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连琐
《聊斋志异》中最具诗意的人鬼恋,从吟诗开始,到诗意的结束。
在我国诗歌史上,与“鬼吟诗”相关的人物和浪漫故事不少,比如唐代的才子钱起,便曾被后人附会过这样一段“鬼吟诗”的经历:
有一次,钱起在客店中睡不着,于是赏月吟诗,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吟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大惊,起来一看,却什么人也没有,自以为遇到了鬼怪,但这十个字却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这一年科举时,考官出了个《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的题目,钱起灵机一动,将这十个字作为结尾,写了上去。结果考官连连称赞,“称为绝唱,是岁登第”,钱起顺利登科。
当然,这必然是后人附会的故事,但也不是没有由来,因为鬼既然是人死后变成的,所以写起诗来,也让人感觉到凄楚阴寒,越是凄艳的诗句,越容易与鬼联系起来。唐朝时著名诗人李贺,不也是被后人称为“诗鬼”吗?他有一首《苏小小墓》,写得凄凉怨慕、不拘一格,是他最著名的“鬼诗”之一:“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一、诗话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以说是我国志怪鬼狐小说的杰作,因为蒲松龄本身便是诗人,所以《聊斋志异》中,经常会在故事中穿插诗歌,这已经成为了《聊斋志异》的一个特色了。而《聊斋志异》中,各种各样的人鬼、人狐的爱情故事,也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鲁迅先生曾盛赞道:“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由此足见,《聊斋志异》的杰出。
《连琐》是《聊斋志异》中一个关于人鬼相恋的故事,但是《连琐》和别的爱情故事又不一样。首先,它的笔法独特,不同于其他鬼故事的套路;其次,这部短篇小说处处充满了诗意,而且故事的发生便是因为“吟诗”、“续诗”而起;最后,故事结尾充满诗意,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因为这三点,我总觉得《聊斋志异·连琐》是所有聊斋人鬼爱情中最具诗意的一个。
二、诗情
《连琐》的故事可以分成三幕。
第一幕是相识。书生杨于畏移居在泗水之滨,居室周围多古墓,一天晚上,他听到有人在墙外吟诗曰:“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漆黑的夜晚,冷风中夹杂着寒气向人袭来,萤火虫不时掠过草丛,飞到了人的衣裙上面。虽然只有两句,但是却将女鬼连琐生活环境的凄凉、内心的寂寞全都表露了出来,评论家但明伦评价这两句诗说“孤寂如鹜,幽恨如绵”,当真是一语中的。
正因为女鬼连琐反复吟咏这两句诗,且声音哀怨凄苦之极,所以让室内的杨于畏知道她是鬼非人,并对这个女鬼充满了同情,因此续了两句:“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杜甫在《佳人》中写那位绝代佳人,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句子,杨于畏这里吟出的两句诗,意思便是说,一个佳人单衣薄靴的站在凄冷的月光之下,这凄苦的心情谁能够理解呢?其实杨于畏的言下之意,便是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她,成为她的知音。
女鬼连琐听完后,果然来到了杨于畏的居室中。但是相识的一幕并不优雅,杨于畏看到连琐的美貌,便犯了好色的毛病,想要寻欢,可是连琐却以自己是鬼,怕害了杨于畏而婉拒了,杨于畏求欢不成,仍然色心不改,对连锁开始动手动脚。如果这样一路写下去,这篇小说也落入了俗套,毫无特色可言,蒲松龄当然不会这么写。
第二幕是相熟。由于连琐经常和杨于畏来往,所以渐渐熟悉了起来,两人可以说是享受着美好的二人世界,直到有一天杨于畏的朋友薛生发现了端倪。薛生知道这件事后,想求一见,可是连琐不同意,于是引出了王某扔石头吓到连琐的故事,连琐生气,再也不来了。杨于畏也因此而形销骨立。
第三幕是回生。某天,连琐突然又来找杨于畏,原来是有一个龌龊鬼隶逼迫连琐做妾,连琐想找杨于畏帮忙,杨于畏自然毫不推辞,进入梦中与鬼搏斗,并在王某的帮助下,战胜了鬼隶,连琐也和杨于畏重归于好,他们的爱情得到了考验。数月之后,连琐因为时常接近“生人气”,得到了回生的机会,杨于畏也为她舍了一些精血,并大病一场。百日后,掘开连琐的坟墓,连琐回生,故事到此也戛然而止。小说最后一句是连琐的话:“二十余年如一梦耳”。
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连琐的故事,可以说很好地诠释了汤显祖的这句话。
三、诗意
《聊斋志异·连琐》之所以精彩,除了新颖的故事情节、独到的笔法之外,还有便是其诗意化的语言,比如故事的一开头便说:杨于畏移居泗水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
水边、旷野、古墓、白杨,甫一读罢,便有一种萧瑟、悲凉之感,充满了诗意的境界,正如冯镇峦所评价的,“一起悲风,满纸阴幽逼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遇到女鬼,似乎便是理所当然了,连琐的故事也由此娓娓道来,给人留下无限凄美。除此之外,短短的故事中还有许多诗意化的语言,到了结尾还有那连琐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话语,当真是充满了诗意。
《连琐》当真是充满了诗话、诗情、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