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海来去
顾行舟一大早就来敲她的房门,说整日在府中待着实在无聊,今日要不偷着带她去城外玩。
顾星辰答应:“好啊。”
只是,她一个女儿家,露面总归不太方便。
顾星辰跟顾行舟要了一套衣裳,随便扯掉了多余的布料,笑道:“走啊。”
顾行舟不确定的看着她:“妹子,你没事吧?”
顾星辰怔怔的,片刻才道:“我能有什么事?还是,你有什么事瞒着我。”
“没,没有。”
顾行舟带着她,到底是做惯了偷溜活计的,两人趁着顾府没人,从顾府后门偷偷溜了出来。
“妹子,待会儿咱们就从小路走,大路人多眼杂的,万一被人认出来,咱们都得挨顿训。”
“嗯。”
顾星辰格外乖巧。
顾行舟欲拉着她的手往前,顾星辰道:“哥,咱们现在,是两个男人,这样拉在一起,不太好吧?”
顾行舟点头:“也是。”
被人误会没啥,被人认出来,或者被人围观,就不太妙了。
他们从小路一路往前,顾行舟只顾着掩人耳目,走过一条巷子,才发现身后的人过于安静。
他转头,可身后还哪有顾星辰的影子。
顾行舟大惊,他赶紧原路返回。
都找遍了,都没能找到她在哪里。
糟了!
顾行舟心说不好,一条巷子,接着一条巷子的走过去……
“妹子,你在哪儿?”
无人回应。
只余大街上的热闹,越来越清晰。
长街两侧,百姓纷纷议论,晋王到底是深得皇上恩宠,才娶过去顾太傅家的千金,眼看着晋王身体越来越好,这就又给他指了一门亲事。
“哪是啊,皇上这是指望着晋王爷传宗接代呢,偏生顾家的女儿不争气,这么久了,肚子都没个动静。”
“说起来,将军府什么不比顾府强,横竖顾府那个三小姐,到底是没福气。”
“嗯。”
顾星辰默默听着,分开人群往前走。
喜庆的鼓乐越来越近了,大红喜色从长街这头铺陈到长街那头,送嫁的,迎亲的队伍,俱是声势浩大。
新郎官骑马款款而来,大红色的喜帽,端端正正戴在他头上,越发衬的他眉眼英挺,风姿俊朗。
顾星辰有些僵硬的硬挤到跟前,一双眼睛直直的盯着马上的人儿。
周承颐拉着马缰的手死死握住,指骨泛出白色,他看着她,声音满是克制的淡漠:“小郎君,你有事?”
“听闻晋王今日娶亲,可是真的?”
她就是要他亲口说。
仿佛只要这样, 她才能告诉自己,周承颐要迎曾颂言进门,是事实。
“是。”
“恭喜。”
顾星辰眼角含泪,却硬生生的没有滴落,她只是唇角泛起一抹灿然的笑意,夏天的风温暖吹过, 春花虽然开到尽头,夏花却正灿烂。
她只是没有想到,她想拥有的此时此刻,会那么短。
顾星辰往后退,一步,
两步,
三步。
眼里血未流,心已先成灰。
她始终看着他,唇角带着笑意,眼角的泪始终将落未落。
从人海中来,又退到人海中去。
时过境迁,如今,她已不再是主角,亦不再是那轿中人。
周承颐端坐马上,胸口仿佛被人刺进一根钢针,疼痛蔓延,不是不想去抱她,不是不想温柔的给她擦掉眼角的泪滴啊。
可他不能。
至少,现在不能。
终于,他眼看着她,消失在人海。
鼓乐依旧,欢乐的曲子从长街这头,一直飞到长街那边,这样灿烂的日子里,这样欢快的乐曲中,他的眼里,终于失去了她的踪迹。
曾颂言是从偏门抬进王府的。
皇帝皇后齐齐过来祝福,风光无两, 恩宠盛隆。
热闹过后,晋王府渐次安静。
曾颂言端坐在喜床上, 大红盖头鲜红夺目,直刺的人眼睛生疼。
比起还没让他掀盖头,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他吃干抹净的人儿,床上的人儿要更规矩。
好想念他的王妃。
周承颐转身,走到门口,曾颂言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承哥哥,洞房花烛,你是要颂言自己掀了这盖头吗?”
周承颐无言,终是打开门,没有犹豫的抬步而出。
风缱绻,红烛跳动,这本该浓情蜜意的洞房花烛,空余一室寂静。
曾颂言怔怔的将盖头拿下,心头又泛起如海棠果般的酸楚。
时过境迁,即使,她嫁给他这件事,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阴谋,可谁又知道,也带着她百分之一的真心呢?
曾颂言起身,喜服在红烛映照下,越发光彩熠熠,也越发衬托出她的形单影只。
从东院出去,便是顾星辰住的西厢。
周承颐蹲在那一方药园子跟前,小青苗茁壮成长,像是竭尽全力的想不负人的辛苦,可它不知道,种它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周承颐压下喉咙处的那口鲜甜,抬步,默默的往院子里走。
曾颂言跟在身后,亦悄无声息。
夜凉如水。
他就站在院子中央,眼神落在那间曾经有过她和他欢好的屋子。
没人在了,以后,都不会有人在了。
黑暗吞噬过所有美好。
周承颐静默的站着,在他和另外一个女子洞房花烛之夜,他盯着那间空无一人的屋子,站了整整一夜。
曾颂言亦守了他一夜。
天边破晓,细微晨光如点点碎金撒到屋檐上,院落中。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曾颂言走上去,轻柔的挽上他的胳膊:“承哥哥,该进宫了,颂言会陪着你。”
周承颐从她臂弯中,轻轻抽回了手臂。
他转身欲走,曾颂言终于道:“承哥哥,你真的对我没有一丝丝情意了吗?”
那些过往,那些过去,他都忘了吗?
周承颐脚步顿了一顿:“曾经沧海难为水。”
过去便是过去。
他想要的,早已不再是一个跟她的未来。
周承颐回头, 看着她的眼神里,仿佛压着千万重担:“颂言,你好自为之。”
三日后。
曾老夫人捎来喜讯,曾颂安被安排进国子监,跟皇子们一道读书,封曾老夫人一品诰命,黯淡无光的将军府,终于再次被荣光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