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好消息
轩竹书院学堂中,渴求知识的学子,用清朗的晨读声唤醒了每天的旭日。
先生纪谅走进整齐朝气的堂中,欣慰的点着头,看到学生们的劲头又想到了自己的求学时光,但整齐的学子队列中突兀缺少的一角引起了先生的注意。
快步走到内院,并没有看到门前的石板上那熟悉的身影,心中的石头也放松了一下。
“可能是感染风寒休息了吧。”
先生忙安慰着自己。
书院外墙,沈月站在白墙前,将手中的酒壶用力摔在地上,大片的酒花飞溅到白墙上,形成姿态各异味道浓烈的浅花。
她在家人面前一直都是骄傲的,身为一介女子学识超人,更是被轩竹书院所接纳,在大炎建国到如今都可谓是鲜有人能比。
如今家人入狱,生死不明,自己却在这里安然避世,今日她借着这股酒意,拿起了大笔,准备题下自己人生中最后的诗词。
翠竹林外,沈月用力甩下自己的发簪,头发披散而下,姿态狂妄,放浪形骸。
“哈哈哈,我沈月,不是那苟且偷生之辈。”
“怀中尽用五车书,奈何天道不肯允”
正当握着大笔的小手要在白墙上留下墨点之时,堂中巡课的先生也是听到了学院外的动静,立马就赶了过来,看到院外站着的正是缺席的沈月时,纪谅先生一惊立马诗书气激荡而起颂道:“学子不可妄动。”
正要抒发胸中墨水的沈月发现自己的身体被禁锢无法活动,想要破口大骂。
一道纸鸢却是打断了现场的气氛,纸鸢慢慢降落化作一道老者光影,老者穿着麻衣,白发也不整理,眼角鱼尾纹极深,但确实显得有几分潇洒。
“见过院长。”现场的两人立马行礼问好。
当老者出现的那一刻,场上的约束就已经消散。
院长只是简单看了两眼就知道了其中原因。笑着对沈月道:“丫头,我在京城收到消息,圣上已经收回了处罚,听说是你堂哥带回了灵药,才得以救了沈家,你就安心在此处修身吧。”
说罢转头看向纪谅严肃道:“圣上已经首肯了那件事,让小林不要再惦记了,过段时间我会来安排。”
随着身影消散,其余两人都呆愣在了原地。
“我沈家得救了”
“林师兄要出山了”
一晃又过了几天,沈良每日都在清水县衙门里坐立不安,整日的担惊受怕,但依旧无从施力。
他害怕丢失的药材没能及时追回,如果真的没法改变现状,那他沈家可算是从此凋零冷清,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家族就这么结束了。
可是这一切又不在他的掌控中,他努力到了这一步,就只能听天由命,自己只是一个偏远地区的片警,又有什么渠道能向上申诉冤情呢,自己的实力也是最低级的,根本不会被人重视。
如果自己真的触碰到什么禁忌,估计也会在清水县无声无息的消失吧。
“这日子,真难熬。”沈良顿感无力。
“哐!”
沈家老宅的大门已经冷清了一段时间,今日却迎来了大队的人马。
一位将军打扮的人从马上翻身站立,手中托着一卷书纸,见门口无人迎接也不气,带上两名随从推开大门就走了进去。
正躺在床榻上休息的沈永康听到动静后,拿起柴刀就从内院走了出来,他是越想越气,平时自己威风的时候,无不来恭维他,现在沈家落魄了,还被一些宵小之辈给盯上了。
他怒睁大眼,眼中全是红血丝,多日的伤势让他来不及修整自己的形象,满面胡茬,头发杂乱,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作为武者的气魄。
穿过石门,隔着一条走廊,两队人相望,沈永康看到对面来人的盔甲,立马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赶忙往花园中丢弃手中的凶器。
但为时已晚,隔壁走廊上的将军看到来人后,稍作分辨就知道是沈永康,脚下轻踏,气机流转,仅是三两步就跨过了中间的障碍,来到了对方面前,看到他慌乱丢弃柴刀的样子,也是猜到了三分原因,好气道:“沈永康,签字画押后就去漕运总督那复职吧。”
将军气机涌出把手中书纸摊开,轻挥就把纸笔送到了沈永康面前。
沈永康立马下跪,双手紧握,手掌全无血色,腮处也因为用力而肌肉凸出。
“我沈永康,一生忠君爱国,不曾做出那等荒唐事,还望,将军你刚才说什么?”沈永康大小眼看着面前之人,又低头看了看离地一尺的书纸,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是怎么回事,很明显这已经超出了愚蠢武者的思考能力。
“我可以官复原职?您刚才说的是真的吗?”沈家大伯一时之间不敢相信:“您不是来降罪的吗?”
“我也不清楚。”面前将军很理解沈永康的反应,但依旧没好气的说道:“这是上头下来的命令,我只负责执行,至于具体原因,就要你自己去问了。”
这时伯母也从后面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下子跪在自家丈夫身旁,沉默着一言不发,可不停颤抖的身体却是出卖了她此刻的心情。
沈永康身上还带着伤,一瘸一拐的站了起来,他也是搞不清现在的状况,有种官复原职的喜悦,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茫。
手指颤抖着拿过面前的笔,在书纸上写过自己的名字,又按了手印后,沈永康感觉自己的生活又好了起来,就像是深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发出枝丫,从破了黑暗的包裹,又见到了光明。
沈永康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向着面前的将军拱手道:“大人,小人不知为何要将我官复原职。”
“押送案破了,药材已经被找回。”面前的将军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再过几日就会满城皆知。
“好好好。”一连三个好,沈大伯将自己近日的郁闷全部吐出,骂道:“该死的妖物,竟敢抢劫我大炎的药材。”