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离家
在那位老道踏入村庄之前,家中长辈便已对我耳提面命,嘱咐我需随他而去。
我心中忐忑不安,对未知的未来充满恐惧和好奇,对离开这个熟悉而亲切的家园更是万般不舍。
这个小小的村落,虽然偏僻而平凡,却是我成长的摇篮。尽管村里的许多人都对我避之不及,将我视作异类,孩子们也不肯与我玩耍,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我的回忆。
小胖终于出院了,但他的步伐却显得那么艰难。他蹲着马步,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往前挪动,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吃力。
我特意去找了小胖,想要和他好好告别。我告诉他,我要走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可能很久之后才能回来看他。他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不舍的神情。他轻轻地说:“你要走了,我就成了全班倒数第一了,连个垫底的都没有,真是可惜。”
他的话语虽然带着一丝调皮和幽默,但我却知道他只是不想弄得太伤感。
我们相视而笑,那份默契和情谊无需言语。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我会想念他的,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
我时常在想,小胖的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奇特。
我甚至开始期盼,他能够成为全班的倒数第一,让他的父亲严厉地惩罚他,让他的屁股绽放出鲜艳的红花。这样的念头,或许有些过分。
那位老道如期而至,他的身影在远处缓缓显现。上次他来访时,我仍沉浸在昏迷的黑暗中,未能与他相见。此刻,我站在这里,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想要一睹这位神秘人物的风采。
当我目光落在那位老道身上时,尽管他面容严肃,透着一股不容亲近的威严,我却意外地对他产生了几分莫名的亲近感。那种感觉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他天生就该是我生命中的师父一般,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会突然涌现出这样的情感。
那位老道张道玄,依旧保持着上次见面时的模样,衣衫褴褛,破破烂烂,形象比街头的叫花子略好一些,但也强不了多少。他的穿着简单朴素,仿佛与世无争,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沧桑感。
老爸见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了担忧。他担心我若是跟着这位老道离去,恐怕会过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日子。然而,我却对老爸的担忧不以为然,心中反而对外面充满了期待好奇。
假若这道人生活过得滋润些,他的衣着也不至于如此简陋寒酸。
此时此刻,我的父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怀念起当初那位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我的夏前进。
谁知命运弄人,突然间冒出了这么一位老道,竟然将那四人吓得落荒而逃。
老道一出现,便向我投来一道深邃的目光。他似乎并不擅长与人寒暄,直接便开口要求我随他离去,连一句多余的客套话都吝啬得不想说。
我爸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流露出些许不舍的情绪,他轻声说道:“道长,何必如此匆忙?留下来吃顿饭再走也不迟。从今往后,您便是我儿子的师父了。家中虽无山珍海味,但粗茶淡饭总是有的,您何不吃饱了再上路?”
那老道闻言,脸上依旧是一片冷漠,他淡淡地说道:“不必了,贫道尚有要事在身,赶时间。”
我爸似乎有些不甘心,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道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老道微微点头,示意我爸可以继续说下去。
我爸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而诚恳:“道长,您既然收了我儿子为徒,可否告诉我,他将来会走上怎样的道路?他能否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士,继承您的衣钵?”
