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是梦何方 > 第39章 阴阳环龙口,清浊亦分无

第39章 阴阳环龙口,清浊亦分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岐黄山门在众人眼中迅速放大,玉朼师叔竟然与空青几人一样,看的痴了,似乎忘记了片刻前的问话,师傅静静的看着玉朼师叔,心中叹息着,“离开榕川,也好。”

    镇山一吼,桃子在临近山门的半空中停了下来,经师爷爷授意,桃子缓慢的围着岐黄山门飞行。

    “怎么样,小娃们,这岐黄山门风光不比你们那青裳山差吧,哈哈哈!”师爷爷声音嘹亮,即使在平板车一角瑟瑟发抖的大黄,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师爷爷对岐黄的热爱。

    在高空望去,此处山峰高耸,重峦叠嶂,而岐黄恰在这连绵正中,坐落之处不高不低,背靠青黑色主峰,直插如云,零星草木亦多劲装素裹,正南面为首的两座奇形山峰,远远看去似有巨人挥毫,运笔遒劲流畅。西侧面山峰似虎而雄壮,青白之色更显肃杀,不似山峦整体那般沉静,虎睛处青绿光芒尽显,而东侧面的山峰实乃出海蛟龙之姿,许是其上林草繁多,青色更偏柔嫩,龙角之处更有炽炽白光闪耀,与那虎尾相连,将隐隐泛出赤红色的通山之路紧环其中,稍向前行,在山门道路之内,岐黄全貌得窥,五行皆具,六气循往,不偏不倚印刻在子午流转之上,氤氲灵气,或浓或淡,或飘渺或盘旋,灵气之中星光点点,时有穿梭,身在其中尚不好分辨,但此刻处在高空的众人却震惊的发现,整个岐黄像极了人身,那点点星光接连,恰是十二正经的循行轨迹,莫说是初次见闻的几小只,就连时常回山的响亮和多年未归的玉朼,都再次沉浸其中。此时的半空中,除了师爷爷,玉泉和桃子,每个人,每只大黄的眼里都再也容不下其它。

    “阴阳,虚实,表里,无论看过多少次,还是会慨叹岐黄风光。”响亮说道,“功参造化,仙降凡尘。”

    “我刚入岐黄之时,亦是每每赞叹,传说中上古年间,民众孱弱,雷霆霜雪具不能耐,早夭频见,而猛兽居多,异兽力强,众人艰难度日,风雨飘摇,然分工各异,或善采伐,或善医治,烹煮建造亦是如此。而‘岐’就是其中之一,本是平平众人,忽一日采药误入山中,难以离去,遂以金石为伴,草兽为伍,清泉浆果亦足生息,聊聊数载,岐于睡梦中醒来,发现竟身处自己的村落之中,村中之人惊诧,见岐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不似走失之人,此时,村中长者‘黄’闻声赶来,了解此中因果,众人商议之下,由岐领路,再次返回山中,谁知刚有意动,村落之人竟尽数出现在‘岐’迷失的山谷中。此山谷得天独厚,生机盎然,短短数日,村中之人尽数识药通医,体魄强盛。医药者以‘岐’为尊,体魄者以‘黄’为首,自此繁衍,变成了最早的岐黄,而此后神农的恢弘更偏正史记载,便没了传说那般梦幻飘逸。”

    众人听玉朼师叔所言,兴趣大增,对岐黄竟是多了几分崇拜和归属,见到此景的师爷爷亦是欣慰的很,而看向自家徒弟的眼神愈发不善,伸手便要敲打,谁知师傅心有所感,连忙侧身,高声说到,“师傅这是作甚!这陈旧琐事,本就是儿时所学,现在谁还记得,您老若不是听玉朼提起,怕是也忘了吧!”师爷爷目光一凝,发现自己这为老不尊的徒儿似乎说的在理,便就此作罢。

    “走吧,娃娃们,要喜欢这风景,以后啊,有的是机会,自己若是修行不够,只要给桃子摘几枚果子便可。”说罢,众人缓缓落下。

    -----------------

    “恭迎太上长老回山。”山门两侧,赤红色道路之上,迅速凝聚出两尊巨大的青色身影。

    “这是岐黄的‘守山人’,现在仅有轮廓,但据说随着面容、身形、衣着的逐渐清晰,修为直指至人之巅。当然,这都是记载,为师修行至今,从未亲眼见过。”师傅忽然顿了顿,继而佯装自然的说到,“响亮,你带着空青红景,我带着承光老幺与你师爷爷,师叔先行一步,如无特殊,小院应该会选在你师爷爷茅草屋西北不远的一处灵穴之上,不过我等先在你师爷爷居所暂歇。”说罢,几个闪烁之间,山门前就剩响亮三人。

