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徐知证传之升州刺史 > 第11章 尉迟明星

第11章 尉迟明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徐知证仔细的查看凶案卷宗,还有呈报上来的公文以及溧水县县令王令谋的批示,对这个凶犯定了性了,有人证物证还有作案动机,还有凶犯人的画押。

    徐知证深思起来:既然人证物证都齐,为什么他的家属还到州衙告状?其中定有隐情,或者侦案有疏漏的地方,等候细查。

    徐知证放下凶案卷宗,又拾起案上的另一公文,公文内容是溧阳境内的治水公文,呈报溧阳境内金丹溧河段要大修,要拨银三万两。承包商有两个,选定其中一个,这是旧制,呈上来必须两人,由州里择优选定。

    徐知证一看,第一个是承包商的名字是任通达。徐知证一看这名心内咯咚一下:原来如此,不怪任通达送三千两银子来修缮庭院。

    徐知证再向下文看,还一个承包商,那承包商的名子让徐知证大吃一惊,这个名子突然让他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尉迟皓月,是自己潜送到吴越的间人,是吴越都副都指挥使贡伟的副手。

    徐知证思绪万千,不禁感慨起来。女中豪杰也,徐知证感叹一声。

    这承包商的名子叫尉迟明星,徐知证思忖:此人是否于尉迟皓月有某种关系哦?是不是也住在丫髻山,他记得尉迟皓月是句容人,家住丫髻山。

    徐知证情不自禁的问了一句:“此人是女人?”

    徐知证认为这个叫尉迟明星的人,很可能是个女人。

    他说后看着身边的洪都,指了指公文上的尉迟明星三个字。

    洪都不知怎么了,反应迟钝起来,那左辖突然迎到案前,喜道:“对!大人怎么知道他是个女人?其实她很有本事的,手下有许多能工巧匠,治水能人很多。”

    洪都好似醒悟过来,不屑道:“再能也是个女人,不能堪以大用!”

    “世上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哦。”左辖接过话题。

    徐知证从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愿望,她想见见这个尉迟明星。正在此时,上元县令曾达领着一个人进了大堂。

    可人们的目光一齐投向了曾达身后的人。

    上元县令曾达,长得并不显眼,矮矮的身材,胖呼呼的脸,如果眼睛再不明亮有神,让人觉得很难托住这一县父母官的形象。

    但他身后的人能让人眼睛一亮,如一道彩虹。一个身着一身紧色绿边的绣袍女子立在堂中。

    此女子身材高挑,面如白玉,大眼有神,鼻挺且直,唇红牙白,两道剑眉浓而长,下颚一道美人沟。头发高挽并用一根红锦扎索,最让人称奇的是腰带宽大,腰上还系一根黑色软鞭。面露冷峻,一副如男儿的打扮,英姿飒爽。

    曾达上前向徐知证躬身使了一礼,道:“下官曾达向大人问好。”

    他说后向身后一指,继续道:“此人乃尉迟明星庄主,她听说大人您新上任,特来参拜祝贺。”

    尉迟明星,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向徐知证道:“向徐大人问好,小女子尉迟明星拜见大人。”

    徐知证嗯了一声,心里一阵欣慰,心道:真是心想事成,但这女孩怎么成了庄主了,年岁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

    他端详着眼前的人,这个尉迟明星长得和尉迟皓月很是相像,特别是眉眼口。尉迟皓月身材粗犷彪悍,面生得凶恶。而这个尉迟明星,身材修长,面目清秀,只是冷峻了些。

    徐知证突然问道:“你是丫髻山人?”

    一听这话,尉迟明星睁大着眼睛,盯着徐知证反问:“您、您怎么知道?”

    徐知证上身向椅子靠背上一靠,心说:这就对了,这皓月定和她有关系,于是问道:“皓月是你什么人?”

    “她是我阿姐!”尉迟明星惊异的问道:“大人,您认识我阿姐?她在哪?”

    看来尉迟明星很是焦急,她眼睛发红,声音都发颤了,她急道:“大人,你快告诉我,我阿姐在哪里?她还活着吗?她失踪有两年多了---”

    徐知证看尉迟皓月泪水在眼眶里要溢下来,于是安慰道:“明星,你放心好了,她过的很好。”

    徐知证直呼其名,是看在她阿姐的面上,亲近的这么称呼。

    算下来,她阿姐尉迟皓月从入巾帼都算起是有两年多了,巾帼都是忠义都下辖的一个间谍机构,里面培训的全是女子,这些女子漂亮且武功高强,是为配备入敌国作都指挥使的副手的。

    尉迟皓月是随副都指挥使贡伟潜入了吴越。但这些都不能说的,自巾帼都建立以来,所有的培训人员都不能和外界联系,包括自己的家人。

    尉迟明星哭泣起来:“我阿爹就是思念阿姐而死,阿爹临终前叫我一定要找到阿姐,她在做什么?”

    一听皓月的爹爹为此而死,徐知证心里一阵难过,但他不能说在哪里,在做什么事。于是道:“她在做很重要的事,她很好,你等于找到她了,到时有机会,我带你和她见面。”

    现在的尉迟明星给人以干练和冷峻的气场没有了,一副摇摇欲坠弱女子的模样,她在咽嗯的哭泣。

    左辖在一旁安慰道:“不要悲伤了,尉迟庄主,现在大人不是说你阿姐在做很重要的事嘛,能和刺史大人共事,你应该高兴呀。说说,你来这里做甚。”

    尉迟明星收拾了情绪,道:“民女偶得一幅画,徐大人以后要为我升州百姓操劳,民女想尽份心意,想把这幅画送于大人,望大人笑纳。”

    她说后,就向府衙门外一招手。原来什么时候,在门外站着一位身着青衣青裤的丫环模样的女孩子,那女孩双手捧着画轴正在向里瞧着,见尉迟明星叫唤,就怯怯的进得大堂来。

    她把三尺长左右的画轴递给了尉迟明星,甜甜的道:“小姐,给。”

    尉迟明星把画轴拿在手中,道:“此画是从西域传来的,色彩浓绿,很是好看,如临其境。”

    她说后就缓缓解开画轴丝线,然后慢慢在案上展开,一幅山水画展现在眼前。青山下有一草舍,草舍前不远处一条小河,河上有一石拱桥。

    这幅画山是青的,水是绿的,可以说花红柳嫩黄,还有一轮红日斜挂在空中。此画有别于水墨画,给人以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家围了过来,啧啧赞叹。

    “这画还有一个奇怪的效应,”尉迟明星道:“这幅画有别于我们的水墨画,主要是画色的不同,我们的画讲究的是意境和神韵,这幅画讲究的是实物的传真性。但是,最稀罕的是!这幅画能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来,我做个试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