老道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虽然依旧冷淡,却多了一丝深沉:“道路如何,还需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至于能否成为真正的道士,继承我的衣钵,那更是要看他的天赋和机缘。你无需过于担忧,只要让他跟随我修行,自然会有收获。”
说完,老道转身便走,不再停留。我爸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知道,儿子从此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
“您究竟为何执意要收我儿为徒?这小子,除了出生时模样有些怪异,其实并无特别之处。他在学校的表现更是一塌糊涂,总是名列班级末尾。倘若不是畏惧那些黄皮子的报复,我恐怕每天都要打他八顿。”
此刻,我目光转向我父亲,心中恍然大悟。原来他之所以一直未曾对我动手,竟是因为害怕那些黄皮子。
我曾天真地以为,父亲之所以从未打过我,是因为他对我心存怜爱,不忍下手。如今看来,是我误解了他的苦衷。
这样的真相,让我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喜该忧。
那老道闻言,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慈祥与严厉:“这小子天赋异禀,资质出众,命格更是与众不同。他学业不精,并非因为他愚钝,而是他的心思并未全然放在那上面。你们对他也缺乏应有的管教。不过,你们大可放心,既然你们不忍下手,日后贫道自会好好教导他,让他走上正道。”
他这话一出,我顿觉有些尴尬。这老道竟然当着我的面,谈论起如何“收拾”我,这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吧?我心中暗自腹诽。
那位老道接过了我伸出的手,而爷爷却仍紧紧抓住我不放,眼眶渐渐红润起来。他声音带着几分颤抖,继续道:“这孩子一走便是漫长的十年,十年后我都将年过八旬,真不知能否等到与他重逢的那一天。”
老道神情沉稳,他安慰道:“放宽心,定能等到。我观你命宫星光璀璨,寿命绵长,此点无需多虑。”
听了这话,爷爷终于缓缓松开了手。老道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拉着我朝门外走去。
此刻,身后传来了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径直朝我冲了过来。之前,她一直躲在屋内,不敢露面送我,生怕自己情感失控,会紧紧抱住我不放,阻止我跟随那位老道离去。
然而,如今我真的要跟随那位老道踏上未知的旅程,母亲终究还是忍不住跑了出来。她一把将我紧紧抱住,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声音哽咽着说:“小劫,以后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要听师父的话,不能再淘气了,听到了吗?”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泪水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们母子俩就这样相拥而泣。
在这个世界上,最疼我、最宠我的,永远是我的母亲。我深知,天下的母亲,又有哪一个不是将满腔的爱意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的母亲,她是个明理知事的人。她心里清楚,若非当初那位老道出手相救,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化为尘土。这份恩情,重如泰山,母亲一直铭记在心。
所以,当那位老道提出要带我走,收我为徒时,母亲并未多言。她深知,这是偿还恩情的一种方式,也是我能得到更好未来的一个机会。
然而,即便理智告诉母亲应该放手,她的心却无法割舍。她紧紧地抱着我,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我的衣襟。她不想撒手。
于是,在母亲的泪水和叮咛中,我踏上了新的旅程。
那位老道似有些疲倦地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行了行了,又不是生离死别,以后还有机会见面的。贫道此次带走这小子,是要教他一些真本事的,你就先回去吧。”
他话音一落,便一把将我拉到了身边,大步流星地朝门口走去。
门口处,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我从小到大帮助我渡劫的出马仙张婆婆。她看着我长大,每次见面都会给我带来各种好吃的,对我疼爱有加,仿佛我就是她的亲孙子一般。
我望了她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却又带着几分不舍。然而,老道的步伐坚定,不容我多做停留。
这次,她是特地奔波而来,只为给我送行。离别之际,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
张婆婆也红了眼眶,她先是朝着那位仙风道骨的老道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带着几分哽咽地说道:“道长,您是有大神通的人,老婆子我深知这一点。以后小劫这孩子,就麻烦您多加照拂了。”
老道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轻声说道:“我徒弟能活到现在,你的功劳不小。贫道也没有什么好答谢的,这本古籍就送给你了。你闲暇之余,不妨拿出来好好研读一番,或许能对你的修行有所助益。”
说着,老道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古籍,递到了张婆婆的手中。那古籍的封面上,字迹古朴而苍劲,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张婆婆小心翼翼地接过古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只见张婆婆的双眼在触及那本书的刹那,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瞬间点亮,她的眼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激动。她的身体微微颤抖,她颤声对那老道说道:“道长,这书如此珍贵,我收受不起,这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老道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不容置疑的神色:“拿着吧,难道我徒儿的性命,还抵不上这一本书的价值?”
张婆婆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仿佛怕弄坏了那本书的每一页,恭敬而虔诚地接过了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