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战事突起
看着莹儿和成花将画抬到楼上,我便自顾自的在楼下左右看了起来,最近送来的画不少,看着这琳琅满目的画作,自己的作品被刺绣成了另一幅作品,真的是让人心悦不已。
此时,正在看画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的一阵脚步声,转身看去,只见几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在下人的簇拥之下,缓缓的走进了小店。
这几人看着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和夫人,不过不同的是,我们这地处北方,穿着多是棉布居多,只有那些大官员在巡检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在书上面写的绫罗绸缎。而这几人,衣着光鲜,布料亮丽,刺绣针法细致,随着此时光线照耀进来,更是把衣服的光亮衬托的不一样。
看着他们几人,真真的是养眼啊!
只见他们几人进来后,也不多说话,只是在小店里面来回的巡视,看着不同的绣品,偶尔也会点评几句,对于画中自己的想法。
此时,我也转身,看起了绣品。
店里的气氛此时也变的安静不少。
过了一会,成花和莹儿将画放好,从楼上下来,看到在大堂中看画的人后,笑着说道:“夫人,你们来了。”
说着,就走上前去,笑意洋洋的跟着他们打起了招呼。
只是,他们几人也不见回头,只是,看着走到前来的成花,点点头,又看了看画。
此时,看到成花已经准备做生意了,我便点头示意莹儿,准备走吧。
只是,在要走的时候,听见那边夫人问道成花:“成掌柜,最近可有什么新的绣品吗?”
只见成花恭敬的回答道:“夫人,成品就这些,不过今儿来了一些新的,想来定会有您满意的。”
“还是这类的画品吗?看的多了,也是无趣,就是送人,也觉得乏味。”其中一位身穿粉色绫罗的女子说道。
听到此,成花笑着答道:“夫人,这次送来一幅新的画品,跟之前的画风很是不同,画品的名字叫《祁连山下》,描绘的是西北的祁连雪山与山下的风光,与我们中原地区很是不同。正准备这两天开始刺绣,想来修好后,会很有特色。”
“哦,是吗?祁连山,倒是有点意思。”衣着浅绿的女子笑着跟一旁的人说道。
只见旁边粉色衣裳的娘子也是笑着点头回答道:“是啊,祁连山,之前听见我家夫君说起过,那里虽然属于西北苦寒之地,但是却也是驯养战马的好地方,山上的雪终年不化,却也饲养了山下山水,山下翠绿淙淙,很是漂亮。”
成花听见几人的赞同,也不住的点头说:“是,今儿我 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也是被震惊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地方,当即就将这个抢了过来。这么美的画,绣品绣好,定会更加好看。”
听到这个话,我不由得叹息一口,这个成花,还真的是有心思。
不过,此时一旁的绿衣女子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说道:“对了,你说西北,最近好像有战事要发生。”
“什么?”
那人连忙点头,表示正确,并不住地说道:“是这样的,我哥哥就在兵营,听到秦王殿下是此次领兵的统领,对着西域匈奴,准备随时开打。”
“那怎么还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
“这不还没有开始吗?而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现在再按屯兵助阵,每年不少冬日寒冷之际,胡人不都陈兵南下,到时便可战。”
听到此,旁边的人都纷纷点头。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情,而我带着莹儿,听完此,也走出了门外。
此时,把式看到我们从里面出来,便驾着马车赶了过来,上车后,把式问我是否回去。我并没有说话,莹儿便示意把氏赶车回去,只是,快到县城边的时候,我喊着了他们,先不回去,这会还早,去裕和布店。
把氏听到后,便迅速调转马头,驾车往城西走去。
在马车上,莹儿还是一脸不解,奇怪的看着我,似乎并不知这是唱的哪一出?
