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鬼哭
小曼说聊斋28期之《鬼哭》:人鬼交织的故事带给我们深刻反思。中国有句古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因此我们必须珍惜并爱护它,不敢有任何的损伤。这是子女尽孝的开始,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身体是行孝尽孝的基础。历史上围绕头发去留的问题,发生过大规模的起义与抗争,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充分说明了这一个问题的严重性。
今天小曼讲的这个故事《鬼哭》的历史背景,就和明末清初,清廷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而引发山东人谢迁聚集农民数千人起义抗清有关。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山东高苑人谢迁聚集农民数千人,联合连山等地农民军起义抗清,攻克高苑县城。顺治四年九月,又联络淄川义军首领丁可泽攻占淄川县城,处决首倡剃发的明进士孙之獬一家。义军活动于高苑、淄川、德平(今山东商河县北)、临邑等县数月之久,屡败清军。后清军大举反攻,占领高苑。谢迁预先在内设伏,夜间由城上用绳将部队运入城内,突袭清军,固城坚守。清军调集重兵在城外筑壕围攻两月,挖掘地道用火药炸毁城墙。城破后,义军突围退守淄川。清军列大炮猛轰,攻破淄川,抗清起义失败,谢迁殉节。
了解了故事发生背景,咱们言归正传——这一年,王七襄恰巧罢官。他是随着军队入城的。在队伍中,将军的头向上仰着。他的头也向上仰着。他的剑也向上指着。这城中,他相中的一处住处,可那里尸体却堆得满地都是。他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扛走,又一处又一处地把血迹冲洗干净。他知道,这里以后就是他的住处。那是他最风光的日子。王七襄自认勇猛异常,浑身是胆,一把剑使得鬼哭神嚎,所以,就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天偶尔见到一两个飘来荡去的鬼魂,晚上,床底下,飞来飞去,尽是鬼火。耳朵里不时还钻进各种凄厉的哭叫的声音。他也不以为意。
后来有一天,他的一位亲戚,名唤王皞迪的,来他们家小住几天。王皞迪有王七襄的野心,却没有王七襄的气魄。他手里拿的不是剑,却很想闯天涯。那晚,王皞迪刚睡下,就听到床底下,有人小声呼叫他的名字。
“皞迪,皞迪·······”皞迪不应。不久,那声音越发大了起来,并且还震震颤颤。“皞迪,皞迪······我死得好苦啊······我死的好苦啊······”那声音充满磁性,很有感染力。这个声音一响,满庭都哭了起来,真的是震天动地。皞迪,抱着被子,哆哆嗦嗦,越发不敢起来。被子上一股霉味,也几乎把他熏倒。王七襄听到了哭声,仗着手里的利剑,就冲了进来。他怒视四周,大喊道:“你们难道不知道我就是学政王七襄吗。我在这里,看看你们谁敢放肆。”王七襄的话,像把利剑,钻进王皞迪的耳朵里。只见王皞迪所抱的被子宽松一些。谁知,周围却传来百来声嗤嗤的笑声。这水波似的笑声,把利剑吞没了。王皞迪又把被子抱紧了,几乎缩成一团,那行天涯的念头从此消声灭迹。王七襄的气焰也顿时矮了半截。第二天,他就找来一伙僧人,又找来一伙道士,双管齐下,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水陆道场,来超度这里的亡灵。僧人们,道人们,个个面色平静,超脱俗世,从白天到晚上,钹铙钟鼓齐鸣,依然不知疲倦。王七襄看着一个又一个仪式,看着一张张平淡平和的脸,脸色不知不觉就舒缓起来。府里的仆人看到他,也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夜色渐起,僧人们、道人们把安排好的鬼饭,向各处抛出去。只见平地里朵朵鬼火升起,往来飞动。鬼幡所撒之处,鬼火即随地冒出。这天晚上,原本已经病得很重的一位王姓看门人,突然伸了一个欠伸,好像醒了过来。照看他的一位妇人,这时赶紧端来食物,希望他能够吃一些。妇人记得他已经昏迷好几天了。没想到,看门人却拒绝了。他说,我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天,从来没遇见主人施舍一碗粥、一碗饭,平日里,也是责骂的多,赞扬的少,今晚,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主人居然在庭院之中,施食于我。我跟大家一起吃,吃完才回来。所以,现在不饿了。从那天起,王七襄的府邸鬼怪就不再出现。有人说,僧人道行很高。有人说,鬼怪容易满足,一顿饭就可以打发。也有人说,是王七襄善心未泯,面对恶的东西,不能用恶去对抗;面对善的东西,也不能用恶去对抗。
异史氏说:“一切鬼怪,只有凭借崇高的德行才能使之消除。当攻城时,王学使威风凛凛,别人都怕他。可是,鬼却嘲弄侮辱他。想必这些鬼早已预料到他不会有好下场么?我在此劝告大人先生们:用对待“人”的态度出现,尚且吓不着“鬼”,请不要做出一副“鬼相”吓人吧!”《 鬼哭 》出自《聊斋志异》卷一第二十八篇。本文讲述了谢迁之变时,贼人占据了王七襄的房子 ,官兵入城平定贼患,剿灭了盗贼,王学使派人处理掉家里的尸体。从此,宅子里总是出现鬼哭,直到他作道场超度它们,这才灭除鬼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凶狠残暴,鬼也不会怕他,公道正直,鬼也会感化。
