战果分配制度发与各路诸侯,同时安排起兵事宜。
到此,桥瑁的说服工作,算是完成。陈佑禹也不浪费时间,前往下一路诸侯——冀州牧韩馥。
说起韩馥,陈佑禹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韩馥这个冀州牧,本来就是董卓推荐。后世记载中,他这个时候应该是在举棋不定!如果历史有变,和他所知的不合,那他此去无非是羊入虎口,可能直接被抓后献给董卓!但是又不得不去拉拢,因为冀州如果不起兵,甚至帮董卓,那么他们盟军将会腹背受敌!
再加上冀州现时民富人盛,兵粮充足,有韩馥的加入,无疑能够解决粮草的后顾之忧。权衡利弊,陈佑禹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他此时也感觉真的是被曹操“坑”了一把,接了这么危险的差事。小心驶得万年船,于是陈佑禹决定,先吃喝玩乐几天,等桥瑁的书信送到,打探完消息再去见韩馥。
几天过后,陈佑禹听说韩馥没有动作,便清楚他是在摇摆不定,这个时候他才放心地踏上去见韩馥的路程。
正在佑禹赶路的时候,其实收到书信的韩馥也在伤脑筋。因为,当时董卓任命他为冀州牧,袁绍是渤海太守,就是想让他牵制袁绍。如果自己起兵讨伐董卓,岂不是打自己脸,公然怀疑自己职务的合法性?同时,袁绍又比他强!如果不起兵,日后袁绍找他麻烦,也不是他能够承受的。说得通俗易懂,就是董卓记恨袁绍,特地安排韩馥当他上司恶心他,而神仙打架,韩馥夹中间受苦。
等陈佑禹见到韩馥时,内心稍微松了口气,因为韩馥看起来有点憔悴,明显是起兵伐董这个事这几天困扰着他,便直接说明来意。
韩馥听完,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也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何是反贼?尔等休要搬弄是非!”并做愠怒状。
陈佑禹微微摇头,并说:“董卓纵容下属军队,奸淫掳掠。自己喜怒无常,残害忠良!如此是为天下苍生?百姓对他是敢怒不敢言!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天怒人怨,关东各路诸侯在天子密诏和三公书信号召下,已经纷纷响应起兵讨贼!还请大人能够兴兵为国!”
这关东各路诸侯响应,说到韩馥担心的点上!自己周边的人都起兵了,如果自己不起兵,同盟军赢了,那他铁定下台!要是输了,回到属地,奈何不了董卓,还奈何不了他韩馥?起兵是尚有一线生机,不起兵,必死无疑!韩馥只能咬牙答应。
陈佑禹心里暗自偷笑,这韩馥,果然和历史上说的一样胆小。稍微吓吓,就上钩了。看到任务已成,便告辞了韩馥,赶紧启程前往渤海郡。
沿途他突然心里一想,既然已经走到这边了,为什么不顺便北上幽州北平郡,探下公孙瓒意向?正好解开自己一直以来的心里谜团。虽然后世的三国文学作品,写了公孙瓒一起讨伐董卓,刘关张更是在此战大放异彩!但是实际历史上,公孙瓒并没参加!想到这,陈佑禹好奇心更重了,同时也更加兴奋!决定见完袁绍,就去会会公孙瓒,见识一下刘备、关羽、张飞的风采。
陈佑禹一高兴,连赶路的脚步都变得轻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