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劝学书院
劝学书院是苏郡第一书院。
书院坐落于城郊,钱江之滨,寒山之上,学院占地面积近百亩。
书院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经过百年的积累和不断的扩建,规模还是很可观的。
书院内建筑错落有致,若是有人能从高空俯瞰,会发现多数建筑都掩藏于郁郁葱葱的各种参天古树之间,偶尔露出一些檐角或青瓦白墙。
霍老爷对自家这个小儿入学这事还是很看重的。所以,今日他是陪同霍半百一起来书院报到的。
昨日,霍大老爷就让管家准备了,霍半百入住学院后,所需要的一应物品。
霍半百也大致从父亲口中,了解了书院一些情况和规矩。
劝学书院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所现代寄宿制的学校。
学院除了授课教习(教师),还有平常负责学生生活起居及饮食的生活教习。
学生在学院求学期间,食宿均在学校之内,一般不允许外出。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每旬都有两天的休沐日。休沐日是允许学生外出或者回家的。
早饭后,两驾马车载着霍家父子和管事等一行人就从霍府出发了,大约历经半个多时辰,就到了书院大门处。
小君昨晚就从霍半百口中,得知了他将去往书院求学。
她虽有不舍,却也理解,只是央求霍半百若有空了,一定要回来看看她。
一行人下了马车,霍府管事则先行去到学院门房接待处问询,其他人就在学院大门处等候。
霍半百则开始打量学院周边的环境。
学院大门上方那块黑底白字的牌匾,镌刻着“劝学书院”四个大字,书法灵动飘逸,却又苍劲有力,也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大门两侧,摆放着两只青石雕刻的麒麟,配合着黑色的大门和白色的院墙,感觉很是典雅庄重。
没过多久,学院内走出一位教习模样的中年人,霍府管事赶紧上前交涉。
果然,此人就是劝学学院的授课教务主事之一,也正是昨日霍家老爷重金所托之人。
霍老爷赶紧上前也是作揖寒暄了几句,同时招手让霍半百过去,并让他向吴主事行礼问候。
随即,一行人跟着吴主事入院,来到一处类似于学院接待处的建筑。
随即,吴主事让接待处一位黄姓教习办理了霍半百的入学手续,同时,也给他安排好了住宿的房间。
所幸,霍家也算是苏郡的富裕人家,学院也就给安排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只是费用不菲。
霍半百对这些安排,倒是未矫情拒绝。
既然自家老爹有这个经济实力,而我又能获得一个更舒适的求学环境,那何乐而不为呢!
办完这一切,吴主事就打算告辞了,临走时,顺口也说了一句,如果霍半百后续在学院有什么麻烦,也可以去找他。
当然,霍半百也明白,这话也就只能听听而已。
双方都明白,这只是吴主事的一句客气话。
这还是看在霍老爷昨日送的那份重礼的情分上,才说的那么一句客气话!
霍半百是中途临时入学,相当于是一个现代的插班生。所以,下午还得由黄教习领着,去见见真正的授课教习。
霍老爷也甚是精明,眼见吴主事走了,赶紧将之前准备好的一封礼金,塞给了黄教习,并拜托黄教习日后对霍半百多多看顾。
黄教习倒也没有推辞,很自然的就收了,看来平日里也是收礼收习惯了的。
如此,双方宾主尽欢!
霍半百在旁看着这一切,心里感叹,从古至今,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还真是个社会的通行法则!
随后,黄教习交代了霍半百一句,说中午来领他去食堂吃午饭。到时,会帮他把相应日后的用餐手续给办了。
然后,黄教习也告辞离开了。
房间内,管事督促着小厮安排好一应住寝事宜及所需物品。霍老爷则在一旁继续叮嘱霍半百,日后所需注意事项的种种。
其实,有些话,昨晚他这老爹早就说过了的,只是今日又在做反复提醒。
毕竟,霍老爷总觉得这个小儿年岁尚幼,之前又是懵懂多年。在学院里,虽有生活教习的看护,但总归有些放心不下。
反观霍半百,倒是镇定自若,毫无离家之惶惑不安的神情。
但凡他老爹交代的相关事宜,他一律适时点头,或出声应允。
他的这份镇定,倒是让霍老爷也受到了影响,有了一份莫名的安心。
其实呢,霍半百心里还是有些小小感动的!
两世为人,这一世,这个便宜老爹对自己委实不错。倒是像极了之前,自己对待自己那个崽!关键时刻的舐犊之情,可以说是溢于言表!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等安排好一切,已是近午时分。
黄教习这时也过来了,霍老爷终于要离开了。
临别前,霍半百也再次从他这个便宜老爹的眼里,看到了浓浓的不舍!
在去往食堂的路上,黄教习随口问了下霍半百几个小问题,譬如今年几岁了?之前都看过哪些书啊?
霍半百也一一作答,语气甚是恭敬。
至此,黄教习对这个商贾之家的小孩,也还算是满意。
据黄教习介绍,整个劝学书院有院长一人,监院一人,授课教务主事二人和生活教务主事各一人,授课教习二十余人,生活教习十余人,另有杂役若干。
目前学院里有学生约三百余人,学生年龄段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的都有,学院把学生分为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层级进行授课。
按理说,依照霍半百十岁的年龄,他应该是入读初级班。可他老爹认为他之前从未入学,所以给他报名了学院的启蒙班。
学院食堂是有专门的生活教习在负责管理的,毕竟,一个学院数百人的饮食安排,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从学生住寝区到食堂距离大约数百米,言谈间他们就到了。
黄教习先带着他去食堂的庶务室办了登记手续,领了一个证明以学生身份的竹牌。并交代他须妥善收好,以后自行就餐,出示这个竹牌即可。
霍半百自是赶紧应承,称自己今后一定会小心保管。
其实劝学书院和他前世所知的寄宿制学校基本类似,只是这个时代的书院架构简单了许多。
霍半百自然也不会觉得生疏或惶恐,反而有一种重温学生生涯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