    在师叔和师傅的介绍之下,仍沉浸在向往之中的空青红景,并未听见刚才的对话,依旧昂着头,一步步地向山门踏去。忽然听到大师兄嘹亮的呼唤,循声望去,此时大师兄已在山门的一侧小路之中招手,而师傅等人早已不见踪影。

    “这边,我们从这边回后山。”大师兄面色不变,毫无负担的说着。

    大师兄脚边正躺着一块石碑,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几行字“后山重地,闲人免进,切莫踏入。”不但如此,这小路杂草丛生,偏偏还甚是茂盛,若不是大师兄站立于此,谁又能想到这有条路,而似乎是为了迎合空青二人的疑惑,一阵阵狂风吹来,终是让杂草淹没石牌,而大师兄也显得愈发的遥远。

    二人前进的脚步逐渐缓慢,一步三回头的看向那气派的山门,依次叹了口气,便匆匆跟上了大师兄。

    “大师兄啊,我们为什么不从正门走?所谓后山,不应该是过了山门,穿过主殿之后的曲径通幽吗?”空青十分不解的问道,这和他在话本里看到的不一样啊,就连一旁的红景也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因为你们恰好未到贤人,尤其是空青,师叔指导之后已经隐隐有了突破的感觉,更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响亮笑呵呵的看着不知所谓的二人。

    “走吧,从这里走,天黑之前只要登上后山,就算成了。”

    “大师兄,是有什么修行吗?”红景紧跟其后。

    “没错,后山本来就有这两条路,空青说的那条才是正常来往通行的道路,而我们现在走这条是废弃许久的‘通玄之路’。”响亮回答道。

    “通玄?玄之又玄?大师兄,这不是我们岐黄的修行法门吧?”空青手握千机木长剑,不断清理着附近的杂草。

    “嗯……大师兄之前也这么想过,觉得可能是误传,应该叫做‘通贤’才对,毕竟这条路的修行只对贤人之下有用,可岐黄的史料之中,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也可能是其作用有限,没有太过深入的挖掘重视。”

    “贤人之下?莫不是走过这条路就能突破到贤人?”空青随口说道。

    “然也!”

    “啊!”听着大师兄的回答,空青与红景二人均是一愣。空青随后问道,“这么简单就能到贤人之境,那还需要寻灵气浓郁之地,用丹药辅助?二师兄还说要多多经历?”

    “只能说,通贤的方法有很多,”大师兄沉吟了片刻说到,“早先与你们说过,虽然泱泱榕川修行之人无数,但贤人之下已然过半,越往上进境越难,可修行突破这种事,大多水到渠成,有人去寻洞天福地,有人请长者解惑,还有借着丹药外力等等,你二师兄曾言‘经历亦是一法’,大师兄虽无从验证,但想来应该最接近真实,因为这与圣认的修行本质相应。

    “不过,”大师兄顿了顿,“虽然通贤的方法各有说辞,但突破后的变化都是一致的。昨日玉朼师叔所讲较为深入,本质上修为的突破就是真气量和质的改变,就体会来讲,贤人之下的真气更像逸散在身体周围,而贤人的真气则是凝聚在五脏之中。”

    说到此处,空青红景对视一眼,昨日空青与师叔训练,过程中确实体会过由五脏激发提炼真气的过程,二人一路上讨论许久,看来确实如此。但空青转念一想,有些事却并不是那么清晰,思虑片刻,小心翼翼的问讯,“大师兄,那雷劫啊,修真或是魔修又是如何?”

    大师兄脚步一顿,回头瞥了一眼空青,空青见此立刻避开视线,认真从事着自己的除草修路工作,大师兄声音幽幽地传来,“空青,你是不是从话本里看到什么了?又或者是听到了后山的雷声?”空青满脸尴尬,也不瞒大师兄,只是呵呵的笑着。

    “雷击之事,多是辅助炼体修行,当时在青裳后山,也只有龙川用此法频繁,但你们修为尚浅,不能去那雷击之地,也并非有意瞒着你们,”大师兄继续解释道,“修行,修真,修魔,只是在行事风格上的一种分别,与话本之中所描述,还是有些区别。修行之人与常人往来较多,亦不觉自己与常人有太大分别,但修真者自觉常人弱小不似同类,不屑与其为伍,而魔修更甚,视常人与草兽无异,均是材料。细说起来,修行与修真其实无异,无非是自己给自己立了个牌子而已,倒是修魔当真有可怖之处。”

    空青和红景一副探寻的样子,响亮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修魔者,有特别的方法,可以吃掉其他或人或异兽的灵气修为。”

    “啊!大师兄,他们怎么办到的?”空青和红景害怕的咽了咽口水。

    “这种事,大师兄又怎么会知道,若是知道了,最先吃了你这个顽劣的师弟。”响亮吓唬着空青,随后指向眼前的断壁和岔路,说道,“到了,通玄之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