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号和小号
《机械笔记》第三页:
4月13日。
今天,和泡芙暴食小姐的聊天活动进入倒计时。忽然想起一个事情,记得泡芙前段时间把绿色聊天软件的昵称改成了“鱼”。于是我忽然提到了自己有一个微信小号,并让她加一下我。这个联想我觉得是奇怪的:为什么会从“鱼”想到微信的小号?但是不知道泡芙小姐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联想是一种经验和知识带来的技术,知道的越多,越容易进入联想。泡芙小姐就没有这样的敏锐。
又想起在和暴食者认识不久,有一天她忽然让我加她的的小号。据说是为了重新开始,也可能有躲避监护人。
从小号又想起大号泡芙事件。覃哥和阿韦提到泡芙的时候,都会说索菲娅大号如何如何,诸如:索菲娅大号今天怎么不来?对于昨天的操作索菲娅大号作何评价?之类的问题。一开始并不理解索菲娅大号是什么意思,以为是游戏中也有个叫索菲娅的人,因此泡芙就被升格成大号泡芙了。结果是泡芙小姐的昵称里面包含了“xl”这样的服装尺码大小的表示字母。
另外有趣的是泡芙好像非常在意自己的身高。她接近一米六,其实已经不算矮了,但是泡芙本人似乎还不满意。当然,一米六上下自然也算不得高,真人想必只能被称为索菲娅小号。
泡芙小姐还有很多网友,这一点其实我的知道的。想必也是分布各行各业。从这一点来看,我一个无业青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找她找的勤些这一点值得称道。
我常常不能理解主动结识网友的行为。网友是没有现实联系作为基础的。因此他们的互动只能停留在意思交流的较低水平。并借由一些较通用的社交礼仪互动。不能理解微妙的感情,便只能进行一些平庸事务的沟通。很难不认为,躲在屏幕背后和你交流的其实只是机器。我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跟水哥讨论过为什么大学里没有追求任何一个女生。我的理由就是,本身学习生活上接触就少,多年的疫情更加限制了这种接触。一方面我无法感受到异性的魅力,另一方面我担心对面的虚与委蛇和暗地嘲讽。以致我对于屏幕后面的人甚至没有任何接触的欲望。
但是对于泡芙小姐我倒是挺喜欢跟她聊天的,或许是因为年纪,让我对她的防备心理不太重,我也能难想象她表(社交媒体层面)里不一。但是想起我自己撒谎成性的青春期,又不免有些怀疑自己对泡芙小姐的信心。总体上看,还是希望能跟泡芙保持联系。
然而,对比现实,网友身份天然具有风险。一旦现实生活的亲近关系加以干涉,便会导致网友出局。据阿韦说,他的女朋友过去有许多网友。结果逋一交往,阿韦便删去了她与所有网友的联系方式。监护人对泡芙社交的干涉也可能导致类似后果。
下周开始,可能要和泡芙小姐断联一段时间。与一个不太熟悉的人的断开联系,很可能就是彻底的告别。我跟奇女士一段时间的不联系基本上宣告了与她频繁联系时期的终结。也不知道奇女士如今在美国生活如何。诚如文学家李苍南说的,共同经历才会塑造紧密关系。如今可以修正一下,关系需要区分出稳定性和紧密性两个方面。长时段上的共同经历塑造关系的稳定性;短时段上的共同经历塑造关系的紧密性。和泡芙小姐的断联,可以说是在尚未建立起长时段稳定性的时候失去短时段的紧密性,可以说是失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