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焦急万分
罗的眼中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绪,语气庄重地对桑比卡说:“桑比卡,从现在起,不能再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特殊能力。”
“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如果有那一天,我会彻底封闭潘多拉魔盒,但我还是答应你吧。”桑比卡回答得十分认真。
罗立刻无声地苦笑了一下,心想自己这个外人,竟然比当事者还要焦急万分。
……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
在桑比卡的帮助下,医疗团队从一只不受病毒感染的老鼠身上研发出了抗体,接着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非常理想,成功抑制住了病毒的传播。
作为医生,没有什么比成功的救治更让人欢欣鼓舞了。表面上看,他们的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如果少了罗和桑比卡的保驾护航,失败几乎是必然的结局。那时,这片贫民窟将成为一片死地,未知病毒也将悄然消失,直到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卷土重来。
桑比卡不仅推动医生团队短期内研发出抗体,每天都用自己的能力挽救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可以说,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这段时间内的死亡率。
同样起到了降低死亡率作用的还有罗,他每天都把物资变为大锅饭,供给贫民窟的居民。
半个月过去,书籍封面的数字变成了622,并停止不动。
解决了贫民窟的问题后,罗和桑比卡并未久留,直接离开了那里。
这件事件能如此圆满解决,离不开罗的神秘力量“上帝之手”,若非胖军官全力配合,也不会这般顺利。
登上飞船后,罗悄然关闭了胖军官的书页。
在这段时间里,罗收获颇丰,与桑比卡的关系也更加亲近,同时,距离猎人测试开始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飞船上标注的目的地是城市马梵多,距离登船的时间已不足十天。
书页数量增长到了622页,足以支撑罗前往流星街一次,但他决定先参加猎人测试,这不仅是为增加书页数量,也为获取b级食材。
罗已经计划好,从亚马洛密林回来后,第一时间带上桑比卡一起去流星街,再用b级食材烹饪一道能让玛奇他们永远记住的美味佳肴。
一年一度的猎人测试即将来临,来自世界各地的考生纷纷涌入这座城市。
马梵多港口是其中一个登船点,早在十二月中旬,就有许多考生提前来到马梵多,导致旅馆一直处于客满状态。
罗和桑比卡早早抵达,但由于旅馆满员,他们只能在民宿租住,幸运的是,在有限的选择中找到了一间合适的。
民宿的房东是一位以编织渔网为生的老奶奶,可能是因为看罗和桑比卡年纪尚轻,很容易地接受了他们的住宿请求,并且收费不高。
马梵多是著名的“海钓”胜地,除了仅能容纳两艘海船进出的小型港口,附近的近海区域则遍布礁石,使得船只难以靠近岸边。
沿海地区几乎没有适合建设港口的合适位置,所以马梵多一直只有一个港口,这通常会严重影响渔业发展,然而这里的渔业却异常繁荣。
同样是海滨城市,辣香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却没有依赖海洋;而马梵多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却以其丰富的海产品闻名于世,原因就在于马梵多有一种被称为“竞船”的独特技艺。
临近海岸线的海域散布着繁星般的礁石,成为船只靠岸的最大障碍,但这些礁石之间的防守并非固若金汤,其实存在着无数条可以通过的小径,因为礁石之间留有间隙。
竞船这项技艺就是乘坐小型船只,在礁石海域中的暗流中漂移穿越,这是当地渔民普遍掌握的一项技能。
重点考察的是对暗流的熟悉和掌握程度,需要能够迅速调整航线,以便在众多礁石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通道。
罗第一次见到竞船比赛时,立刻被深深吸引。在登船之前的这段日子,他撇下桑比卡,向当地渔民借用了一艘小船,一头扎进了竞船的世界。
当地渔民惊讶于这位外地游客竟然也要尝试竞船,于是热情大方地借给他一艘船。相较于竞船,更多的外地游客更热衷于在礁石区域捕捉“漂流贝”。
罗原本以为竞船和漂流差不多,但在亲身尝试之后,他意识到两者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漂流实在是太简单了。
他连续多次失败,在礁石区域里翻船无数次,反而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特色景观。
不久后,他因这种夸张的翻船记录在当地渔民中声名远扬,大家也都逐渐与他熟络起来。
随后,在渔民们的热心指导之下,罗逐渐找到了窍门,虽然其间只是勉为其难地成功了几次,至少没有总是翻得那么狼狈不堪。
而在罗展现出独特的翻船景象的同时,几百人在礁石区手持长杆网兜的画面才是马梵多礁石区最常见的景象。
礁石区域的暗流十分特别,没有固定规律,从外海流经礁石区,朝岸边流去,但在距岸边不远处又折返回去。
正因为这一特殊的暗流现象,马梵多的渔民们都将自家的渔船停泊在接近礁石区入口的海域上。