《鬼哭》这篇故事将人与鬼的界限模糊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恐怖的世界。而在这其中,更隐含了对人性、道德以及权力等议题的深刻反思。首先,故事中鬼的出现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兵变后,王学使的家中成了盗贼的聚集地,而在城破兵入之后,家中的惨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样的环境,为鬼的出现提供了“温床”。但鬼的存在,不仅仅是对环境的反映,更是对人心的映射。当王生皞迪寄宿于此,听到的床底鬼声,实际上是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揭露。这些鬼,或许就是那些因战乱而失去生命的无辜者,他们的哭声,是对人间罪恶的控诉。其次,故事中王学使的应对方式,也值得深思。面对家中的鬼怪,王学使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主动设道场、做法事,试图安抚这些亡灵。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救赎,更是对人间正义的一种呼唤。但更为有趣的是,王学使的权威在鬼面前似乎并不起作用,鬼们对他的嘲笑,实际上是对他过去行为的讽刺。这也暗示了,在道德的天平上,人与鬼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行为的好坏才能决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再者,故事中的王家看大门人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在病重之际,因吃了主人施的鬼饭而康复,这不仅仅是对鬼的善意的一种回报,更是对人性中善良与宽容的一种肯定。这也告诉我们,面对鬼怪,我们不需要恐惧,而应该用善良与宽容去对待,这样,鬼怪自然会消失。最后,蒲松龄通过异史氏的话,再次强调了道德的力量。他认为,只有道德的光芒才能驱散邪怪之物。这不仅是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批判,更是对人性中善的一面的赞美。他希望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能够用人性的光芒去驱散世间的黑暗而不是用鬼面去吓唬他人。这实际上是对所有人的期待与呼唤,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用善良与宽容去对待他人,用道德的光芒去驱散世间的黑暗。
《鬼哭》不仅是一篇关于鬼怪、道德与人性的故事,更是一篇关于人性探索与自我救赎的深刻寓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权力来自于道德与人心的认可,真正的救赎来自于内心的忏悔与改变,而善良与宽容则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爱心的人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与希望。
王七襄,历史上实有其人,以往人们对王七襄的介诏认识,大多停留在王氏族谱等简略记载,而这些记载并未写清其不令终的原因。并无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袁世硕在对聊斋时事短篇考析中,弄清了王七襄于顺治十四年以盗窝杀人及诸不法事,迅实,弃巿的结局。但是对于王七襄所犯罪状的具体事实以及相关审理过程亦付阙如。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主人公的人生履历所犯罪审理过程及以故事中王七襄的艺术形象进一步考证分析。
王七襄,本名王冐胤,字周祯,号七襄,明末清初淄川县忠信乡苏李庄人。曾祖王珏为人厚恺悌,虚已如不足,修徳履义,皆沉默潜行,居乡恂恂善气迎人,与物无忤。性好施,尝出粟贷里人之急。祖父王敬任太医院吏目,伯祖王政为省祭,叔祖王教于1571年高中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忠直耿介,清廉自守。兄弟三人耕读传家,忠孝立基,对后世影响巨大,自此开创了苏李王氏百年轻家族的科甲先河。
父亲王所须,号斡宇,1603年中科举。初任北直隶河间府南皮县知县,三年考满,赠封父母。南皮县志云:“公起家勤俭,治邑亦然。而抚恤贫农,礼贤下士,尤切切焉。时征调多端,顷刻立办。邑人为立祠,春秋尸祝焉。”后来调任交河县知县,政绩突出,入祀名宦祠,亭受百姓的生祀。后来,王所须升任山西大同应州知州,授奉训大夫,大约在崇祯九年病逝于官署。护送灵堂返归故里时,应州父老被拥于道,各致奠以去。王所须有子十人。其中成进士进三,贡生三,余皆诸生,是苏李王氏家族中科举最盛的一支。其中王昌胤是一门三进士中最早考中进士步入仕途的。
乾隆四十一年,在卷五选举志中对王冐胤有简略记载:王昌荫,字七翼,所须子。丙子科。崇祯丁丑与刘同升榜,授固始知县考察。顺治甲申起户部主事,擢福建道御史,巡按山西,提北直学政。
担任山西固始知县,是王昌胤走上政途的第一步,顺治十六年固始县志卷五官师志记载:“王七襄,山东淄川人,由进土崇祯十一年任。”而继任者时敏,南直南常熟人,由进士崇祯十三年任。可见王昌胤任固始知县两年。此外则无记载。
清军入关后,王七襄以户部主事起,顺治二年五月升户部主事王昌胤为陕西按察使司佥事。七冄,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冬十二月又遣广东道御史。顺治八年,都察院甄别台员,拟差用者二十二人,应内升者二人,应外升者十一人。应外调者四人,应降者五人,应革者八人。王昌胤在应革职的八人之内。顺治十四年二冃丙戌革职御史王昌允以窝盗杀入及诸不法事,讯实,弃市。
由此可知,这个故事中的王昌胤不令终是于史有据的,也是和民间传说大致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