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柳秀才
《聊斋》县令梦遇秀才躲蝗灾,华公洞中遇阎罗,故事中另有隐情?《聊斋》两则:柳秀才、酆都御史,粗看觉得神奇,再看令人深思。
县令梦遇秀才躲蝗灾,华公洞中遇阎罗念经脱险,聊斋故事另有隐情。
《柳秀才》:神迹护民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明朝时,青州府(治益都)和充州(治瑕丘)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中部地区发生了蝗灾。蝗灾在古代可是非常大的灾害,经常与水灾,旱灾相提并论。大规模的蝗虫一天需要消耗的植物是非常多的,并且蝗虫会飞行,在吃完一个地区的草木庄稼之后,又会飞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啃食,然后产卵,来年蝗灾又会继续,这对于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来说,一旦出现,弄不好就有民变的可能,因此一直都非常受到朝廷关注。
蝗虫在山东中部出现以后,又往沂水县飞来,沂水县县令忧心忡忡。一天沂水县县令正在睡觉,忽然梦见一个秀才前来拜访,对县令说自己有抵御蝗虫灾害的本事。县令急忙问抵御蝗灾的办法,秀才告诉县令,明天城西南的道路上会有一头大肚子母驴经过的妇女,她就是蝗神,求她就可以免去一县的蝗灾。
县令非常惊讶,第二天就带上礼物贡品去西南道路上等待,终于等到了妇人,县令一把抓住驴子不让她走,然后苦苦哀求,希望让沂水县免去蝗灾的破坏。妇人则是恨恨地自言自语,说柳秀才泄露了他的机密。然后允诺不让沂水县遭遇蝗灾。后来蝗虫来时,果然只是啃食柳树,而不吃庄稼。
沂水县免于蝗灾的影响,多亏了有柳秀才的帮助。这种怪力乱神的故事,聊斋中有很多,但是如果再看第二遍,很容易就能够发现其中的端倪。首先柳秀才是县令梦中所见,并没有旁人知道,捏造起来也只凭县令一张嘴即可。其次,在路上拜谒蝗神,找个人扮演即可,并不太难。最后,沂水县到底有没有遭遇蝗灾?或者蝗虫真的只是啃食柳树而不吃庄稼?
根据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在一个国家受到的自然灾害,都是君主自身德行有缺的原因。汉代皇帝一旦在国内出现了较大的自然灾害,就要下罪己诏,细数自己的过失。而身为地方官的县令,如果遭遇蝗灾,也会被解释为是县令的德行有缺,治理百姓不力。面对这种无解的死局,县令自导自演一出“神仙显灵”,既可以向朝廷邀功,表明自己“政绩斐然,真心护民,祥瑞天降”,还可以在其他县都受到灾害时,趁机碾压同僚。还可以通过装神弄鬼,增加自己的威望,让别人相信自己有神明保护,一举多得。
县令的装神弄鬼之举对自己好处无限,对百姓却是雪上加霜,遭遇蝗灾,按理朝廷应当减免当地一两年的赋税,并给予相应的粮食 、政策支持,在县令欺上瞒下的操作之下,遭遇了蝗灾的人们,只能默默的承担交税和徭役的重担。这样的社会,细想还不足以让人毛骨悚然吗?
《酆都御史》:命数天定还是探险灾难?
《聊斋》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酆都县城(现在的重庆市丰都县)外有一个山东,深不可测,传说其中有阎罗王的衙署,县令经常将一些损坏的刑具,扔到那个洞口,第二天刑具就会消失不见。明朝时有一位华姓御史行台,偏偏不信邪,非要进去一探究竟。点着蜡烛,带着两个仆人,头也不回地进入了山洞。走了两里多,蜡烛突然熄灭,就看到阎罗王和他的小厮们在办案,并且告诉他还给他留了个位置,华御史惊骇无比,吓到六神无主,痛哭流涕。
不久又有一个金甲神人出现,表示天帝下令大赦天下,华御史可以还阳,华御史就往来时路折返回去,但是洞中黑暗无比,这时有一个神将出现,告诉他背诵佛经就可以出去,当他背诵佛经时,洞口便有光进入,忘记佛经时,则一片黑暗,辛亏华御史学习过金刚经,这才走了出来,而他的两位仆人,就再也没有出来了。
华御史不听人劝,执意进洞探险,带着两个仆人,点着蜡烛就进去了。山洞之中氧气含量不足,才会导致蜡烛熄灭,而这位华御史,很有可能在氧气含量不足的山洞里,昏迷过去。
山洞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难以想象,华御史在山洞中究竟呆了多久,聊斋中并没有记载,后来华御史有幸摸黑走出了山洞,但是仆人的失踪,总是需要一个正经的理由,若是解释为进洞遇难,他又怎么能脱得了干系,干脆直接编造一个故事,推脱说自己不知道。而那个山洞,聊斋中说一直是破旧的刑具扔弃的地方,并且第二天就不见了,这种传说,值得商榷,如果是狱卒借着传说故事,诓骗经费,说是换了新刑具,实际上是晚上又捡回去接着用,买几幅新刑具充门面,暗地里将经费私吞,这种手法,倒是可以哄骗一下上官和吓唬一下无知百姓。掩盖在神鬼故事之后的事情,才最让人惊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