这片独特的暗流环境,给礁石区带来了特有的海产品——漂流贝,而那些站立在礁石上的外地游客,实际上都是奔着漂流贝里的珍珠而来。
漂流贝因其一生都在海上漂流而得名,它们身形如洗脸盆般大小。
这些漂流贝会被海洋的洋流带到马梵多附近的礁石区域,然后又被推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渔夫们会站在礁石上,用手中的网兜拦截那些漂浮的贝壳。
但是捕捉漂流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旦不小心,就可能抵挡不住暗流的冲击,直接被卷入水中,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罗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撞上礁石也没事儿,普通人如果掉下去,就算不被淹死,也可能被礁石撞伤。另外,马梵多使用的小船材料似乎很特别,异常坚固耐用。
因此,要想成功捕捉漂流贝,不仅需要眼明手快,还需要有足够的力气。
尽管漂流贝的价值相当可观,但当地的渔民并不会冒险去礁石区捕捉。
礁石区基本上都是外来人,他们都看中了漂流贝的价值。在几百人当中,有个大约十三四岁的胖小子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的脚边已经堆起了二三十个漂流贝。
周围的人无不投以羡慕和嫉妒的目光,更有不少人对此毫无兴趣,只是专心致志地看着这个胖小子。
每次都能看见这个胖小子捕获一大把漂流贝,无论他在哪个位置,总能取得类似的成绩。掌握这样的技巧,可以说一生都不必担心食物短缺了。
每个成熟的漂流贝价值在5万至30万戒尼之间,价格取决于贝壳的品质。它之所以如此昂贵,并非因为贝肉美味,而是因其独特的交易方式——赌贝。
漂流贝内部常常蕴藏着五彩斑斓的珍珠,每个漂流贝至少含有一颗珍珠,而购买漂流贝的人主要是为了参与赌贝游戏。据说,曾经有人从漂流贝中取出十一颗优质稀有的珍珠,一夜之间变成了千万富翁。
即便开出的珍珠仅有两三颗或甚至一颗,只要颜色稀有,单凭一颗珍珠就能价值千万。这位小胖墩儿捕捞漂流贝的本领十分精准,每日收入都能轻松破百万。
周围的渔民都很羡慕这个小胖墩儿,同时也感到不服气。原来,这孩子捕捞漂流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珍珠和金钱,而是为了享用贝肉。
一天下来,罗如往常一般翻船多次后决定靠岸休息。这时,小胖墩儿瞧见罗准备登陆,眼睛一亮,拿起网兜装起几十个漂流贝,跳上礁石,一路跑到沙滩,兴奋地跟着罗。
礁石上的人看到小胖墩儿又带着一堆漂流贝去找罗,再次流露出嫉妒的目光,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换成了罗。大家都知道小胖墩儿是为了吃贝肉才捕捞漂流贝,不明缘由的是,他每次都把贝壳交给罗处理,里面的珍珠几乎都赠予了罗,仿佛在他看来,贝肉的价值远超珍珠。
“罗,今天还得劳烦你了。”小胖墩儿露出了憨态可掬的笑容。
罗瞥了一眼小胖墩儿,无奈地说:“卜哈剌,你怎么每天都捞这么多贝啊?拿珍珠换钱,不是能买很多吃的吗。”
名叫卜哈剌的小胖墩儿认真回答:“这不一样的。”
“怎么个不一样法?”罗边走边问。
“亲手捕捞到的贝肉要比买来的更加美味。”卜哈剌嘿嘿一笑。
罗翻了个白眼,反问:“那你自己切的贝肉岂不是更美味?”
“不不,只有你切的贝肉才是最好吃的!”卜哈剌提了提手中的网兜,语气十分坚定。
罗的表情有些尴尬,叹了口气说:“我说你天天吃这个,难道不会吃腻吗?”
“不会腻!”卜哈剌毫不犹豫地答道。
罗顿时无言以对。
卜哈剌的脸庞显得稚嫩,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左右,但身高和体形已接近十八岁的大人模样,长得既高又壮实。他留着平头,眉毛粗短,眼睛较小,鼻子则是罕见的朝天鼻,一张大嘴时常挂着笑容,给人留下憨厚而温和的印象。
同样在礁石区非常显眼的人物,罗注意到了卜哈剌,他那颇具特色的样子和体格,让他想起了原著故事开启后首次猎人考试的那个考官。
后来罗主动与卜哈剌接触,得知名字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原来卜哈剌也是来参加猎人考试的,但他提前一个月来到了马梵多。
抵达马梵多后,卜哈剌的旅行费用大部分花在了房租上,知道漂流贝的存在后,他倾尽最后一点钱租来了网兜,自此每天都在礁石区里捕捉漂流贝,这成为了他的主食。
卜哈剌的运气并不算好,每天确实能捕捉到不少漂流贝,但从中开出的珍珠只能说是一般水平,换来的钱主要用于支付房租和网兜租金。
他之所以坚持每天都吃漂流贝,一是因为他手头上能够获取的海鲜唯有漂流贝;二是自从罗有一次给他做了冰镇薄片贝肉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每天都纠缠着让罗帮他切贝肉。
两人漫步在马梵多的街头,两旁排列着一家家进行赌贝的摊位。桌面上摆放着各种品相各异的漂流贝,供买家挑选,其中最便宜的一个漂流贝也要5万戒尼,但大多数标价都在10万戒尼以上。
此刻正值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许多人聚集在各个赌贝摊位前。人们相继选好漂流贝付款开壳,只需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揭晓盈亏的结果。
随着赌贝活动的盛行,漂流贝的肉逐渐被珍珠的价值所取代。现如今像卜哈剌这样专为贝肉而来的人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