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三章有我无敌,杀8
在冲击的过程中,躲在其他房子里的鬼子突然射击,队伍里又有三个人倒下了。李青林他们快速通过空地,很快冲到了鬼子们的射击死角。
李青林他们找到的地方在房子右后边,这里有一个还算坚固的墙,士兵们顺墙架好梯子,李青林和李狗剩顺着梯子爬上了屋顶。
经过炮弹的爆炸,屋顶的瓦片已经所剩无几,李青林他们从上往下看,屋里的情况一览无余。
通过仔细观察,李青林他们才知道鬼子在屋里到底搞了什么鬼名堂。
原来这伙狡猾的鬼子将墙角开了枪眼,并在墙角的地面挖了地洞。鬼子们还在地洞上面盖了门板,并且在门板上盖了厚厚的土,鬼子兵们就躲在地洞里往外瞄准射击。
屋基脚是用石头建成的,外边的子弹打不到鬼子兵;墙角的射击孔很矮,地洞上边还有门板和土遮挡,炮弹爆炸的弹片是呈扇形散布,所以根本就伤害不到他们;即使屋里的隔墙被炸倒,门板和上边的浮土也能挡住砸下来的土石瓦块,地洞里的鬼子照样安然无恙。
鬼子们没想到李青林他们已经上了房,他们还趴在那里起劲地射击。李狗剩一伸手从身上掏出手榴弹准备去炸,李青林拦住了他。
李狗剩不解,轻声问道:“老大,怎么不让我炸死这些狗日的?”
李青林道:“你那手榴弹比炮弹还厉害?炮弹都炸不到他们,你这手榴弹能起什么作用?”
李狗剩道:“那咱们不是拿他们没办法了?”
李青林诡笑道:“办法多的是!炸不到他们没关系,咱们放火烧死他们。”
于是李青林向下传令,每个士兵都去弄麦草、秫秸杆之类能烧着的东西,为了能让火烧的更大更快,李青林还派了一个士兵冒着弹雨从后边弄来几大瓶煤油。
将煤油洒在这些东西上,士兵们一个传一个从地下送到屋顶。李青林和李狗剩将这些东西点着了火,他们瞄准鬼子的地洞,再将这些燃烧的秫秸杆从屋顶的大洞里投了下去。
日军躲在地洞里,他们的注意力被正面五连的佯攻吸引住了,他们没有想到头顶上会有人往下放火。大捆大捆的秫秸杆不断投了下去,屋里很快火光熊熊,温度急剧上升。
鬼子们实在受不了烟火的熏烤,他们从地洞里爬了出来,有的人身上还冒着火,他们纷纷向门口跑去。
此时已有几个兵也爬到屋顶,见鬼子纷纷往外跑,他们手里早就准备好的手榴弹准确地投向鬼子。一阵手榴弹爆炸之后,藏在这间屋子里的鬼子全被清除。
找到鬼子炮弹都炸不死的原因,从屋顶上下来的李青林立刻召集班排长们开了个小会,并将鬼子设置这种特别工事的情况转告给他们。听完介绍,班排长们都认为用火攻的战法很正确,他们准备继续使用这种办法。
李青林却不同意继续用这种办法。火攻当然有效,但是前提必须接近敌人。事实已经证明,部队在接近敌人的途中伤亡太大。李青林认为日军现在只有步枪机枪等轻武器,而我军山炮就附近,像这种砖石结构的民居,只需山炮抵近直瞄射击,一两炮就可以将石头墙基轰塌。
为了轮流锻炼新兵,李青林布置张二苟的二排对下一目标继续采取火攻,然后叫来丁狗蛋,让他去营部再次请求炮兵来前线支援。
有了一排成功的经验,张二苟带的二排很快就将下一个房子里的鬼子全消灭了,不过二排又有四个人伤亡。
就在张二苟攻下第二栋房子不久,李青林所要求的一门博福斯山炮运到了五连,山炮被设置在距目标一千米左右。
博福斯山炮口径七十五毫米,炮弹重六点五公斤,最大射程九千一百五十米,这一千米的距离对于它来说绝对就是近距离了。
瞄准好目标,装填好炮弹,炮兵射手一拉火绳,“嗵”的一声一发炮弹飞出炮口,炮弹直接命中前面一座砖瓦屋的石头墙基。
在六点五公斤炮弹面前,砖石结构的民居就如同豆腐渣一样,炮弹爆炸以后,这座房子的基脚部被炸出一个大洞。
炮弹爆炸以后,三排在大个子赵寿山的带领下向前冲去,这一次进攻途中没有日军射击。等他们冲进屋里才发现,这种近距离直接爆炸特别有效,那些躲在地洞里的鬼子要么被炸死,要么被爆炸震晕了。
不过三排在屋内倒损失了两个士兵,这是因为一个受伤的鬼子拉响了手中的手雷,两个准备活捉他的士兵被当场炸死。
这一战下来,三排的进攻最顺利,最后竟然活捉了四个被震晕的鬼子。
有了炮兵的助阵,李青林的五连伤亡有所减少。不过这种逐房逐屋的清除特别耗费费时间,到了黄昏时分,村中只剩下最大的一户,也是最坚固的一座房子没有被攻下来。
这是村中最有钱的财主家的房子,这座房子很大,四周都建有围墙,日军在四周围墙上掏了许多枪眼,看来里面有不少的鬼子。
就在这座房子前,李青林的五连和吴城的六连会合了。二人互相问起各自进攻的方法和伤亡情况,吴城有点惭愧了。
六连一开始进攻也吃了大亏,等明白了鬼子工事的构筑方式后,后来他们从房子的后边使用集束手榴弹将外墙炸个洞,六连士兵们从洞里进屋。屋内墙壁都是土坯砌成的,士兵们进屋以后采用逐墙爆破的方式步步逼近,最终将屋内的鬼子消灭。
这种方法是典型的巷战手段,只不过更耗费时间,伤亡也比五连用大口径火炮直接轰击大得多。
为了在天黑之前结束战斗,团里又调上来一门炮,正当炮兵们装弹瞄准时,院子一边的围墙突然发生剧烈爆炸,围墙的土石被爆炸掀起老高,原来是鬼子从里边用炸药将围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