“很久没有出现在裕和那里了,掌柜许是会好奇我们这怎么不去,不会因为自己开店就将他给忘记了吧!今天正好出来的时候,我带了绣品,送过去。”我跟着莹儿解释道。
莹儿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而我此时,掀开了车帘,只见今日的县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人来人往中,做生意的小贩,叫卖的店铺,一切都还是那么的喧哗可期。
只是,在这一切的繁华背后,谁会想的到,真的会有战事要发生吗?这已经是好多年前听父辈说起来的事情。抵抗外族侵袭,守护疆土。义不容辞,只是一晃多年,没想到此时,还会有战事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本就是一件残酷而凶险的事情,但是自古多少年来,不少的人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人民,明知前路无知己,仍不畏艰险。英勇前行。让人敬佩。也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虽然琐事不断,但仍然平静安宁。
马车行驶中,渐渐停了下来,一会,把式喊道:“家主,裕和布庄到了。”
本在沉思的我,此时回过神来,在莹儿的搀扶下,我们从车里出来。站到了裕和的门口。
今日的裕和,还是与之前一样,门口人来人往,小二在门口招呼着,来往不断的人群。只是,见到我们后,也有点惊喜,从店里走了出来,快步到我们面前,欣喜的说道:“哎呀,这不是晏家主吗?多日不见,您近来可好?”
说完,便伸手示意我们进到店里,我看着莹儿,让她将车里的布匹拿了出来,一并跟我进去。
小二倒也热情,接过莹儿手中的布料,跟着我们走了进来,边走还边说:“哎呀,晏家主,您不知道,最近您没来。掌柜的还会说起来,还有赵爷。”
“赵爷,他最近可在此?”
小二听我这么问后,不住的摇头并说道:“最近可是有段时间不见他了,不过听掌柜的无意间说起,好像说是去了西北那乡,具体就不得而知了?”
说着,便走到了正厅,此时,厅里面人来人往,看着也是各家的夫人和小姐们。看到此,我便示意小二将刺绣放到一旁,也看起了布料。
此时,掌柜的正在跟人算着账,小二走到他跟前说了几声,见他抬头看到我们,连忙招呼,只是,此时客人较多,便让我们先去二楼等会。
我跟莹儿便直接上了二楼,二楼此时的风景,还是跟之前来的时候一样,书桌,客台,只是,书桌上面本来有几本书,此时却也不见踪影,只留着绫罗的台布。
并且,这里相较于之前,似乎也是安静了不少,不知为何,似是少了来往的人气,多了几丝平静落寞的孤独感。
仿似一个离了人的落寞院落。
这是多久都没有人过来了?
就这么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了一会,听着外面的叫卖声,倒是更加衬托的这里的安静。
过了一会后,刘掌柜走了上来,看到我们坐着,便叫唤楼下的小二过来倒水。
说着,便也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温和的问道:“晏家主,好久不见。”
看到最近略有疲态的刘掌柜,我赶忙起身,回礼。只是,被他给挡住。又让我坐了下来。
“听说你最近在城南开了小店,生意还是不错的。”
“您说笑了,只是身边有人会这个手艺,就想着做点什么,不要浪费。平日就是刺绣一些花草,山水之类的。也做不得什么。”
听我这么说,他点点头,长叹一口气,似乎有点累着。
看着之前说话总是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的刘掌柜。此时脸上又多出了几条纹路,沧桑不少。便询问:“这两年在卫河上停靠的裕和的船号,想来生意定是不错。只是,赚钱要紧,身体同样要紧,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才好。”
木掌柜听我这么说,无用的摆摆手,说道:“我本一介农人,多亏店家赏识,让我做了掌柜,自是要多出力才好。对了,今儿你来是什么事情?”
“哦,店里做了点刺绣,送来给您观赏一下。”
“好。”
“对了,刘掌柜,听说今年西北会有战事出现,最近在我们这来往运货的船都多了起来,可是因此?”
刘掌柜听我这么问,先是一阵惊奇,抬头瞪眼看我,不知这是什么情况,又低头思索一会,想了一下,点点头。
“那少东家可是也在西北?”
他此时又惊奇的抬眼看向我,不知这是什么情况,一脸的懵逼。
看着掌柜的这样,我似乎明白了,说道:“知道了,您今来若是能有书信来往,请一定 跟他说,保重安全。”
说着,便起身作揖,带着莹儿下了楼。
就在我们都到门外,准备上车的时候,刘掌柜追了出来,并从里面拿出一张画,交给了我,委婉的说道:“本来这个是准备给你送过去的,不过你既然过来了,就直接给你吧!”
说着,就转身回到了店里。
此时,店内又来来往往很多人,穿梭在店铺周围,在选料,在付款。
而我,拿着画卷,看了看,没有说话,转身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