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之我是刘备 > 第37章 同学聚首

第37章 同学聚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中平六年五月的一个深夜,幽州牧刘备身兼镇北将军之职,手持假节钺,率领着两万精锐士兵,踏上了出征乌桓之路。

    这次出征是刘备按照简雍的计策精心策划的。夜幕笼罩下,他们悄然出发,仿佛一群鬼魅穿梭于黑暗之中。而这假节钺的权力,则是他三月前大破张纯时所获得的殊荣。如今,他带着这份权威与荣耀,出征乌桓,期待着凯旋而归,以获取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实力去讨伐那些不臣服于中央的各路军阀。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刘备心中的抱负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深知,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战胜眼前的敌人,一步步登上权力的巅峰。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刘备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带领着他的军队,向着未知的征程进发。前方或许困难重重,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

    经过三日三夜的急行军,2万精锐骑兵配上刘备新研发的双马镫,已经到了右北平郡了。离城50里,刘备命人找关羽的大舅哥北平太守刘政为自己的提供军粮,只需干粮和水,不需要别的。因为他要速度。

    侍从回来报告,刘太守听说是刘备引军前来,亲自押送军资前来。

    突然之间,北边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轰隆隆隆!仿佛有成千上万的军队正在疾驰而来。众人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名身穿戎装、面容英俊、神情威武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向这边奔来。

    此人看起来像是一个书生,但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却让人不敢小觑。他年纪约摸四十岁左右,身材魁梧挺拔,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果敢。他身披厚重的铠甲,甲胄闪烁着寒光,手中握着一把锋利无比的长枪,显得威风凛凛。

    随着他越来越近,人们终于看清了他的容貌。原来,这位英姿飒爽的将军竟然就是北平太守刘政!刘政在当地颇有名望,他为人正直廉洁,治军严谨有方,深受百姓爱戴。此时此刻,看到他亲自前来,众人心中都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只见刘政翻身落马,步行上前,躬身施礼道:&34;北平太守刘政拜见主公!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34;

    刘备并未表现出丝毫惊讶神色,他深知这世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乃天经地义之事。况且,自他主政幽州以来,政绩卓著,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刘政想必也是看中了他的这些品质和成就,才会前来投靠。

    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二人曾结拜为兄弟;而刘政与关羽又是结义金兰之交,如此一来,刘备与刘政之间便有了一层特殊的关系,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刘备心想:此人既能慧眼识珠,又与关公有这般渊源,或许正是我所需之人。想到此处,刘备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伸手扶起刘政,温和地道:&34;刘将军快快请起!吾得将军相助,如虎添翼啊!&34;

    刘备亲自扶起刘政,眼里满是感激之情,连忙说道:吾得太守相助,大事定矣。

    刘政也不推辞,起身道:主公,阳辽东是主公的姐夫哥,想必也会倾心相助。此行主公军贵神速,可直突柳城。踏顿必然惊惧,大事可定。我带来了北平骏马3000匹,供主公使用。”

    刘备大喜道:既然如此,备不自谦了。北平多战事,我现如今委任你为涿郡太守,令阎柔为右北平太守,希望兄长能理解我的心意。

    刘政大喜,听见刘备唤自己为兄长。自己本不熟悉军战,如今可以富贵还乡,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随即拱手道:“多谢,主公。”随即与阎柔回北平交割事宜,令偏将军公孙缵将3000匹战马交于刘备,并让其随军出击。

    刘备点表示同意。随即看到老同学公孙缵打马而来。

    “多年不见,兄长别来无恙。”刘备拱手作揖,面带微笑地说道。

    “同窗今日高升,为兄不如也。”只见公孙缵一脸冷漠,语气生硬地回答道。

    刘备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沉,但他脸上并未表现出丝毫不满,反而笑容更甚:“哪里哪里,都是为国出力。不知兄长今日对小弟北征有何高见?”他直接抛出这个问题,目光直视着公孙缵,似乎想要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些什么。

    公孙缵微微皱眉,他没想到刘备会如此直接地问他意见。他本想借机嘲讽刘备一番,却被对方先发制人。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北征之事,事关重大,不可轻率行事。需详细谋划,谨慎对待。”

    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知道公孙缵这是在给他一个下马威,想让他知难而退。但他早已下定决心,要在北征中一展身手,证明自己的实力。他继续问道:“兄长所言极是。那么以兄长之见,应当如何谋划呢?”

    公孙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觉得刘备已经落入了他的圈套。他故作深沉地说:“首先,需要了解敌军的情况,包括兵力、部署、地形等。其次,要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击。最后,还需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敌。”

    刘备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待公孙缵说完,他笑道:“兄长不愧是经验丰富之人,所言甚是。不过,小弟还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孙缵心中暗喜,他就知道刘备会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他故作大方地说:“但说无妨,我们兄弟之间理应相互交流。”

    刘备感激地看了一眼公孙缵,然后说道:“小弟认为,除了兄长所说的这些,还需注重士兵的训练和士气的鼓舞。只有士兵们勇猛善战,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此外,还要关注民生,保障后方的稳定。这样前方将士才能无后顾之忧,全力作战。”

    公孙缵听了刘备的话,心中暗自惊讶。他没想到刘备竟然有如此深刻的见解,而且考虑得如此周全。他原本以为刘备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现在看来,自己倒是小瞧了他。公孙缵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微微一笑,对刘备说:“贤弟所言极是,为兄受教了。”

    刘备谦逊地笑了笑,说:“兄长过奖了,小弟也是略有所思而已。若能得到兄长的指点,小弟定当感激不尽。”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虽然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通过这次交流,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孙缵思索片刻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没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杀掉就是了。”紧接着,他便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刘备听闻此言,不禁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兄长啊,依小弟之见,北部边疆之地似乎并不适合您。在前来此处之前,我已写信向老师极力举荐您前往京城,以便抵御来自西凉的董卓大军。相较于北疆,京城可提供更多建功立业的机遇,不知兄长意下如何呢?”

    公孙缵闻听此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欣然点头应道:“既然如此,那正合我意。多谢贤弟美言!我这就着手准备启程事宜。”言罢,他转身欲行,但忽地又停下脚步,回头说道:“家中妻儿老小皆留于蓟县,还望贤弟多加照拂。倘若愚兄在京城仕途不顺,或许还有可能重返故里。”言辞之间,流露出对家人的牵挂与不舍刘备缓缓点头,表示同意:“如此甚好,兄长所言极是。”其实,他们两人心中都非常清楚,这样的安排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谁也不想因为他人而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而且,如果将家人留在身边,不仅无法全心全意地去打拼事业,反而可能会成为一种累赘。

    想当年,他俩一同求学之时,彼此间的了解可谓是深入骨髓。他们怎么可能不明白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呢?只是,公孙瓒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绝不肯屈居于刘备之下。既然如此,倒不如让他另谋出路,或许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此时此刻,刘备不禁暗自感叹人生的无常。曾经的同窗好友如今却要各奔东西,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然而,这也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